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珍 周陶珍
【摘要】 音樂屬于一門訴說情感藝術的課程,這門學科與喚醒學生的情感與體驗密不可分。再加上新課程改革之后也已經明確了教師在開展音樂學科的教學中應該重視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教育。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壓力比較大,開展音樂學科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綜合音樂素養(yǎng),對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诖?,教師更應該重視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融合,從而散發(fā)音樂的魅力,吸引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并學會運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運用情感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作品。
【關鍵詞】 中學音樂 情感教育 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0-110-010
前言
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能夠有效的釋放以及表達人們的內心,同時也能引發(fā)林聽者的情感。音樂教學也是一種能夠促進人表述自身情感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并且還能達到緩解學習壓力的作用。但是從目前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并不樂觀,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這就使得整體的音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梢?,教師可以有意識的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陶冶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之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情感。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情感體驗
雖然說音樂屬于一門藝術課程,但是作為音樂教師不僅僅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與學生,而且還要擁有一顆熱愛藝術的心。作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還應該明確自身的教育責任。并不是說要將學生都培養(yǎng)成大音樂家,但要盡自己最大能力去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審美能力,從而讓學生從情感上得到體現(xiàn)。課程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改革,但是教師的師德卻不可以變更。情感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力比較大,因此只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用自身的品德去感染與啟發(fā)學生,從而將“德”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斷得到人文素養(yǎng)以及藝術情感的熏陶,從而促進師生共同成為德育之人。假若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比較高尚,并且充滿著人格魅力,那么學生也一定能夠信服。這與我們常說的:“身正才能立范”是一個道理。由此可見,教師還應該不斷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充實自身,并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成為教師之本。
二、激發(fā)學生音樂情感,提高學生積極性
傳統(tǒng)教育下教師是知識的灌輸者,傳授者。但是隨著新課程不斷深化,教師也應該積極的轉變自身的角色,變?yōu)榻M織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為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教學手段。比如在學習《鼓浪嶼之波》這首歌時,有的學生沒有去過廈門的鼓浪嶼,因此對于鼓浪嶼并不了解。那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查找與鼓浪嶼相關的文字介紹、圖片、視頻等等,增強學生對鼓浪嶼的了解。通過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教學手段,然后再給學生欣賞這首歌曲。這樣一來就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內在的音樂情感,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比如在學習《渴望春天》這首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歌曲的需要將教室布置成充滿春天的氣息,并且擺放一些鮮花,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春天一般。與此同時,教師再運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春天的畫面,再配合一些小鳥的透視,這樣學生就能夠深刻的體會到歌曲表達的情感。
三、運用語言觸發(fā)情感,提高情感教育效率
語言是我們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最為基本的工具。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還應該掌握相應的運用語言的藝術,這是因為風趣幽默、有魅力的語言更能讓學生置身于美的氛圍并且讓心情更加愉快,從而提升整體的音樂效果。比如說在學習《陽關三疊》這首歌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歌曲的情緒,在學習之前讓學生深情的朗讀李煜的《相見歡》、歐陽修的《玉樓春》等抒發(fā)離愁別緒的詩歌,學生在朗讀之后都沉浸在詩歌離愁的意境之中。然后筆者抓住教學的時機,這樣一來就算是對歌曲不做太多的解釋,學生也能找到演唱的速度,并且表達的情感十分真摯??梢?,通過語言感染學生,抒發(fā)學生的情感,讓他們主動的沉浸到教學中,這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又比如在學習《保衛(wèi)黃河》這首歌時,筆者充分運用多媒體播放與之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了黃河的磅礴氣勢以及中華兒女不屈不饒的精神,這樣學生在欣賞歌曲時就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與人民的熱愛之情。
結束語
總之,情感教育能夠促進音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式科學的融入情感教育,促進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也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吸收音樂知識,發(fā)揚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鐘曉虹.音樂與情感的完美融合——淺析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赤子,2012(8):101-101.
[2]羅娟.融入情感,彰顯初中音樂課堂魅力[J].科學中國人,2017(9).
[3]施培培.完善融合以演繹音樂的情感之美——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7(31).
[4]邵冬梅.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情感讀本,2017(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