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聰
摘 要:默讀是一項重要的閱讀能力,默讀的過程是學生獨立感知、理解、體驗文本的過程,是學生自主閱讀、汲取知識的過程,在訓練學生閱讀的個性、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方面功不可沒,在學生的閱讀生活中占據(jù)獨特優(yōu)勢。默讀能力的訓練應遵循由大聲讀到小聲讀、漸入無聲,由不用心讀到用心讀,由慢讀到快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步掌握默讀方法,提高默讀效率,強化默讀技能。
關鍵詞:默讀;閱讀能力;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6-18
默讀是一項重要的閱讀能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由此可見,默讀與朗讀在閱讀教學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然而不知何故,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一直作為主角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而基本的默讀卻很少涉足我們的課堂教學,學生進行默讀訓練的機會就更是少之又少了。面對這種狀況,我們有必要重新來認識和審視一下默讀的作用。
一、重新審視默讀價值
默讀是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如果將默讀這種傳統(tǒng)的閱讀方法放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重新認識和審視,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比起任何一種閱讀方式都毫不遜色,它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默讀有助于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默讀是學生“不出聲”地閱讀,獨立地支配和使用閱讀的權利,讀自己喜歡的,讀自己想要讀的,在讀中獲取知識,質(zhì)疑設問,發(fā)展思維,有助于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煙臺的?!愤@一課時,我依據(jù)教材特點設計教法,指導學法。初讀課文后,我問道:“同學們,煙臺的海一年四季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你們最想在哪個季節(jié)去煙臺觀海呢?那時的海美在哪里?”依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自讀自悟,默化吸收文中的語言及其蘊含的情感,而后通過朗讀展示,釋放自己的默讀收獲。這樣的讀書是學生主體的閱讀行為,教師在課堂上應身體力行,還學生默讀的權利,這樣也就不愁確保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了。
2.默讀有利于訓練學生閱讀的個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默讀這種閱讀方式能促使學生“用心”閱讀文本,真正獨立地感知、觸摸語言,教師如運用得當,學生便能從同一文本中提煉出不一定正確但卻具有個性的獨特的見解。例如,學習《煙臺的海》這一課,在學生默讀描寫冬季海面壯觀景象的段落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學生傾吐自己的默讀收獲:“我來到煙臺,看到 ,覺得 真美!”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覺發(fā)現(xiàn)了美,表達了美,而后帶著這樣個性化的美的感受朗讀課文,課文的“味兒”也就出來了。由此可見,真正有效的閱讀,需要學生潛心篤志,靜思默想,需要學生憑著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語言積淀去解讀、去揣摩、去感悟。
3.默讀在學生的閱讀生活中占據(jù)獨特優(yōu)勢
小學生正處于接受知識的最佳階段,然而,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課本上有限的文字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這種需求的,他們自然要將目光伸向課外。而課外閱讀不同于課堂練習,不可能去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但也不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似的讀書就能達到預期效果的。要想真正有收獲,就必須掌握一定的方法。眾所周知,默讀這種方法正是依靠眼睛的“掃視”來完成,速度快,同時,也可以根據(jù)需要,結合使用通讀、跳讀、摘讀等各種不同的閱讀方法,效率高,這樣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閱讀較多的材料,獲得較多的知識。
二、有序訓練默讀技能
由此可見,默讀是一種不可忽視的閱讀技能,在學生的閱讀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步入手,逐步訓練、達成、提高學生的默讀技能。
1.由小聲讀漸入無聲,掌握默讀方法
學生從大聲的朗讀到不出聲的默讀必須經(jīng)歷一個小聲讀的過渡階段,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具備一定朗讀能力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嘗試著壓低聲音、嘴唇微動閱讀課文。經(jīng)歷一段時間后,漸漸地要求學生把聲音降低到最低點,直至無聲。
二年級是學生練習默讀的初始階段,學生在最開始學習默讀時,并不能很快進入狀態(tài),所以教師就得通過合理地設計相應的練習,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默讀方法。我們來看特級教師史春研老師在執(zhí)教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小動物過冬》時設計的默讀訓練。當學生通讀課文兩遍,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之后,史老師說:“剛才我們大家齊心協(xié)力把這篇課文讀通順了?,F(xiàn)在我要求大家不指讀,要默讀,邊讀邊思考,這三個小動物打算怎么過冬呢?”學生領會了老師的要求之后,“默默”地讀課文。讀完之后史老師表揚學生:“你們真棒,默讀沒有同學用手指,而且都讀得很認真!”
這樣的訓練,遵循了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學生樂于接受也有法可循。教師也不忘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長期堅持,學生必能習得方法。
2.由不用心讀到用心讀,提高默讀效率
閱讀教學中使用默讀這種方法讀書,通常是為了從文本中獲取知識,或結合文本內(nèi)容質(zhì)疑設問。因此,要想真正發(fā)揮默讀的作用,默讀前,教師應給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讓學生有目的地去讀;默讀時,教師應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不要發(fā)出聲音,以免相互干擾;學生默讀的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了要求,教師不能心中無底,默讀后應進行檢測,讓學生匯報默讀收獲。中高年級可以讓學生帶著筆默讀,畫出重點詞句,標出不懂的問題,記下閱讀過程中的一些感悟或思考所得,學生邊讀邊動筆,能促進思考,提高默讀效果。
我們來看看特級教師于永正在《祖父的園子》中設計的兩次默讀訓練:
第一次:剛才已經(jīng)讀了兩遍課文,現(xiàn)在我們再次讀課文,這次是默讀,用眼睛看。看看你在祖父的園子里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東西畫下來。教師走到學生當中巡查指導。
第二次:再次默讀全文,這次是用心看??纯催@次你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記錄下來。
學生默讀,做批注,教師當堂指導。
于老師設計的兩次默讀訓練都提示學生要做到用心讀書,靜思默想,真正做到了高效默讀。這樣的訓練意識不勝枚舉,于老師總是告訴學生一個觀念:“讀書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興味長。”讀書要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智慧在哪兒呢?智慧在思考。
3.由慢讀到快讀,達成默讀技能
學生一切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及知識能力的獲得都是為了其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服務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默讀技能,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階段扎扎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默讀速度,達成技能。
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就必須做到“心眼合一”。所謂“心眼合一”,指眼睛要“掃”得快,變一字一句地閱讀為一句一行甚至幾行地瀏覽,且要想得快,視覺所獲得的信息在心中、在腦中經(jīng)過瞬間處理或儲藏起來,或做出反應。為了提高默讀速度,還可以在默讀時間上提出要求,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讀完應讀的文字,讀后及時檢查。持之以恒地這樣訓練,課內(nèi)和課外結合,就能使學生眼睛看得快,腦子想得快。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苯處煈?jīng)常組織一些課外閱讀活動,鼓勵學生運用默讀這種方法習字、讀書、看報,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默讀這種閱讀方法熟練掌握,達到駕輕就熟的地步。
參考文獻:
[1]周紅央.靜思默讀,點亮我們的課堂[J].語文教學通訊,2007(27):48-49.
[2]秦詠中.默讀:于無聲處聽歡歌[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5(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