梅玲,李德華
(1.達州骨科醫(yī)院,四川 達州 635000;2.四川大學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41)
優(yōu)質護理改善骨科患者住院感受的調查研究
梅玲1,李德華2
(1.達州骨科醫(yī)院,四川 達州 635000;2.四川大學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探討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骨科住院患者救護中的實施效果和住院感受。方法選取本院骨科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和調查對象,2015年9月至2005年12月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設為對照組(n=1024),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患者設為實施組(n=968),將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采取問卷調查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問卷采用骨科住院患者感受性指標調查表進行調查。結果實施組在患者安全、人文關懷、專業(yè)技能及環(huán)境衛(wèi)生方面的評分及患者住院感受各項指標優(yōu)于對照護理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結論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能促進護士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有效改善骨科住院患者的住院感受。
優(yōu)質護理;骨科護理;住院感受;效果評價;調查研究
2014年國家衛(wèi)計委頒布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評價細則(2014版)》,強化以病人為中心,加強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yè)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1-2]。截止2015年12月,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公立醫(yī)院開展覆蓋率已達90%,對改善患者的就醫(yī)體驗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3-4],而大多民營醫(yī)院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開展起步較晚,相應報道較少。川東某市大型民營骨科醫(yī)院對骨科住院患者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對改善患者的住院感受取得了較為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1 一般資料 達州骨科醫(yī)院(民營)是國家二級專科醫(yī)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入院患者共1 992例,其中,2015年9月至12月入院患者1 024例,平均年齡(35.10±13.32)歲;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入院患者968例,平均年齡(36.39±13.77)歲。期間護理人員130名,平均年齡(28.3±5.31)歲,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24名,護士91名,見習護士10名;本科學歷6名,大專67名,中專57名。
1.1.2 調查對象 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住院患者設為對照組;2016年1月開始,該院對骨科住院患者全面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將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住院患者設為實施組。分別采取隨機抽樣對住院患者進行感受性指標調查,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采取患者自行填寫或家屬代寫方式進行。納入標準:患者18~65歲,住院時間滿48 h。排除標準:合并較嚴重的認知及精神障礙;非骨科患者;問卷填寫不全者。
1.1.3 調查工具 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選取由覃燕平等[5]設計的問卷,并在此基礎上增加1個條目,內容包括:患者安全、人文關懷、專業(yè)技能及環(huán)境衛(wèi)生4個維度,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下答案設為 “很好、好、一般、差、很差",每個條目賦值分別為4分、3分、2分、1分和0分,總分為100分,得分代表患者對住院感受性,得分越高,感受性越好。
1.1.4 調查方法 調查人員為工作滿5年,經過培訓的執(zhí)業(yè)護士,對該醫(yī)院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與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住院患者,分別發(fā)放骨科住院患者感受性指標調查表600份,當場填寫,當場收回。
通過對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入院患者進行感受性指標調查結果分析,組織全院護士長討論,決定以優(yōu)質護理模式提升患者住院的感受。
1.2.1 組識動員 召開全院護士會,學習《優(yōu)質護理服務評價細則(2014版)》護理相關內容,并要求各科護士長組織再學習,逐章分組研究,制定有效的實施措施和步驟。
1.2.2 人員分層給與培訓 基于該院護理人員年齡、學歷及職稱較低,將護士按職稱分層級,針對不同層級培訓擬定培訓重點,因護士層級人員較多,重點進行“三基”培訓,對護師及以上人員在進行“三基”培訓基礎上,進行管理能辦培訓,外派護士長和部分護理骨干參加上級醫(yī)院或護理學會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培訓學習班,帶領護士長或護理骨干參觀國內優(yōu)質護理服務全覆蓋的醫(yī)院,或骨科病房的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知和技能培訓的同時,增加人文學科和護士禮儀培訓。培訓結束,進行相關知識考核,讓護理人員理解優(yōu)質護理的內涵和實施步驟[6-7]。
1.2.3 層級管理 護士按職稱并結合學歷與工作年限進行分層管理,各科的質量管理體系也與層管一致,并按層級上崗。護士長和護理組長必須由護師及大專以上工作至少5年以上的護士承擔,各層級應有相應責任。護士長: 需承擔人員培訓、質量控制、病歷書寫規(guī)范等工作;組長需負責分管床位的護理質量、臨床帶教、技術操作培訓、危重患者搶救、協(xié)助護士長做好協(xié)調工作; 責任護士: 需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和護理規(guī)范,完成基礎護理、??谱o理、用藥指導、健康教育及護理文書等工作;見習護士在責任護士指導下完成基礎護理工作,充分發(fā)揮護理組長、責任護士對患者安全、護理交班、查房、會診及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8]。
1.2.4 調整工作模式 按病區(qū)的規(guī)模分責任組管理,每組分管2名責任護士,每個責任護士按病情輕重分管6~8張床位,從入院接待,治療用藥到健康教育等。由責任護士全方位負責,以促進護士巡視病房,觀察病情的主動意識,增加護士與患者的交流機會,讓患者入院時感受到熱心,住院期間感受到舒心、與護士交流感到有耐心、對護理技術操作放心。
1.2.5 考核與激勵 骨科患者有急診與平診患者,有單一傷和復合傷患者,有輕傷與重傷患者,對護理危重、復合傷患者,或急診患者的工作崗位,考核得分權重相應高,對??谱o理技術強及難度大的崗位獲得相對高的報酬,解決了護士分管患者拈輕怕重的現(xiàn)象,對善于總結臨床護理經驗,撰寫論文、授課,以及各級護理質量考核結果,與評優(yōu)爭先、職稱晉升,參加培訓學習等相結合,促進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
兩組患者調查問卷分別發(fā)放600份,問卷調查抽查率分別占同期住院患者58.59%和61.98%。分別回收596份和600分,有效問卷回收率分別為99.33%和100%。男性患者分別為464例和476例,女性132例和124例,年齡最小20歲和18歲,最大63歲和65歲,平均年齡(35.10±13.32)歲和(36.39±13.7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與對照組比較,實施組在患者安全、人文關懷、專業(yè)技能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等住院感受性指標調查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優(yōu)質護理服務實施前后患者住院感受性指標調查得分比較
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安全、人文關懷與護理專業(yè)技能比較,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颊甙踩?、人文關懷與護理專業(yè)技能調查有22個條目,占全部條目88%,這說明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的開展,患者安全感提升,對護理專業(yè)技能感到放心,責任組分管床位,通過健康教育,密切了護患關系,反映出患者的感受性提高。環(huán)境衛(wèi)生改善3個條目占全部條目12%。雖占比較小,但醫(yī)院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不僅可改善患者的舒適度,也是預防醫(yī)院內感染的重要措施。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維護涉及患者、患者家屬、探訪人員,以及工作人員清掃的及時性等,優(yōu)質護理活動開展僅僅3個月,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一定時間。由上數(shù)據(jù)可反映一系列優(yōu)質護理服務措施的實施是順應了護理工作的內在需要,讓患者感受到“看得見、摸的著”的實惠[9]。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引起了醫(yī)院領導重視,更加關注護理工作和護士的需要,在人力財力方面給予了更多支持,把時間還給了護士,把護士還給了患者,護士把還回來的時間用于巡視病房,能及時觀察到患者病情變化解決現(xiàn)存的和潛在的護理問題,促進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復[10]。
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內涵從護理程序上改變的護理方法、轉變了服務態(tài)度、影響了護理行為,優(yōu)化了護理技巧,提升了護理質量[11]。從單純的護理患者所患疾病,到關注患病的整個人,這是優(yōu)質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區(qū)別所在,也提升了住院患者住院感受和住院滿意度。
早先提到簡化護理文件書寫,把時間還給護士,有人就認為不需要護理記錄,其實簡化護理書寫是指簡化書寫形式,提升書寫效率,該院護理部將一些護理記錄采用表格化形式,縮短了記錄時間,完善了記錄項目。護理文件書寫具有法律效力,書寫內容不得馬虎,要及時、準確、完善,為進一步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為患者提供一份可靠的健康檔案。由此,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提升患者的感受。
層級管理能有效發(fā)揮不同年資護士自身優(yōu)勢,高年資通過言傳身教體現(xiàn)價值; 因低年資護士占比過大,通過優(yōu)質護理活動,加大了培訓力度,促進了護士學習主動性,通過學習提高了護理技術,熟悉了對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促進了康復期患者的功能煅煉,通過健康教育,促進了患者的自護能力,將患者的住院時間平均縮短了1.5 d,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增加了社會效益。
護士排班優(yōu)化,不同層級與新老護士搭配才是保證患者安全的基礎,合理配置了護理人力資源,能減輕了護士的工作壓力; 結合一定的激勵機制,獎勤罰懶,穩(wěn)定了臨床護士隊伍,夜班排班充分考慮護士的層級搭配,公開排班原則,對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有促進作用,并提升慎獨精神,促使護士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又增強了患者對護士的好感。
患者的住院感受,可以客觀反映護理服務質量,也是衡量現(xiàn)代醫(yī)院質量工作的金標準[12]。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強化了護理質量管理,優(yōu)化了護理工作程序,規(guī)范了護士護理行為,能確保護理服務質量和患者安全,有效改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感受,是促進醫(yī)院實力和品牌的堅實基礎[13]。通過短短3個多月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實施活動,意識到了護士在職培訓,以及按層級針對性培訓的重要性,充分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通過優(yōu)質護理實施前后患者感受性指標調查,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后患者安全、人文關懷及專業(yè)技能(基礎護理、技術水平、病情觀察、健康教育、疼痛管理)的感受性提高,環(huán)境衛(wèi)生,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感受。
有待加強對護士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并規(guī)范其行為,以患者為中心,加強責任制管理,熱情主動為患者服務,使患者感受到關懷,體驗到護理技術的提升,從而進一步改善所有就診患者的就醫(yī)感受。
[1] 蘇紅.優(yōu)質護理應用于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7):250-251.
[2] 張紅梅,李艷梅,孫紅.深化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作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9):1117-1119.
[3] 呂春紅.優(yōu)質護理在骨科當中應用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4):254-255.
[4] 吳磊,何智,方梅英,等.基層醫(yī)院試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措施與成效[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9(21):64-65.
[5] 覃燕平,黎亞喜,潘秀娟,等.患者感受性指標在提升骨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質量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9):114-117.
[6] 劉慶素,安秀艷,于蕾,等.不同人群優(yōu)質護理觀點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07,7(6):21-23.
[7] 王東輝,王紅嬡,張釗華.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在骨科人工關節(jié)置換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0):51-52.
[8] 鐘清,王文平.“三心”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西南軍醫(yī)[J].2012,14(3):532-533.
[9] 張荷群,涂宏,王代梅.在優(yōu)質護理行動中提升服務[J].今日健康,2015,(8):179-180.
[10] 李新玲.兒科護理過程中護患關系的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10):395-396.
[11] 程文姚,張小青,韓煒.護理流程再造在護理管理中的實施與效果評價[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10,28(5):136-137.
[12] 王玲.影響神經內科電話回訪患者滿意度的相關原因分析及對策[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4):40-41.
[13] 任鳳榮,朱紀芬.縣級醫(yī)院醫(yī)改試點單位創(chuàng)新護理服務品牌的開展與成效[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96-97.
Investigationandstudyofhighqualitynursingtoimprovepatients’feelingofhospitalizationinorthopedic
MEI Ling1,LI De-hua2
(1.DazhouOrthopedicHospital,Dazhou35000;2.KeyLaboratoryofBirthDefectsandRelatedDiseasesofWomenandChildren,SichuanUniversity,MinistryofEducation,Chengdu610041,Sichuan,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feeling of inpatien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orthopedic.MethodsSelection orthopaedic patients as objects of study and investig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 to Dec in 2015,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n=1024),between Jan and Mar in 2016,patients with high quality care were set up as the implementation group (n=968).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 us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comparative analysis,questionnaire with orthopaedic inpatients suscepti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ResultsIn implementation group,the patient safety,humanistic care,professional skills and sanitation rating and the feeling of inpatient of each patient were superior to the patien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Conclusion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ode can promote the nurses work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effectively improve orthopaedics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hospital.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Orthopaedic care;Feeling of inpatient;Effect eval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10.3969/j.issn.1005-3697.2017.06.036
2017-10-15
梅玲(1983-),女,主管護師。E-mail:1956846183@qq.com
李德華,E-mail:562372162@qq.com
時間: 2017-12-27 16∶44網絡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254.R.20171227.1643.082.html
1005-3697(2017)06-0930-04
R473.6
A
(學術編輯:張?zhí)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