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筆者緊緊圍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的“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發(fā)展思維能力,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引用語文”這一課程總目標,立足于平時生活與語文教學中的點滴觀察進行反思總結,初步擬訂以下策略,以求拋磚引玉。
一、提升師生心理品質
“親其師,信其道?!币寣W生養(yǎng)成主動鉆研學問的習慣,并在投入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收獲成功的快樂,教師首先要力爭做到,并努力去營造這種氛圍。因為良好的學風是成功的一半。
在三年級語文下冊《習作3》的教學中,要求學生調動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力求有新的發(fā)現(xiàn),并能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真、細致地寫出來。練筆前,我不局限于課堂,帶學生參觀校園里的文化設施、綠植等,他們觀察得興致盎然。小張同學發(fā)現(xiàn)地上有些形狀奇異的小果子,他一臉興奮地問我:“老師,這是松果嗎?”我不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啟發(fā)他自己去探究答案,只是提示了探究方法:和伙伴討論、詢問家長、上網查資料、去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查科普圖書雜志等方式。他饒有興致地上網搜索了許多關于松果的文字資料、圖片,通過圖片對比,自己寫觀察日記,并每天堅持記錄數(shù)據,展開聯(lián)想,最終自己寫成了一篇篇真實、活潑的觀察報告。
從這件小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信心、創(chuàng)造性和愉快的情感體驗是相輔相成的,而信心是后面兩者的前提,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在各種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得以發(fā)展的,而創(chuàng)造性是其發(fā)展的最高級形式。學生心理品質的提升對學習的影響至關重要。
二、關聯(lián)學校學科整合
這是指學生能主動完善知識體系,終身學習,努力使自己成長為個性健全發(fā)展的一專多能的人才。可以提醒學生注重學科整合,主動留意各學科之間知識點的聯(lián)系,建構豐富而完善的知識網絡。學習第六單元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時需要學到打比方、列數(shù)據、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為了說明青蛙是益蟲,范文中有例句:“一只青蛙一小時可以吃20只蒼蠅或840只蚊子……”由此,可以推算,10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蒼蠅和蚊子的數(shù)量是多么驚人的數(shù)據。用列數(shù)據的方法說明觀點,將會更令人信服。數(shù)學中的邏輯推理,會使文章的說服力更強。
這使我想到了學科整合,素質教育概念界定不僅僅局限于音、體、美等的教育范圍,應該樹立大教育觀,沒有文化課的基礎,何來素質可談?學科整合,意味著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內課外相結合。我們在千方百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又要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有機會主動獲得言語能力的提升。
三、聯(lián)系學生整體生活
學生的整體生活包括他們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語文教學中的主動學習立足于每個個性趨于健全的學生的整體生活。
1.依托家庭背景
通過建立班級QQ群,我在與家長的輕松交流中了解了每名學生的個性、優(yōu)缺點,知道了學生、家長的愛好特長,從而,在語文教學中,我可以對癥下藥。
針對孩子語文訓練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以有效訓練和強化,而一些基本的語言訓練可以讓孩子主動在家中嘗試完成。教無定法,教學相長,我們每個為人父母者也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肯為自己的孩子主動學習并改變是當家長的最高境界。而面對這么多靈動的生命個體,我能做的就是邊教邊學,主動充實自己。
2.利用社會資源
可以讓學生主動觀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語文知識,歸納整理并拓展遷移。讓學生努力做到求同存異,有助于保護學生探究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
在《習作6》這課,有的同學規(guī)避千篇一律,自己尋找材料寫了與眾不同的保護對象。如保護麻雀、呼吁農民伯伯不要燒荒等。關鍵是他們都對社會上的所見所聞一針見血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獲得啟發(fā),達到了這次習作的要求。盡信書不如無書,立足語文教材,放眼生活中的人和事,真會發(fā)現(xiàn)“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延伸教材內容,主動尋找生活中可圈可點的語文教學內容,并活用于課堂,才會使語文教學順應時代的變遷,富有長久的生命張力。不必強求統(tǒng)一,主動向身邊優(yōu)秀的人、事學習,向生活學習,社會才是孩子們真正學習歷練的大課堂。
語文課常常受到硬件設施、時間、空間的限制,為了便于整班操作,語文課只能選擇經濟實用、選擇便于整班上課的內容來教學。若是教學關于生活觀察的習作,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習作情境,多搞一些讓學生能接觸新事物的活動。如參觀家鄉(xiāng)的著名企業(yè)——康力電梯、華衍水務等。在參觀活動中,他們能收獲真實的體驗,作品才會充滿靈氣,而這需要足夠的經濟支撐和時間分配。使自己成長為個性健全發(fā)展的有用之才,這正是探究性語文教學中主動學習模式建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我們需要關注孩子們內在的學習需求以及啟發(fā)、引導和激勵的方式,這有助于直接地、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作為語文教學的一線教師,我們需要汲取孔子的智慧,深化語文教學中的主動學習模式的建構,嚴謹治學,循循善誘,百年樹人,穩(wěn)扎穩(wěn)打,向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趨于健全的樂學天使這一愿景邁出堅實的每一小步……
作者簡介: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思賢實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