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和
摘 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游戲為載體開展課堂互動,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意志與實踐能力,讓他們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鍛煉身體,塑造健全的身心,從而實現(xiàn)其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互動;互動教學
小學體育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積極鍛煉,促進其身心健康,從而促使他們塑造獨立的個性與精神。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互動較少,同時,課堂的趣味性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極為不足,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教師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采用在課堂上開展游戲互動教學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
一、通過游戲開展生生互動
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寓教于樂的小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他們在玩耍與交流的過程中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
例如,在教學生學習體操隊列時,教師就可以在為他們講解基礎知識后將游戲融入課堂中來,使其能更深刻地理解并記住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以游戲“快快集合”為例,在帶領學生學習站隊、報數(shù)等一系列體操步法與排隊站位的同時,我要求學生分成四列縱隊,在聽到“散開”的口令時分散并在指定區(qū)域內(nèi)自由活動;當聽到“集合”的口令時則立即返回原來位置重新站隊,列隊最齊、靜、快的一組為獲勝組,同時要求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得隨意推跑打鬧。經(jīng)由這個趣味性的小游戲,學生成功地在開展趣味游戲的同時學到了知識,增長了團隊合作意識,并在友好的團隊合作中加強了互動,進而增強了他們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游戲為手段,讓學生在互動式的體育教學中學、思、玩結合,從而愉快地展開學習,使其能以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參與到課堂中來,進而提升自身汲取體育知識的能力。
二、通過游戲開展師生互動
教師應努力通過游戲互動改變既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友善,借此改善師生關系。這要求教師應和學生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在游戲中和學生共同參與,使他們在與老師及同學們的游戲互動中提高自信心,進而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以“老鷹捉小雞”的課堂游戲教學為例,作為教師,我并沒有因為自己是老師而拒絕與學生開展互動。在簡單指點學生如何玩這個游戲后,我主動扮演老鷹,試圖從“雞媽媽”背后抓走小雞,在游戲過程中他們彼此協(xié)助,以求共同對抗我這只“老鷹”,但憑借著身強體壯,我還是抓走了許多小雞。接下來,我又先后扮演了雞媽媽、小雞等角色,與學生互換角色并在游戲過程中進行對抗與互助,這使得每個人都有機會去交流并扮演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學生一直歡聲笑語、樂此不疲,顯著提升了他們的責任感、自尊心與對集體的歸屬意識,拉近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
通過與學生展開游戲互動的方法,教師可以提升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能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在分工與協(xié)助的過程中,學生也逐漸建立了敢于負責、相互信任等意識,增強了他們的體能,進而使得教師的教學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三、通過游戲開展激勵互動
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運用激勵式的方法展開教學,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養(yǎng)成競爭意識,樹立自尊、自信的意識,加強學生對自身情緒波動的掌控能力,使其領略自信與自餒、成功與失敗,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并借此提升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在體育課堂上,學生有時會在學習及鍛煉中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面對此種情況,我經(jīng)常采用激勵式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并培養(yǎng)其信心。在教學生“跳長繩”的時候,我注意到有同學在跳繩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問題,例如腳被繩子絆倒或是起跳不及時導致失敗退場等等。對此情況,為了激發(fā)這些學生的動力,我主動參與到跳繩中,放緩搖繩速度,耐心指導、鼓勵這些在跳繩方面有困難的同學。在他們被繩子絆倒時,我會耐心地為其講解跳得高一些的重要性;在學生起跳過慢的時候,我也會主動喊節(jié)拍并鼓勵他們按照我喊的節(jié)拍起跳。
當學生逐漸掌握跳長繩的技巧后,我對他們的成功予以鼓勵,并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他們這種即便不擅長跳繩,也還是愿意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的精神。面對這些鼓勵和激勵,學生既樹立起了自信心,也產(chǎn)生了“如果再做不好,就會在同學們面前出丑”的警惕意識,從而使其在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積累了因成功帶來的責任感,同時激發(fā)了求勝心。
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運用游戲互動的激勵手段,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達成學習體驗,這令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在玩耍的同時積累競爭意識,進而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了參與體育學習的動機。
總而言之,在游戲式教學中巧妙開展互動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讓他們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身心教育,使之在游戲中樹立起互助精神,這有利于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并能幫助體育教師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郭新華.引導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
[2]張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互動教學的策略[J].體育時空,2017(2).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