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梅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旨在通過多種途徑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這種能力對于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提高學習效率、減輕教師負擔大有裨益。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要熟練把握并靈活運用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和信息知識層次,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通過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滲透,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 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求 創(chuàng)新策略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旨在通過多種途徑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這種能力對于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提高學習效率、減輕教師負擔大有裨益。近年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初中各個學科教育教學的難題,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也致力于研究解決辦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從信息技術課程來看,同樣應該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結合相關學科的知識體系進行教學,只有使學生實現了自主探究和自我學習,才能發(fā)現該門課程的獨特魅力,才能更深入鉆研信息技術相關知識,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
目前來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起點參差不齊,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通過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滲透,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之能夠增強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意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對教師的要求
(一)熟練把握并靈活運用教材
教材是信息技術學習的依據,是教師最直接的教學指導,因此教師要熟悉教材的整體結構,剖析教材的邏輯思路和基本定位,真正吃透教材,然后靈活把握教學設計,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合適的選擇范圍,使學生更好更快的了解掌握相關知識。有時候不一定要按照課本順序來授課,完全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對內容進行刪減和順序上的調整,這就需要教師縱觀全局,在深入把握教材實質的基礎上做出的。
(二)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和信息知識層次
每個學生由于年齡、家庭、社會閱歷、知識范圍等等不同原因,信息技術知識參差不齊,起點有高有低。這就需要教師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并充分掌握他們的學習能力和風格,最終做出順應全體的教學方案調整。要啟發(fā)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利用適合自己的途徑完成相應的目標,這樣才能增加學習樂趣,有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信息技術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情境
自主學習情境有助于讓學生盡快融入自主學習的氛圍中,充分參與自主學習過程,享受學習樂趣。具體來說,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情境,需要教師通過不同的手段改善教學氣氛,致力于形成讓學生放松、歡快的教學氛圍,這種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最高的。具有了學習積極性之后,學生才能夠在實踐操作中盡快了解并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比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教學主題,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與研究的欲望與興趣??梢酝ㄟ^展示課件、作品或某種效果等,使學生進入這種情境中,就很容易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心理準備、產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好奇心理。從而達到“我要學”的目的,進而為自主學習打下基礎。教師抓住此時學生想知道“為什么”,“怎么做”的迫切心理,進一步引導啟發(fā)學生,向學生提出問題:“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做哪些工作”等等,采用層層剖析的方法,引出任務,作為學習的目標。
(二)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
上文已經說過,學生自主學習的起點是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那么學習情境出現之后,學生已經進入探究階段,好奇心理被激發(fā)出來,這時候教師需要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自行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可以把某個問題細分為一系列的小問題,這也是將大任務細化為一個個小任務,逐個擊破的方法,使學生經歷這樣的思考分析過程,了解和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這種方法就與數學課程中解決某些問題的方法一致。
例如在教授FLASH課程時,針對某個具體的動畫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個問題進行分解,細化為幾個小任務,當每個小任務都完成后,整體的動畫就完成了。經歷這樣的過程,學生不僅對FLASH的原理有了更明確、清晰的認識,同時對相應的動畫效果制作步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指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
學生有了自主思考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如課本、課件、提綱等,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結構、水平、習慣、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解決問題的鍛煉,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寶貴經驗。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不同知識層析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解決問題的途徑,比如參考課本,因為教材對一些操作步驟描述得非常詳細,學生完全可以在課本的指導下完成操作,但是無法更深層次了解內容,完成了任務只是達到了預期效果,對為什么要這樣做卻模棱兩可,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讓其明白這樣做的道理。學生還可以參考教師為其完成任務提供的提綱,提綱中教師可以列出完成任務的關鍵點及一些提示信息以幫助學生思考分析等等。從語文教學來說,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樣信息技術教學也需要讓學生自主分析思考,明確操作原理和具體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究,提出了具體培育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也提出了信息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梢哉f,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信息技術課程所需要的,更是其他各類學科所共同需要的。學生只有形成了這樣的學習能力,才能在開放、良好的氛圍中實現快速成長,發(fā)揮出更大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高燕.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06).
[2]羅艷君.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發(fā)展歷程概述[J].教學研究,2009,(09).
[3]彭紹東.信息技術教育學[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萬明秀,章潔.國內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比較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0,(02).
[5]魏丹.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技能訓練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沈陽師范大學,2011.
(作者單位:泰州市明珠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