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會,萃取智慧
文 | 田麗霞
教育需要機會,教育需要智慧。機會在哪里,智慧從何而來呢?
小亞是一個子不高、隨和大度的男生。他用幽默的語言、調(diào)侃的語氣寫了一篇作文,敘述了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囧事:
我是一個四肢不發(fā)達,頭腦卻巨簡單的人,說白了就是有點缺心少肺。
我缺心少肺的第一個表現(xiàn)是撞墻。大家都說,人不能在同一個坑里跌倒兩次,我卻被同一個墻角撞了無數(shù)次。我缺心少肺的第二個表現(xiàn)是說話顛三倒四,詞不達意,經(jīng)常說些莫名其妙的話,引來大家的嘲笑。我缺心少肺的第三個表現(xiàn)是馬虎。有一天我到食堂小賣部買東西,拿出飯卡就刷,卻怎么也刷不出錢,仔細一看,拿的不是飯卡是身份證。這惹來同學們的哄笑,我自己也笑了,同學們笑我糊涂,我笑自己一文不值……
笑就笑吧,能給大家?guī)須g樂,也不錯。
讀著小亞的文章,我忍不住笑了,多么可愛、多么大度的學生啊!這么好的教材不能錯過,我要借題發(fā)揮,做點“文章”。
征得小亞同意之后,我在全班讀了他的文章,同學們笑得前仰后合。笑聲漸漸平息下來,我對同學們說:“聰明人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你不斷地撞同一個墻角,的確不夠聰明。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找到撞墻的原因,趕緊讓自己聰明起來?!?/p>
小亞點點頭。
“當然了,如果不改也可以。你努力學習,將來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yè)。當你成功之時,你今天撞墻的囧事就成了光榮的歷史。如果你將來一事無成,由小糊涂蟲變成大糊涂蟲,撞墻的囧事就是你糊涂的證據(jù)。這就好比愛迪生,他成了大發(fā)明家,‘孵蛋’就成為他探索求知、與眾不同的證據(jù);如果他是個碌碌庸人,‘孵蛋’充其量是孩子的淘氣頑皮而已。將來我們怎樣評價你今天的糊涂呢?你說了算……”
大家又笑了,但是這次的笑少了些膚淺,多了幾分深沉。
我接著說:“大家想想,人有兩只耳朵,耳朵的任務卻只有一個——聽。人有一張嘴,嘴的任務卻很多——吃、喝、呼吸、說話。為什么兩只耳朵只做一件事而一張嘴卻要做很多事呢?是讓我們多聽少說。說話顛三倒四的原因可能是沒有聽明白、沒有想清楚就說,嘴比大腦快了,于是詞不達意,笑話百出。以后說話要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想清楚再說。”
大家沒有笑,紛紛點頭認同我說的話。
“至于把身份證當成飯卡一事,純屬偶然。不過我覺得小亞關(guān)于‘身份證價值’的思考很深刻。作為一個平庸之輩,身份證除了證明你是姓甚名誰之外,一文不值,買不來一個面包,換不來半塊橡皮,而對那些有身份的人來說就不一樣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現(xiàn)在僅僅是有身份證的人,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成為‘有身份’的人。當然,我說的身份不僅包括權(quán)利地位,更包括品格修養(yǎng)、學識成就、貢獻功績……”
我的話說完了,同學們不笑了,而是變得莊重嚴肅,似乎都在思考。
“如果說小亞的糊涂引人發(fā)笑,那么小亞的大度很令我佩服。他說‘能夠給大家?guī)砜鞓?,也不錯’,這種寬和敦厚,大氣陽光,值得我們學習。我相信,若干年后,我們記得的不是小亞的糊涂,一定是小亞帶給我們的快樂!”掌聲響了起來,小亞燦爛地驕傲地笑著,眼里閃著掩飾不住的聰明,從他的臉上我讀出了四個字——大智若愚。
教育需要機會,機會就蘊藏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個活動、一次考試、一篇作文,都可能成為教育的契機,開啟心靈的大門,引領(lǐng)我們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教育需要智慧,智慧就隱藏在與學生的碰撞交流中,一次談話、一場爭論、一番較量,都可能擦出智慧的火花,生成教育的智慧,取得教育的成功。讓我們靜下心來,走進學生,去捕捉教育的機會,萃取教育的智慧吧!
田麗霞
田麗霞,全國著名教育專家,著名班主任,石家莊市四十二中學高中語文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曾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十佳班主任、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