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維貴
【摘要】 如何巧妙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使課堂更加精彩.
【關鍵詞】 利用錯誤資源;解決問題;畫圖;教學思考
數(shù)學課堂上,出現(xiàn)錯誤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沒有錯誤的課堂是不真實的課堂,也是非常態(tài)的課堂.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變動.”對教師而言,這時如果教師具有生成意識,把握機會,利用錯誤,就可以使課堂因錯誤的生成而更加精彩.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巧妙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談談自己的做法及思考.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很多,列表、轉(zhuǎn)化、畫圖、假設等等,畫圖是這些策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借助幾何圖形,“可以把復雜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于直觀地理解數(shù)學,探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而利用圖形直觀描述問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線段圖或示意圖把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直觀地表示出來,進而使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1]
下面結合筆者在執(zhí)教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單元時,談談如何巧妙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
一、教學案例
巧用預設性錯誤,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禮記·中庸》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差錯,適時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將一些典型的或代表的習題安排到課堂中,誘導學生出錯誤,將錯誤變成教學的亮點,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案例】
在教授完案例的教學后(例:小寧和小春共有72枚郵票,小春比小寧多12枚.兩人各有郵票多少枚?),我有意出示了教材53頁練習八的第10題.(如圖1所示)
10.張寧和王曉星一共有畫片86張.王曉星給張寧8張后,兩人畫片的張數(shù)同樣多.兩人原來各有畫片多少張?(先把已知條件在線段圖上表示出來,再解答)
果不其然,大多數(shù)學生在線段圖中,把王曉星比張寧的 多的部分線段,標記為8張,其中有不少學優(yōu)生.(如圖2所示)
師:誰能描述一下線段圖呈現(xiàn)的數(shù)量關系?
生1:題目告訴我們張寧和王曉星一共有86張畫片,王曉星比張寧多8張.
師:誰來解答?(將錯就錯,誘導)
生2:先用86減8的差除以2,得到張寧的畫片是38張,那么王曉星就是86減38,等于48張.
師:分析得蠻有道理的,有不同意見嗎?
(教室里一片沉靜)
生3:老師,我覺得剛才的解法有問題,如果張寧38張,王曉星48張,那王曉星比張寧應該多10張呀,不是線段圖上標的8張,這樣就跟條件有矛盾了.
師:唉,好像是有點兒問題,問題出在哪呢?
(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議論紛紛.)
生4:條件說“王曉星給張寧8張后,兩人畫片的張數(shù)同樣多”,不是說王曉星比張寧多8張.
師:(因勢利導)你能舉個例子說一說嗎?
生4:比如,我有5塊小糖,我的同桌有3塊小糖,我比他多2塊,但我應該給他1塊小糖,我倆就同樣多了;給2塊,反而他比我多2塊了.
師:那線段圖應該怎樣呈現(xiàn)呢?
生5:應該把多的部分平均分成兩份,給張寧其中的一份,他們就同樣多了.
生6:也就是說,多的部分是兩個8,16張.
……
通過預設,讓學生出錯,誘導學生將錯就錯分析題意,從錯誤出發(fā),進行引導點撥,不僅可以得出正確的結果,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思考
世界著名數(shù)學家和數(shù)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教授指出:“反思是數(shù)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及時地反思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還能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
(一)正視錯誤
“在學生的錯誤中,往往包含著學生真實的學習心理,也包含著學生所特有的創(chuàng)造性東西.”[2]在我們的教學中,要善待學生的錯誤,因為錯誤,才充分暴露學生思維中的錯誤,為教師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案做了鋪墊,也為教師剖析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根源提供了有力的幫助,進而去很好地診斷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
(二)利用錯誤
錯誤是在課堂教學中生成的一朵美麗的奇葩,是稍縱即逝的.一個普普通通的錯誤,只要巧妙地加以利用,挖掘錯誤的“閃光點”,就能成為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資源.利用錯誤,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己觀察、實驗、驗證、歸納、分析、整理,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審視條件、問題、結論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有效辦法.
正如成尚榮老師在《教室,出錯的地方》一文中談道:“既然如此,我們的教學不要刻意去求順、求純、求完美.其實,出錯了,課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錯和‘改錯的探究過程中,課堂才是最活的,教學才是最美的,學生的生命才是最有價值的.”
【參考文獻】
[1]趙文靜,等.教師教學用書(四年級下冊)[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12).
[2]葛子祥.錯有所值 錯有所長[J].數(shù)學教學通訊:中等教育,2013(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