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種重點,新課標對此也明確了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須要更加重視閱讀教學的開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推薦優(yōu)秀的課外書籍,從而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實現(xiàn)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培養(yǎng) 重要性 策略
良好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是對于語文教學的目標,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是小學教學過程中的任務。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閱讀放在重要位置,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閱讀方法上加以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一、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新課標提出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讀書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獲得思想啟迪,全面增強學生們的語文素質,有利于今后學習、生活的發(fā)展。閱讀是學生具有個性化的行為,應該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情感活動之中,讓閱讀走進學生的心靈,讓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去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感受到閱讀的美好。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閱讀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學習內容;其次,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思考水平和寫作能力、寫作技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影響著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質量問題,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1)激發(fā)閱讀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
對閱讀產生興趣就會把讀書當作一件樂事,覺得讀書很有意思,越讀越感興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心底里對閱讀有主動的需求。因此,老師應該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愉快的閱讀,并樂于接受閱讀所帶來的語文知識。如學習《爬山虎的腳》一課時,老師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課前預測,讓學生們思考“爬山虎有幾只腳呢?它們長得是什么樣子呢?并且猜測課文會怎樣描寫呢?”讓學生帶著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這樣就很好的吸引了學生興趣,刺激了感官細胞,使學生樂于去讀文章。通過閱讀之后回答老師提的問題,并討論自己對于問題的看法,整堂課在輕松地氛圍中度過,使學生愉悅的接受知識,而且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2)注意閱讀方法指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老師有目的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讀懂文章。所以說,理解一篇文章光讀一遍是不行的,首先要默讀一遍,對于文章有個簡單的了解,然后再去精讀,熟悉整個文章,最后帶著問題去讀,邊讀邊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如學習《看雪》這一課,可以在講課之前提一個問題:“文中的雪和現(xiàn)實生活中雪有什么不一樣?文中想表達什么中心思想?”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三遍文章,前兩遍熟悉整篇文章,最后把問題帶入文章中去讀,讀完之后,對于問題會有一個更深的見解,并分別談談自己對于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回答出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這樣有序的指導學生閱讀文章,不僅使學生能夠明了文章中的的內容,還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多讀多寫多思考,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對于學生閱讀效果非常的重要,如果沒有好的閱讀習慣,那么閱讀就是沒有效果的。一個好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從多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其一要養(yǎng)成專心的習慣,閱讀的過程中不能三心二意,邊讀邊聊天,閱讀要有計劃、有安排;其二要養(yǎng)成多讀的習慣,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才能記憶深刻,經久不忘,廣泛讀書才能增長見識;其三閱讀要帶有疑問,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不懂就問”的習慣,帶著疑問閱讀文章并找出答案,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其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筆習慣,可以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日后勤翻閱,有助于積累寫作素材。小學是培養(yǎng)練好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好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閱讀、拓展文學知識,陶冶情操;能夠增強語感,提高分析、鑒賞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4)推薦優(yōu)秀書籍,拓展課外閱讀
語文課外書目的閱讀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補充課內教材知識面的不足,豐富和深化教材內容。教師指導學生有效增加課外閱讀物,彌補了閱讀教學中的不組織粗,拓寬學生視野,獲取更加全面的知識內容,進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如何鑒別好書和壞書的標準,多閱讀積極向上、文學價值的書籍,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選取,如少兒科普、世界地理、十萬個為什么、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等。要求學生在獨立閱讀的同時,將優(yōu)美語句,名人名言,故事道理記錄下來,一步步積累閱讀知識量,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總之,大量的閱讀能夠讓學生感知豐厚的語言感情材料,能夠提升自身素質和提高人的能力,從整體上增強語文素養(yǎng)。小學語文需要對于課上的語文教學重視起來,明確閱讀能力的作用,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要抓好課外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把閱讀堅持養(yǎng)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樂于沉浸于書香氛圍之中。
參考文獻
[1]李志格.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參考,2014(10):52-53.
[2]肖培卿 .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05):40.
[3]岳秋景 . 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14):148-149.
[4]王粟民 . 小學語文教學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0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