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玲
(北京郵電大學 人文學院, 北京 100876)
南海問題軍事新聞評論的觀點研究
——以“望海樓”有關(guān)南海問題的軍事新聞評論為例
崔曉玲
(北京郵電大學 人文學院, 北京 100876)
南海問題軍事新聞評論的觀點表達具有類型多元化和分布彌散性等特點。不同觀點類型及其子類在評論語篇中的分布呈現(xiàn)不平衡性,主要以立場類、評論類和闡述類觀點為主導。評論者對評論語篇的觀點類型及其觀點子類的組合模式的選擇主要受制于所議議題、觀點類型的修辭功能以及評論者的評價策略等因素的制約。該研究可更好地為中國主流媒體相關(guān)問題的觀點建構(gòu)提供有益借鑒,增強我國南海問題傳播的實效性,尋求更多來自國際輿論的理解和支持,有效提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話語權(quán)。
南海問題;軍事新聞評論;觀點類型;觀點建構(gòu)
南海問題是指南海周邊國家圍繞中國南海諸島及其附屬海域與中國爭奪南海權(quán)益的復(fù)雜而敏感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南海問題的不斷升溫,有關(guān)南海問題的研究也再度成為國內(nèi)外學界相繼研究的焦點問題。迄今為止,國內(nèi)有關(guān)南海問題的研究主要分布于政治學、法學和歷史學等領(lǐng)域,主要圍繞南海問題的歷史、地理、法律、地緣政治、南海爭端的國際因素以及海洋問題的對策等展開。相對而言,語言學領(lǐng)域的南海問題研究并不充分,關(guān)于此類軍事新聞評論的觀點研究尤為薄弱。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從Web1.0向web2.0時代轉(zhuǎn)變,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網(wǎng)絡(luò)平臺迅速崛起,各國民眾在網(wǎng)絡(luò)上發(fā)表觀點、接受觀點的通道變得日益便捷和多元化。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化,為了爭奪在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領(lǐng)域內(nèi)的話語權(quán),各國政府紛紛加強其官網(wǎng)和主流媒體向海外傳播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方面理念的力度,加大其策略研究、觀點研究已成為傳播學、計算機學科和語言學共同關(guān)注的熱點研究。傳播學主要關(guān)注觀點傳播的效度;計算機學科主要關(guān)注生成不同的算法,提高觀點抽取和觀點概括的精度*崔曉玲:《軍事新聞評論的觀點語義模式研究——以“望海樓”有關(guān)南海問題的軍事新聞評論為例》,《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第138頁。。迄今為止,計算機領(lǐng)域的觀點研究最為活躍,主要聚焦于新聞評論、商品評論、影評等評論語篇文檔層面、小句層面和詞匯層面的情感極性分析(Pang et al.,2002*Pang B.,Lee L.,Vaithyanathan S.,“Thumbs up?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EMNLP),2002,pp.79-86.;Wiebe, Bruce & O’Hara 1999*Wiebe J. M.,Bruce R. F.,and O’Hara T. P.,“Development and Use of a Gold Standard Data Set for Subjectivity Classifications”,Proceedings the 3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999,pp. 246-253.;Wilson, Wiebe & Hwa 2004*Wilson T.,Wiebe J.,Hwa R.,“Just How Mad Are You? Finding Strong and Weak Opinion Clauses”,Proceedings of AAAI- 04 21st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4,pp.761-769.;Turney 2002*Turney P. D.,“Thumbs up or Thumbs Down? Semantic Orientation Applied to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Reviews”, Proceedings of the 4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CL),2002,pp. 417- 424.;Wilson, Wiebe & Hoffmann2005*Wilson T.,Wiebe J.,Hoffmann P.,“Recognizing Contextual Polarity in Phrase‐Level Sentiment Analysis”,Proceedings of HLT- EMNLP,Vol. 7,No. 5,2005,pp.347-354.),以及觀點詞、觀點持有者、觀點被評價對象的抽取(Kim & Hovy2005*Kim S. M.,Hovy E.,“Identifying Opinion Holders for Question Answering in Opinion Texts”,Proceedings of AAAI,2005,pp.1367-1373.,2006*Kim S. M.,Hovy E.,“Extracting Opinions, Opinion Holders, and Topics Expressed in Online News Media Text”,ACL Workshop on Sentiment and Subjectivity in Text”,Vol. 24,No. 1,2006,pp.1-8.;Ku et al.,2008*Ku L. W.,et al. “Sentence-Level Opinion Analysis by CopeOpi in NTCIR-7” ,Proceedings of NTCIR-7 Workshop Meeting,2008,pp. 260-267.)和觀點的標注研究(Somasundaran,Ruppenhofer & Wiebe2008*Somasundaran S.,Ruppenhofer J.,Wiebe J.,“Discourse Level Opinion Relations: An Annotation Study”,Proceedings of the 9th Sigdial Workshop on Discourse and Dialogue, 2008, pp.129-137.;Wiebe,Wilson & Cardie2005*Wiebe J.,Wilson T.,Cardie C.,“Annotating Expressions of Opinions and Emotions in Language”,Language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Vol.39,No. 2-3,2005,pp. 165 -210.),但是,有關(guān)觀點類型的研究相對薄弱。語言學界主要利用相關(guān)語言學理論生成適合觀點抽取的框架和范式,為觀點的自動抽取和概括提供理論基礎(chǔ),現(xiàn)有研究主要以Asher et al.(2008a*Asher N.,Benamara F.,Mathieu Y. Y.,“Categorizing Opinion in Discourse”,The 1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8,pp. 835-836.,b*Asher N.,Benamara F.,Mathieu Y. Y.,“Distilling Opinions in Discourse: A Preliminary Stud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ing,2008,pp. 7-10.,2009*Asher N.,Benamara F.,Mathieu Y. Y.,“Appraisal of Opinion Expressions in Discourse”,Lingvisticae investigations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Linguistique Francaise Et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Vol. 32,No. 2,2009,pp. 279-292.)為代表。Asher等人提出了基于話語層面的觀點類型框架。該框架主要包括報道類觀點、判斷類觀點、建議類觀點和情感類觀點等四大類觀點類型。他們還利用話語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提出了一種用于深層語境的觀點分析標注范式,但其研究對象僅限于英文和法文的影評、致編輯的信和新聞報導,尚未涉及新聞評論體裁的觀點研究。
本文主要以《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欄目中有關(guān)南海問題的軍事新聞評論為語料,根據(jù)漢語軍事新聞評論的自身特點,提出漢語軍事新聞評論的觀點框架。同時基于上述框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jié)合的分析方法,探究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觀點及其特點,以及南海問題軍事評論在觀點建構(gòu)方面的范式和特點。
句子是觀點的基本載體。本文根據(jù)南海問題軍事評論的體裁特點,提出七大觀點范疇,它們分別是闡明類觀點(informing)、立場類觀點(stance)、評論類觀點(comment)、建議類觀點(suggestion)、希望類觀點(hope)、呼吁類觀點(appeal)和警告類觀點(warning)。關(guān)于其下位劃分詳見圖1。
圖1 觀點類型及其下位劃分
一般而言,觀點在評論語篇中的分布具有彌散性特點,但是觀點類型的選擇和運用主要受制于特定語義場的制約。另外,評論語篇中各觀點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不是孤立的、離散的,它們既具有組合性特征,又具有聚合性特征。它們之間彼此關(guān)聯(lián),共同協(xié)調(diào)構(gòu)建起評論語篇的局部和整體觀點場。
本研究的語料來源為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間刊登于《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欄目上有關(guān)南海問題的新聞評論,共113篇,約10萬字,簡稱為CMNC語料庫。從語料的時間、數(shù)量和國別分布可以看出,隨著南海問題的不斷升溫,有關(guān)南海問題的相關(guān)評論也呈逐年遞增之勢,且其國際關(guān)注度越來越強,已由菲律賓、越南等主要聲索國擴大至美、日為代表的更多域外國家,這表明中國捍衛(wèi)南海主權(quán)的形勢愈發(fā)嚴峻。
本文根據(jù)已設(shè)定的觀點類型,采用人工標注的方法*該研究主要采用方框符號“”標注被評價對象,用粗體標注態(tài)度資源,用下劃線指示觀點的話語標記詞,但對情感、價值判斷和鑒賞等態(tài)度子類的標注不作細化區(qū)分。關(guān)于態(tài)度系統(tǒng)的具體標注范式可參見Cui X. L.,Shibamoto-Smith J. S.,“A Corpus-Based Study on Chinese Sentiment Parameters of Chinese Sentiment Discourse”,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Vol. 5,No. 2,2014,pp.185-210;崔曉玲:《基于漢語網(wǎng)絡(luò)新聞評論的情感語料庫標注研究》,《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第21-29頁.,識別小句層面的觀點類型,同時采用定性、定量相結(jié)合的方法,重在探討以下問題:(1)不同觀點類型在CMNC語料庫中的分布特征如何?(2)不同觀點類型對軍事評論語篇的觀點建構(gòu)和觀點傳播起到何種作用?(3)不同類型的觀點標記詞有何特征?
闡明類觀點是評論者對所分析問題的現(xiàn)實情況、目的、性質(zhì)、特點、原因、意義、方法和不足等方面的見解和看法。如例(1-7)所示,評論者多借助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多詞類態(tài)度資源分別闡明其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quán)和相關(guān)權(quán)利主張”的具體現(xiàn)實、“炒作南海問題”的目的、“仲裁案”的性質(zhì)、“差距”的根本原因、“習近平訪美”的意義、“堅持管控分歧的關(guān)鍵”方法和“南海問題”將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等問題的看法和觀點。
2.通過炒作南海問題,故意升高南海地區(qū)緊張局勢 ,為美軍繼續(xù)保持在這一地區(qū)特別是菲律賓的軍事存在制造借口。[源自:南海一安靜?美國就挑事兒,2015-07-21,張軍社](目的類觀點)
作者宣稱類觀點主要用于表達作者對被評價問題、事件和主體的個人立場和看法。如例(8-10)所示,評論者借助“不現(xiàn)實”“不合理” “積極” “無益于” “不穩(wěn)定”等負面態(tài)度性詞匯,分別揭示了他們對南海地區(qū)國家否定我國南海主權(quán),在處理南海問題時試圖借外力解決問題以及美、日等域外國家意欲阻止和插手南海問題的種種做法持不認同的態(tài)度和立場。
9.盤點這一年多安倍究竟干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就不難看出, 他的所謂積極和平主義 只?!胺e極”,沒有“和平”。[源自:安倍是鐵了心要攪亂亞洲,2014-05-29,華益文](對日本的觀點)
作者斷言類觀點是指評論者堅定、果斷地表達其對被評價主體的立場。通常在該類觀點句中,態(tài)度性詞匯常與斷言性標記詞同現(xiàn)。如例(11-13)所示,評論者借助“任何”“只能”“不可能”等代詞性或副詞性斷言性觀點標記性詞匯(見相應(yīng)劃線部分)和“耀武揚威”“事與愿違”“得不償失”“哄騙”等負面態(tài)度性詞匯,堅定地表明了對美、日等國入侵我國南海島礁、介入我國南海問題等國家行為和立場的義正辭嚴的否定,同時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南海主權(quán)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11.美國巡航南海的結(jié)果已證明, 任何國家 都無法通過耀武揚威改變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源自:中國不會任由域外勢力攪亂南海,2016-09-19,蘇曉暉](作者對南海問題介入國的斷言性觀點)
中方立場類觀點主要用于表明中國政府對被評價問題、事件和主體的立場。如例(14-20)所示,觀點持有者為“中國”,評論者們主要借助立場類資源表達了中國對“與其他南海聲索國的合作”“美‘擅入’南海相關(guān)區(qū)域,動用艦機示威”“南海主權(quán)歸屬”“南海爭端解決辦法”“南海問題的仲裁”“個別國家對于中國主權(quán)的挑釁”等問題的立場。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所持的總體立場為“擱置爭議”“和平解決南海爭端”“貫徹‘雙軌’思路”和“絕不懼怕外來挑釁”。
15. 美“擅入”南海相關(guān)區(qū)域,動用艦機示威,中國不會接受。 [源自:美國別拿“誤入”當借口,2015-12-21,華益聲](對美)
19.但在 面對個別國家對于中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的挑釁之際,中國也絕不會退讓。[源自:挑釁一次就反制一次,2012-06-23,賈秀東](對挑釁)
評論類觀點主要用于表達評論者對所評價主體、事物、事件和現(xiàn)象等的積極評價(贊揚)或消極評價(批評)。如例(21-23)所示,評論者主要運用“出爾反爾”“違背”“混淆是非”“誤導”“錯誤”“復(fù)活”“挑戰(zhàn)”“拋棄”“破壞”和“制造勾當”等動詞性、形容詞性或名詞性態(tài)度資源,發(fā)出對“越南立法”“美方聲明”和“日本首相安倍”介入南海地區(qū)和平事務(wù)等事件或主體的嚴正批評。但是評論文中也不乏積極評價,如例(24-25)的評論者主要贊揚了中國在南海國際事務(wù)處理中的“耐心”和“胸懷”以及中美兩軍在建構(gòu)中美“新型”大國關(guān)系、軍事關(guān)系方面所作出的“積極”努力。
建議類觀點主要用于表達作者對如何解決被評論問題的切實可行性建議。如例(26-32)所示,評論者借助劃線部分的建議類觀點標記語“(不)應(yīng)(該)”“(需)要”“而非”“必須”等和副詞性態(tài)度資源(“一味地”、“積極穩(wěn)妥地”)、形容詞性態(tài)度資源(“合作”“和平”“不切實際的”“鮮明的”)以及名詞性態(tài)度資源(“干擾”“挑釁”)為菲律賓、越南、美國、日本和中國如何正視南海問題,合理解決南海爭端,緩解危機,提出可行性建議獻計獻策。
希望類觀點主要表達了評論者對南海問題聲索國或域外國家正確、理性對待南海問題,妥善、合理解決南海問題的希望。該觀點類型的顯性標記詞為“希望……不(要)/能夠……”,如例(33-34)所示。評論者同時借助“不破壞”“理性地”等態(tài)度性詞匯表明中方對菲、越、美等國能夠妥善面對南海問題的期冀。
呼吁類觀點主要用于表達評論者對國內(nèi)外政府和民眾正確認識和解決被評論問題的強烈呼吁。如下例(35-37)所示,評論者借助“應(yīng)(該)”“要”等呼吁類話語標記詞,誠摯地呼吁“南海各方”“東亞各國”和“美國”各主體國家正確、理性地對待南海問題,共同積極推動南海問題的妥善解決。
警告類觀點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惡意制造問題、事端或者阻礙問題解決的主體的嚴正警告。警告類觀點的話語標記詞常為“不要”“切莫”等規(guī)勸類副詞,但有時也會運用“一旦……就”等假設(shè)句事先構(gòu)建出潛在的危機圖景,以引起被勸告方的高度關(guān)注,遠離可能出現(xiàn)的潛在危機或風險。如例(38-40)評論者義正辭嚴地發(fā)出了對越、日、美等方切莫踐踏中國南海的主權(quán)的嚴正警告,清楚地表明中方對其無理挑釁的可能反應(yīng),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由上述例證不難看出,觀點句是軍事新聞評論體裁的基本單位。它主要由觀點持有者、被評價對象、態(tài)度性詞匯和觀點標記詞等要素構(gòu)成。態(tài)度性詞匯是快速識別觀點句的顯性標志。觀點標記詞則是快速識別觀點類型的顯性標記。但是有些觀點類別的觀點標記詞本身也是態(tài)度性詞匯,如評論類觀點,而有些觀點類別的觀點標記詞是非態(tài)度性詞匯,但常與態(tài)度性詞匯同現(xiàn),如立場類、建議類觀點。關(guān)于各種觀點類型的觀點標記詞示例,參見表1。
表1 不同觀點類型的觀點標記詞
基于CMNC語料庫中不同類型觀點的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xiàn)各種觀點類型的分布呈現(xiàn)明顯的不平衡性,其中立場類觀點所占比重最大,評論類觀點和闡明類觀點次之,其他類型觀點所占比重相對最少。關(guān)于CMNC語料庫各觀點類型的具體分布情況,參見圖2所示。
圖2 CMNC語料庫各觀點類型的分布特點
圖2表明,評論者多傾向于借助闡明類觀點透析被評價主體/事件/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目的、性質(zhì)、特點、原因、后果、意義、方法、不足等內(nèi)容,并借助大量消極類評論觀點嚴正批評南海問題聲索國以及美、日等域外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諸多無理舉動,同時立場鮮明地表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一貫立場(即,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領(lǐng)土、主權(quán)不可動搖;中國愿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中國會對菲、越等國的無理取鬧予以堅決回擊;中國不會接受域外國家各種方式的挑釁等),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南海問題的切實解決提出各種可行性建議,最后或有理有節(jié)地呼吁南海各方理性地對待南海問題,或?qū)Ψ?、越、美、日等方發(fā)出嚴正警告,警告他們勿對南海問題過度挑釁,或?qū)δ虾栴}的和平解決提出希望。這充分說明軍事新聞評論的觀點表達是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觀點句在整篇評論中具有彌散性,各種觀點類型的綜合運用有利于更加充分、邏輯地建構(gòu)起觀點的整體語義網(wǎng)格。
另外,筆者還發(fā)現(xiàn)各種觀點子類的分布也呈現(xiàn)不平衡性。首先在闡明類觀點中,評論者重在借助現(xiàn)實類、目的類、性質(zhì)/特點類觀點表明其對南海所處復(fù)雜現(xiàn)實、個別國家介入南海的目的性質(zhì)和特點的看法,以揭示南海問題一些域外國家企圖趁機侵占南海的政治野心,使其險惡目的曝光于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的視線中,同時為國際社會和公眾提供事實真相,為其做出真正獨立、客觀和理性的判斷提供客觀必要的參考,不再受到有些媒體的刻意誤導。關(guān)于CMNC語料庫闡明類觀點子類的具體分布,參見圖3。
圖3 CMNC語料庫闡明類觀點的分布特點
其次,評論類觀點中批評類觀點多于贊揚類觀點,這符合評論語篇思辨的特質(zhì)。批評類觀點主要用于揭示個別國家完全無視南海的歷史和現(xiàn)實,惡意擾亂南海地區(qū)和平與安全的“良苦”用心。贊揚類觀點主要用于表明中國在處理南海國際事務(wù)過程中的“耐心”和“胸懷”,以及中美兩軍在建構(gòu)中美“新型”大國關(guān)系和軍事關(guān)系方面所作出的“積極”努力。關(guān)于CMNC語料庫評論類觀點子類的分布情況,可參見圖4所示。
此外,筆者發(fā)現(xiàn)評論者主要借助作者類立場類觀點表明其對南海相關(guān)問題的個人解讀。有些評論文章還會借助中方立場類觀點向世界發(fā)聲。這種自言和他言相結(jié)合的形式大大提升了評論的可信度,能夠更加有效地協(xié)助受眾從中國的南海政策層面解讀出“中國南海主權(quán)神圣不可侵犯”的國家立場,贏得更多來自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關(guān)于CMNC語料立場類觀點的分布情況參見圖5所示。
圖4 CMNC語料庫評論類觀點的分布特點 圖5 CMNC語料庫立場類觀點的分布特點
本文通過對中國主流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欄目中有關(guān)南海問題新聞評論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發(fā)現(xiàn):首先,觀點在評論語篇中的分布具有彌散性的特點;其次,各觀點類型的分布呈現(xiàn)不平衡性,主要以闡述類、評論類和立場類觀點類型為主導,評論者主要借助作者類立場類觀點表明其對南海問題的個人解讀,還會借助中方立場類觀點向世界發(fā)聲,協(xié)助受眾從中國的南海政策層面解讀“中國南海主權(quán)神圣不可侵犯”的國家立場;最后,不同觀點類型選擇上的差異性主要受制于各觀點類型修辭功能上的差異性,且不同觀點類型的組合模式的選擇和運用主要受制于所議議題和評論者評價策略等因素的制約。該研究可為相關(guān)問題軍事新聞評論的觀點寫作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增強我國南海問題傳播的實效性,獲得更多國家、民眾對南海主權(quán)歸屬和我國立場的了解,尋求更多國際輿論的理解和支持,和平解決南海爭端。
AnAnalysisofOpinionsintheMilitaryNewsCommentariesoftheSouthChinaSeaIssue:WiththeMilitaryNewsCommentariesofSouthChinaSeaIssueintheWanghailouColumnastheExample
CUI Xiao-l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Type diver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ve dispersion are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opinion expressions in the military news commentar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Types of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heir subtypes display an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in the commentary discourse, and the types of standpoint, comment and explanation are the dominant. The choice of types of different opinions and combination model of their subtypes are mainly subject to the topics for discussion, the rhetorical function of opinion types and the evaluation strategies of commentators. This study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pinions on the related issues in China’s mainstream media, which will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seminati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seeking more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of world opinion while effectively promoting China’s power of discours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South China Sea issue; military news commentary; opinion type; pinion construction
H 13
A
1004-1710(2017)06-0007-09
2017-06-3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4YJA740006);北京郵電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6JY16)
崔曉玲(1972-),女,黑龍江伊春人,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媒體研究、體裁研究和功能語言學等研究。
嚴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