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還長著呢,我們還有時間做出我們的選擇。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帷幕落下,攜4座金球獎、獲7項奧斯卡提名的大熱門電影《三塊廣告牌》末了還是折戟,但這并不影響觀眾對它的喜愛。惜敗最佳影片的《三塊廣告牌》,在中國的口碑竟比《水形物語》要高,對于奧斯卡的選擇,中國觀眾顯然并不買賬。
由著名導演馬丁·麥克唐納自編自導的電影《三塊廣告牌》,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用一句話就能夠說完:一個母親憤怒地租下路邊的三塊廣告牌,為了給被奸殺的女兒討一個說法。
一個雜貨店的女店員(受害者的母親海耶斯夫人),經(jīng)歷了女兒慘遭奸殺的慘痛,幾個月過去,還沒有找到兇手。她一氣之下,出錢租下三塊廣告牌。三個廣告牌上分別寫著醒目的標語:“愛女遭強奸致死”;“兇手至今逍遙法外”;以及“這是為什么,威洛比局長?”
這哪里是廣告,分明是得理不饒人,對警察隔空喊話。
果然不出所料,三句話,在平靜的小鎮(zhèn)引起了軒然大波。媒體記者過來采訪她。威洛比局長顏面盡失,找她談條件。
乍看之下,完全像是一則三流小報的社會新聞。你以為接下來會這樣,結果呢?大感意外。你以為生活平淡無奇,結果呢?平靜的水面下波濤洶涌、憤怒澎湃。
從生活中提煉的戲,看上去卻比生活更像生活。這是高手,真正的高手。頂尖高超的戲劇手法,就像武林高手那樣,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飛花落葉都能傷人。越是平淡無奇,越是暗藏機關,最考驗人性的善惡與復雜。
電影編劇頓河評價《三塊廣告牌》時這樣說:“有這樣一類電影,它們悄悄的把人物放在了故事的前面,到最后觀眾關心人物命運遠多過于事件的解決。與人物建立起的深刻共鳴,是故事走進觀眾內心的真正結點?!度龎K廣告牌》就是這樣的電影?!保ㄒ?018年3月13日《文匯報》)
導演馬丁·麥克唐納透露,《三塊廣告牌》的故事雛形誕生于17年前:“早在17年前,我坐在大巴上看見了兩塊形式上別無二致的廣告牌,植根在我腦海中,不禁想象什么人會弄這些廣告牌,當我眼前浮現(xiàn)出一個母親的形象,這個故事就呼之欲出了”。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中國的古訓對海耶斯夫人完全沒用。整個電影講的就是抱怨,受害者的母親懟天懟地,不惜與全世界作對。對海耶斯夫人來說,“存在就是我的敵人”。她抱怨警方辦案不力,警方抱怨海耶斯夫人不給面子、醉翁之意不在酒。
抱怨發(fā)展成對峙,對峙演變成憤怒。海耶斯夫人“無理”取鬧,怒燒警局。警察憤怒打人。至此,矛盾已經(jīng)無法化解了。
海耶斯夫人要將一個人的頭疼,擴展到讓整個小鎮(zhèn)的警察頭疼。
海耶斯夫人太出戲了,她整天發(fā)怒,悶怒、郁怒、大怒。從咱們中國古代文化來看,她的肝火旺,肝膽系統(tǒng)出了問題。中醫(yī)上說的“中風”也是屬于肝系統(tǒng)問題。她整天不開心,繃著臉,好像全世界都欠她似的,煩。別理我,煩著呢。
你看那個“煩”字,左邊一個“火”,右邊一個“頁”。“頁”就是頭,火上了頭,說明她的腎有問題,生殖系統(tǒng)有問題。因為,“煩”傷腎。進而,影響到肝胃。她的肝胃已經(jīng)不和了。
不得不說,飾演海耶斯夫人的那個演員,演得太好了,她就從來沒笑過。她的打扮也非常幽默,頭上永遠系著一塊紅布條,仿佛隨時隨地準備著和世界戰(zhàn)斗!不由想起《木蘭辭》中的兩句話“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zhàn)士們的鎧甲?;咎m一身男子“鐵衣”戎裝,感覺充滿了戰(zhàn)斗的能量。
和耶斯夫人不同的是,花木蘭回歸故里,立刻還原女兒性情,“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而海耶斯夫人,你見過她女兒性情的一面么?她整天兩手握拳,保持戰(zhàn)斗的姿態(tài)。也許,只有到死,才不得不“撒手而去”吧。生命就是一個握拳和撒手的過程:人生下來時兩手握拳,死后才兩手攤開。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讓她改掉這些毛病,談何容易。事實上,她的經(jīng)絡不通了,整個人自然也就不痛快了?;蛟S,需要吃藥了。
國醫(yī)大師顏德馨有個“鎮(zhèn)肝息風湯”,或許適合海耶斯夫人。這個方及下面兩個方,《中老年時報》曾經(jīng)公開過,組成:懷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龍骨15克,生牡蠣15克,生龜板15克,生杭芍15克,玄參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麥芽9克,茵陳6克,甘草4.5克。其功效為:鎮(zhèn)肝息風,滋陰潛陽。適應證:肝腎陰虧,肝陽上亢所致肝風內動之中風、頭痛、眩暈等。癥見目脹耳鳴,腦部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等。
或者,顏德馨的川芎茶調散,也可以考慮。組成:川芎9克,荊芥9克,白芷6克,羌活6克,甘草6克,細辛6克,防風4.5克,薄荷9克。功效:疏散風邪,活血止痛。適應證:本方以治療邪風淤濁之頭痛為主。外感頭痛以頭痛、鼻塞、脈浮緊為辨證要點;內傷頭痛以頭痛纏綿日久,位置固定,以刺痛為主,舌質暗,有淤點淤斑,脈澀為辨證要點。
亦或者,國醫(yī)大師顏正華的“治肝胃不和方”也可以考慮。組成:丹參30克,茯苓30克,炒酸棗仁18克,炒白芍18克,甘草6克,香附10克,紫蘇梗10克,陳皮10克,烏藥6克,生黃芪15克,佛手6克,海螵蛸(先下)30克。功效:活血行氣,益氣健脾,制酸止痛。適應證:肝胃不和,胃脹痛,反酸,十二指腸潰瘍,呃逆。癥見胃脹痛,心悸,心煩易急,口干,睡眠差,舌紅,少苔。(注:本文所載驗方,不能代替醫(yī)生診療,使用時應經(jīng)醫(yī)生指導。下同)
中醫(yī)講,肝藏血,脾統(tǒng)血。腎主骨,骨生髓,髓生血。造血是在骨髓系統(tǒng),骨髓是由腎所主的,而腎什么時候工作呢?在冬季?,F(xiàn)代很多人不喜歡冬季,怕冷。到了冬季怎么辦呢?躲開,找沒有冬季的地方,比如,到三亞過冬。可冬季恰恰就是腎工作的時間,這點需要提醒。
一年有冬季,一天也有冬季。一天的冬季是在什么時間段呢?在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所以,這個時段里一定要睡覺,睡覺了,腎就能夠主骨、生髓、生血,陽氣就能夠得到可持續(xù)的補給??墒?,你看海耶斯夫人,她三更半夜還在鬧,說明她的氣血也亂了。所以,她的身體走向一個惡性循環(huán),越不順,越抱怨;越抱怨,就越不順。你看世界不順眼,世界就對你翻白眼。
誰是奸殺她女兒的兇手呢?似乎對電影的故事來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海耶斯夫人的抱怨,不屈不撓地抱怨。她的抱怨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呢?發(fā)展到腳踢學童、火燒警察局。這可正應了那句話:“憤怒只會帶來更憤怒”。
自由是有邊界的。海耶斯夫人有抱怨的自由,但火燒警察局,越界了,涉嫌違法了。情緒失控了。那么,誰偷走了她的女人味呢?是她的前夫?是歲月?是現(xiàn)實還是時代?不知道。
想起最近看的一篇短篇小說《偷孩子的童年算偷嗎?》(見《小說月報》2018年第3期,作者:古宇)。
小說的開頭是這樣寫的:“這是我爸?!碧菩〗鹬钢麖陌俣人殉龅囊粭l信息對尚曉榮說,“現(xiàn)在正在監(jiān)獄呢,他是上市公司老總,原來判的是無期,后來又改了,我十八歲他就能出獄了?!?/p>
唐小金口氣輕松,尚曉榮以為他在開玩笑。
“沒。我沒開玩笑。”
尚曉榮看看百度上的照片說:“你和你爸挺像的?!?/p>
“他被抓起來之前給了我和我媽一張黑卡,我們想刷多少錢都行?!?/p>
“怨不得你那么土豪?!?/p>
唐小金入學后迅速成為全校聞名的土豪。相傳為買一塊蛋糕,唐小金先從左褲兜掏一把百元大鈔,一邊數(shù)著一邊說:“花哪張好呢?”然后把錢揣回去,又從右兜里掏出一沓五十的數(shù)著:“花哪張好呢?”最后,從上衣兜里掏出一沓十塊的,抽出一張,說:“還是花這張吧?!?/p>
唐小金的另一樁逸事是花百元大鈔雇高年級的學生做他的保鏢,課間一直跟在他身后。高年級的那幾個男生那陣子見到唐小金就說:“嘿,給張一百的。”大多數(shù)時候,唐小金都會給他們,直給到大男孩們都不好意思了。
尚曉榮和唐小金一樣,交了不菲的贊助費進了這個神一樣的中學上初中。聽聞許多唐小金的土豪逸事以后,尚曉榮對錢有了概念,于是他問尚崢嶸:“爸,咱們家是窮人吧?”
尚曉榮記得他爸的回答是:精神富有也是富有吧。老爸帶你讀書、看紀錄片、旅行,你也算精神上的富二代了哈。有一種窮叫窮得只剩下錢,像你們學校的那些土豪。
其實尚曉榮并不討厭土豪唐小金,覺得他除了有錢沒什么別的毛病。
“你爸是啥情況?”唐小金問尚曉榮。
“我媽跟我爸離婚了。我媽告訴我爸時,我就在門外面,我爸一點也不比我早知道他被甩了?!?/p>
“天啊,心都碎成渣兒了。嘿嘿,不得不承認,聽到這個我心情好多了。嘿嘿嘿,告訴你,我媽說女的要想離婚百分之二百能離成?!?/p>
“嗯,我爸特干脆,凈身出戶,把我也留給我媽了?!?/p>
“你爸用心險惡?。 ?/p>
“不過我媽說是她主動要的我,我奶奶特開明,說這事當媽的說了算,他們誰都沒想到我媽第二年就生了我弟。她懷孕那會兒,我覺得特丟人,走路都離她遠遠的?!?/p>
“你媽可真有本事。”
“屁!”尚曉榮被自己脫口而出的話嚇了一跳,這完全有損于一個陽光男孩的形象,他媽白如飛精心塑造了這個形象,過去她跟朋友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我兒子特陽光”。尚曉榮每次聽到都會下意識地配合著露出灑滿陽光的微笑?,F(xiàn)如今尚曉榮變成了白如飛嘴里的“我大兒子”,他還習慣性地保持著一個陽光男孩的形象。不過,今天一個“屁”字之后,尚曉榮感覺到久違的痛快,簡直是在快意裸奔。
說實話,看到這里,我覺得自卑感增加了。原本以為我還能當個小學老師啥的,看了這篇小說,我覺得,這樣的孩子,人家什么都知道。我甘拜下風,教不了。他們教我還差不多。“鄙嗇之極,必生奢男;厚德之至,定產(chǎn)佳兒”。這樣的古訓值得深思啊。我只得以“這是小說”為理由逃避進一步的思考。
另外一個感覺,就是現(xiàn)在的離婚、再婚,在孩子看來,似乎已經(jīng)很尋常了。
接下來,我再引用小說《偷孩子的童年算偷嗎?》中的一段關于孩子“沒人管的自由”問題:唐小金說著說著就哭了,他從沒有跟旁人提起過他那個混亂的家。他媽媽是他爸的第二個老婆,他還有個姐姐,是他爸的大老婆生的。他爸為跟他媽結婚和大老婆離婚,生了他這個兒子。后來他爸又愛上女秘書,又和他媽離婚跟女秘書結婚,生了個女兒。三個老婆為他爸在誰家多吃了一頓飯老打架,打到他爸急了,買了一個大豪宅,把三個老婆接到一起,三家一起吃飯,誰家也不多誰家也不少,沒想到這樣打得更厲害,又各自分開。一直到他爸被抓,大家才消停下來。這種有錢人的煩惱沒人同情。唐小金的姐姐是她媽眼里的乖乖女,卻背著她媽逛夜店、開房。他的妹妹每天啃手指頭,指甲都被啃光了,她媽給抹上黃連都不管用。唐小金他媽每天打麻將,給了他花不完的錢和沒人管的自由,唐小金自由到好像獨自在大海里游泳,在一望無際的荒原上走路,完全不知道邊界在哪兒,終日惶恐不安,還要裝作沒事人似的。當他拿了別人的手機,被邁克老師攔截,唐小金一下子撞到邊界。被邁克帶到輔導教室,唐小金忽然感到自己似乎安全了。
我想,大家看了上述文字之后,會有自己的理解。我想說的就是,你想傷害一個孩子,有多種辦法,其中之一就是:給他花不完的錢和沒人管的自由。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徹底喪失奮斗精神。就像新聞報道中所說的那個北京小學生,老師批評他不好好學習,他理直氣壯、義正詞嚴地懟老師:我家有10多套房子,不上學也有花不完的錢,為什么還要讀書?
中國的古訓說得好:爽口食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生殃。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
自由是有邊界的。我說一個真實的故事:貴州一個“90后”的小伙,初中畢業(yè)后去一個地方打工,偶遇一個接骨高人,學了手藝;回到家鄉(xiāng)的小鎮(zhèn)上開了一家小藥店;然后娶妻生子,日子勉強過得去,雖然沒多少閑錢,但還比較自由、悠閑。后來,這位小伙為當?shù)匾还簿珠L的親戚看好了病。局長為答謝他,為他引薦了一個房地產(chǎn)老板。這個老板看中他手中的接骨秘方,覺得有錢可賺。于是為他引薦當?shù)匾恢扑帍S的老總。老總覺得這個藥有開發(fā)價值,花了上千萬買斷他的秘方,他也從此成了該制藥廠的員工。一夜之間,他華麗轉身,買了豪車,在大城市買了房,成了有錢人,但也失去了原本開小店時候的自由與悠閑。朝九晚五,他得按規(guī)定打卡上班、下班。他從前是沒有錢,但有時間;現(xiàn)在是有錢了,但沒有時間。
我拿這個例子,問過兩個“80后”。一個大企業(yè)的員工,有錢卻沒自由;一個是小店店主,沒多少錢,但自由。換了你,你會選擇哪一種生活?他們倆均表示,人生還是經(jīng)歷一下,哪怕失敗了,最后歸零。
說回海耶斯夫人,老公和她離婚了,女兒被殺了,她一個人,徹底自由了。但她已經(jīng)受不了這種所謂的“自由”。與其說這是自由,不如說是孤獨。她抱怨一切,找各種事,給自己不自由。她以一己之力挑戰(zhàn)當?shù)匦℃?zhèn)的警方,把警長逼到自殺。她自己舒服了嗎?幸福了嗎?
自由是有邊界的,抱怨也一樣有。只是,她停不下來。
雙方都抱怨,針鋒相對、互不認輸。
故事展開,女主角和警察彼此仇視,對抗愈演愈烈。
佳人傅粉,誰識白刃當前;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后。因為抱怨,因為憤怒,大家都失去了理性,原本以為燒廣告牌的是警長下屬迪克森,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海耶斯夫人的前夫。
廣告商大約受到了警方的壓力,對海耶斯夫人說,按照合同,你其實沒有付第一個月的廣告牌租金,只是付了押金,如果想繼續(xù)租廣告牌,就得另外付款。
不管是不是刁難,海耶斯夫人事實上已經(jīng)沒有錢付下個月廣告費了。正在她為難時,一個小男孩給她送來了一筆錢,恰好夠付一個月的廣告牌租金。
后來才知道,替她付一個月廣告牌租金的人,竟然是威洛比局長。
局長威洛比說自己得了胰腺癌,活不長了。
海耶斯夫人不為所動,就是不撤廣告牌。
“攀籠厭局促,野性哪能馴”。女主角不為所動,絕不服軟,不但沒有撤下廣告牌,反而更強硬地堅持租下去。
審訊室中威洛比突然病發(fā),將血噴到了女主角臉上。終于,局長不堪折磨,又不愿拖累家人,選擇了吞彈自殺。還特意在頭上罩了個袋子,上面幽默地寫著:“別打開,電話伙計們就好?!?/p>
威洛比局長自殺后,留下三封遺囑,三封遺書充滿理解、愛、同情、悲憫。遺囑中不僅寬恕了海耶斯夫人、鼓勵了下屬迪克森,而且不給自己的家庭添加任何的麻煩,是個真正的男子漢。
遺囑中,還特意交代:自己出錢,幫海耶斯夫人租一個月的廣告牌??吹竭@里,觀眾才明白,威洛比是個好警察,好丈夫,也是個好父親。
威洛比原來是個暖男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海耶斯夫人依然堅持和“一個死人”戰(zhàn)斗到底,“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將抱怨進行到底。
威洛比的下屬迪克森受不了了,失控打人,丟了警察工作。
但局長的遺書鼓勵了他,正義感被喚醒,浴火重生。他費盡心機,收集證據(jù),似乎發(fā)現(xiàn)了疑案的真兇。
一沙一世界。小鎮(zhèn)也是一個小社會。整個故事,看上去異常堅硬,卻又不失溫情;看上去對峙激烈,卻又暗藏人性溫情。
就說海耶斯夫人吧,她簡單粗暴,抽煙,滿口臟話,外形粗糙,不修邊幅,充滿抱怨和戾氣,對周圍的人都不友好,但在她去登廣告時,看到窗臺一只甲蟲翻不了身,她用手輕輕幫了它。所以說,電影里面,沒有一個人是絕對的好人,也沒有一個人是絕對的壞人。女兒被奸殺后,憤怒的母親責難當?shù)鼐?,然而,被責難的警察也有苦衷。
故事中的人物充滿矛盾,有冰冷的一面,也是熱血的另一面。有沖突,也有和解。善與惡、受害與加害的邊界模糊了。
結尾不是大團圓,而是沒有結尾——充滿懸念。真兇雖然沒有找到,女主角海耶斯夫人和迪克森似乎找到了一條出口:既然滿腔的怨氣沒有地方發(fā)泄,那就發(fā)泄到應該發(fā)泄的地方:兩個人聯(lián)手,懲罰那個兇手。
他們達成了某種諒解,離開了這個小鎮(zhèn),似乎要去復仇。
兩個人有段對話:
海耶斯:迪克森,你確定我們要這樣做?
迪克森:殺了那個人?不是很確定,你呢?
海耶斯:我也不確定,我覺得我們可以在路上再決定。
這個結尾的言外之意就是說:路還長著呢,我們還有時間做出我們的選擇。
2.愛一個遠方的人,要比愛一個身邊的人容易得多。
在電影《三塊廣告牌》中,女主角海耶斯夫人家庭遭遇了極大的不幸,女兒被奸殺,兇手還沒找到。她自己的婚姻也不幸福,和前夫離婚后,自己一直單身,前夫找了個很年輕的女朋友。
她除了抱怨,似乎一無所有。懟天懟地最多是令人反感,但是,怒燒警局可是犯法了。幸好,“小矮人”救了她,使她免于坐牢。
“小矮人”要請她吃飯,她沒有理由拒絕。但她聲明,約會吃飯可以,上床不行。
一起吃飯的時候,冤家路窄,偏偏遇到前夫和他的小女友。
電影中并沒有交代海耶斯因為什么和她的丈夫離婚,但她那“懟”天“懟”地的性格,估計丈夫也受不了。夫妻關系肯定不和諧,吵架、埋怨、猜忌,是免不了的。
中國哲學講,男人為陽,女人為陰??鬃又v:“陰陽之道,發(fā)端乎夫婦”。中醫(yī)講:“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夫婦到了相互怨恨的地步,陰陽自然不和了,家庭關系還能和諧嗎?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海耶斯夫人播種的是抱怨,收獲的也不可能是友好?!皟扇俗允?,不反目稽唇不止”。前夫顯然瞧不起她,嘲笑她的新男友——“小矮人”。她也惟恐周圍人知道她的男朋友是“小矮人”。一遍遍地解釋:我和他,只是一起吃飯而已。其實,越描越黑。誰也不傻。誰也別想欺騙誰。
“小矮人”不屑地對她說,你竟然瞧不起我?一個離婚女人,和全世界為敵,居然還有優(yōu)越感?
差點說,你就是另類的祥林嫂了。
原來,海耶斯看不起“小矮人”,實際上,“小矮人”更看不起她??磥恚砩铣錆M怨氣的海耶斯,連個聊天的朋友都沒有。
也許,婚姻中不幸的女人,多少都帶點怨氣的吧。這讓我想起剛看的日本電影《生在幼子》。
日本電影編劇領軍人物荒井晴彥,根據(jù)作家重松清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生在幼子》,講的是離異的男主人公(信)和帶著兩個女兒的離婚女子(奈苗)組成了新的家庭,因為幼子即將出生,一石激起千層浪,平靜的生活被打破,到最后壁壘消弭,一家喜迎幼子。
隨著日本離婚率的提高,人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從離婚到單身與單親家庭,已開始轉移到家庭新組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該如何處理再婚者之間的婚姻?如何讓兩個原本不相關的家庭進行融合?如何解決之前婚姻的遺留問題?各種家庭現(xiàn)實問題集中在一起,看上去是描寫日本社會,對我們當下的生活也頗有啟發(fā)。
荒井曾經(jīng)對媒體談到過改編的源起:“原作里,主人公下班在電車里用耳機聽詹姆士·泰勒的《你的朋友》,歌詞是這樣的:只要你呼喚我的名,我將無時無刻地奔往你所在之地,無論春夏秋冬。那會兒,我的女兒剛好小學六年級,快上中學了,與我近乎分居狀態(tài),我們能否也成為朋友般的父女呢?這讓我迫切地想把這部小說寫成本子拍成電影?!?/p>
日企文化是一種搏殺文化,競爭比較殘酷。《生在幼子》主人公信,一點也不像油膩中年男,而是很拼,在這種搏殺文化中求生存。明明很努力了,面對更努力的人,他還是被降級、貶到倉庫工作。你看他每天上班的節(jié)奏,多忙啊。一直在趕時間。
記不清誰說的一句話:“農(nóng)耕是文化之母,都市是文明之母”。很有道理。你看,每到春節(jié),媒體都會討論年味,話題總離不開“從前過年如何如何熱鬧,如今年味淡了”。這樣的討論其實很膚淺,淡的又何止年味?地方戲淡了沒有?剪紙淡了沒有?年畫淡了沒有?吃餃子的味道淡了沒有?但凡和人情世故扯上點關系的,哪一樣沒有淡?人情淡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淡了,這才是根本。時代不同,農(nóng)耕時代大家錢雖然不多,但是互助友愛、人情世故,比都市文明時代濃多了,根本沒法比。現(xiàn)在人哪一個不是匆匆,再匆匆,匆匆回老家,匆匆趕回來上班,匆匆吃飯,匆匆訪友,忙得連顧影自憐的時間都沒有。哪里還有閑情去忙活臘八粥、糖瓜粘、炸豆腐、殺公雞呢?
犒勞自己都沒有時間,一年忙到頭??炝?,還要再快,據(jù)說現(xiàn)在連地球自轉的速度都加快了。忙得啊,都沒有時間生病。
說回《生在幼子》主人公信。工作上,他的運氣可以用“喪”來形容。家庭中,現(xiàn)任妻子懷孕了;繼女薰正處在叛逆期,死作,覺得自己“多余”,而且提出要求“我要見我親爸”;前任妻子告訴他自己的現(xiàn)任丈夫患了絕癥,活不久了;信心亂如麻,對現(xiàn)任妻子發(fā)脾氣“要不打掉孩子,干脆解散”;小小的惠理子還不知道自己是繼女,天真地追問信的親生女“你怎么會和我爸爸在一起?”
眼看著家庭出現(xiàn)裂痕,大有走向分崩離析的趨向。
德蕾莎修女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大意):愛一個遠方的人,要比愛一個身邊的人容易得多。是啊,人性是復雜的,生活中有的人更看重為什么,有的人更看重感覺怎么樣,大家其實都累。重組家庭尤其累,因為大家本無血緣親情。讓一個人從容地去愛一個沒有血緣的家人,真的挺不容易的。有時候,你必須克制、隱忍。那個男主人公信無論內心多么波瀾壯闊,做著一個分揀員的工作,也要穿得體體面面上班。不能簡單用一個“裝”字來形容。一個成年人,不是上有大小有小這么簡單,可能還有一個家庭要負擔。中年男女,誰的壓力都不小。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日前一個朋友曾經(jīng)給我講他家的故事,說他爺爺退休的時候,不過是個副科級,退休金每月4千多元,連個房子都沒有,就在外面租房住。但他今年去世的時候非常安詳,享年88歲。他生前沒錢沒房,只有一份退休金作為生活費。晚年,請了一個保姆,那個保姆和他在一起久了,日久生情,兩個人也沒結婚,就那么像夫妻一樣生活在一起。不是老伴,勝似老伴。因為沒有房子,沒有家產(chǎn),所以雙方家人也不干涉他們,只要他們高興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這個朋友的外公晚年可真慘。他外公退休的時候是處級,家里有兩三套房子。在當?shù)厮闶怯绣X人了。有兒有女,四個孩子。老伴去世之后,他一直想再找個老伴生活,但每次都遭到子女的反對,說丟人啦、不好看啦,其實,無非惦記老爺子的房產(chǎn)。他最后幾年,很孤獨,但無奈,沒有一個子女真正理解他。有房產(chǎn),反而成了他尋找幸福的羈絆。他自己到老都死死抓住遺囑,抓住房產(chǎn)證,他覺得這樣才是“有用”的人,才有“利用”價值,才能換來子女來看他,才有安全感。殊不知,這些東西反而讓他活得更加不輕松。
再婚的家庭組合中,有“無血緣的家人”,也有“有血緣的他人”,大家突然間生活在一個房子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方便說出來的尷尬,各自敏感而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和諧的假象。哎,婚姻制度設立的初衷,原本是為了擺脫孤獨的困境,想不到,沒有家的人孤獨,有家的人同樣感覺孤獨,這種孤獨甚至比一人的孤獨要強烈得多。
所以呀,我們無論對《三塊廣告牌》中的女主角海耶斯夫人也好,還是對《生在幼子》主人公信也好,只能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換位思考,否則,還能怎么辦呢?
3.良言一句三冬暖,話不投機六月寒。
“好訟之子,多數(shù)終兇;積善之家,必有馀慶”?!度龎K廣告牌》女主角海耶斯夫人為什么總有一股強大“怨氣”?為什么總是充滿抱怨?為什么總是如此偏執(zhí)?
也許,原因之一是她對女兒的死深感內疚。因為悲劇發(fā)生前,女兒找她借車,她拒絕了。女兒帶著怨氣離開家,并說了句氣話:“但愿我在外面被人強奸”。
海耶斯竟然生氣地以牙還牙:“希望你被奸殺。愿你心想事成”。
想不到這句詛咒,一語成讖。她外出的女兒果然被強奸,后被人殘忍地用汽油燒死,就在廣告牌這個地方。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她為自己說出的話,后悔莫及。內疚纏繞著她,她發(fā)誓要找到兇手,除了伸張正義,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消弭負罪感,為自己贖罪。她用廣告牌逼迫局長破案,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內疚找一個贖罪的出口,否則自己一定崩潰——只等一個時間點了。她可不會像咱們中國古訓所說的那樣:“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變大”。
還是我們中國的老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話不投機六月寒。做事要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于子孫。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多積點口德,那些詛咒人的話,千萬不要亂說。隱惡揚善,謹行慎言。否則,后悔莫及。
《黃帝內經(jīng)》中說:“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
“風寒暑濕燥火”之外,還有個說法:“百病生于氣也”。
“氣”是什么?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情志。怨氣也是“氣”啊。
怨氣多了會怎么樣呢?會發(fā)脾氣,會發(fā)怒?!芭瓌t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思恐”。中國哲學講的是宇宙全息理論,人和天地是一個整體,人的情志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天地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的一個反映。情志太過不好,情志不及,也不健康。
民國時期有個叫王鳳儀的東北老人,1937年去世。他認為,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不健康造成的。歸納起來大概有五點:第一是怨,總是抱怨;第二是恨;第三是惱;第四是怒;第五是煩。
按照王鳳儀的理論,對照一下,《三塊廣告牌》里的海耶斯夫人是不是全占了?陰陽不協(xié)調,五行不相合。
海耶斯夫人偏執(zhí),讓我想起歷史上那個硬脖子“強項令”的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后漢書·酷吏傳》的記載,后來選入初中語文教材。原文如下: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筇卣鳛槁尻柫睢r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钡墼唬骸坝窝??”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奔匆灶^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币螂贰皬婍椓畛?!”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京師號為“臥虎”。歌之曰“枹鼓不鳴董少平?!?/p>
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詔遣使者臨視,唯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shù)斛,敝車一乘。帝傷之,曰:“董宣廉潔,死乃知之?!币孕麌L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
這個故事用今天的話來說,大意是:洛陽縣令董宣,字少平,陳留郡圉地人?!髞肀惶乩髡贋槁尻柨h令。話說,有一天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豢養(yǎng)的家奴,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殺人,犯事后藏身在公主家,官吏不敢到公主家抓人。洛陽令董宣秉性正直,一直等待機會。終于等到公主出門,這個家奴恰好陪乘。董宣就在夏門外的萬壽亭候著,不顧湖陽公主的盛勢,攔下公主的車,一條條數(shù)落公主的過失,然后,把那個犯法的家奴按律處死了。公主一看,你小子,什么人啊,我的家奴你也敢殺?公主憤然到宮里,向光武帝告狀。
光武帝大怒,召來董宣,責備他沖撞公主,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頭說,愿陛下容我說一句話。光武帝說:想說什么?董宣說:陛下圣德,中興漢朝,卻允許湖陽公主縱家奴殺人,陛下,天下人怎么看呢?我的話說完了,不用動手,我自殺。說完就用腦袋撞柱子,撞得血流滿面。
光武帝一看,臣子這么死,天下人怎么看我?不行,不能讓他死。就對董宣說,這樣吧,你向公主磕頭謝個罪吧。董宣不干。光武帝就讓太監(jiān)用手按其脖子,強迫他磕頭。董宣性格耿直,在得罪湖陽公主后拒不賠禮道歉,誓死捍衛(wèi)大漢法律尊嚴。他兩手撐地,強硬著脖子就是不低頭。
公主說:從前你做布衣的時候,不是也隱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也不敢搜捕嘛?,F(xiàn)在做了皇帝,難道連一個洛陽令都管不了么?光武帝笑著說:天子和平民不一樣。
光武帝見董宣始終硬著脖子,對董宣說:你的脖子可真硬?。∧阏媸莻€強項令。下令放了董宣,“因敕強項令出”,賞賜了他三十萬錢。從此,硬脖子董宣便有了“強項令”的美稱。
董宣性格耿直、剛直敢言、硬著脖子、挺直腰板、寧折不彎,哪里來的勇氣?擔任洛陽令時已經(jīng)69歲。一個69歲的洛陽令,竟然敢與湖陽公主甚至皇帝對抗?
原來呀,董宣仕途上的伯樂侯霸是光武帝的寵臣,名氣大,聲望也高。侯霸,字君房,河南郡密縣(今河南新密東南)人,一生經(jīng)歷西漢滅亡、王莽篡漢和東漢建立,“雖家財千金,卻不事家產(chǎn)”。在漢成帝劉驁在位時期,侯霸就擔任太子舍人。
光武帝時代,侯霸起初任尚書令,后來任大司徒。董宣就是侯霸舉薦的。據(jù)史料記載,董宣為官期間,為官有點蠻橫,執(zhí)法有些過激,因此被《后漢書》列入“酷吏列傳”。
但在東漢光武帝時期,董宣的“強項令”名號蓋過了“洛陽令”,可謂大名鼎鼎。曲劇《洛陽令》,是河南洛陽市民非常熟悉的經(jīng)典作品,它講述的正是“強項令”董宣不畏強權、懲治惡奴的故事。自1961年以來,該劇被傳唱了半個多世紀。
董宣當了五年洛陽縣令,七十四歲時,死在任上。光武帝派使者前往吊唁,“唯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shù)斛,敝車一乘”。劉秀聽后說:“董宣廉潔,死乃知之!”念董宣曾經(jīng)做過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員,便賞賜系印鈕的綠色絲帶,并按大夫的禮節(jié)安葬。
歷史上性格耿直、剛直敢言、硬著脖子、挺直腰板、寧折不彎的,除了董宣,還有一個人很有名,他就是魯迅的爺爺周介孚。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嗎?這其中可見世人的真面目。
魯迅家是怎么樣由“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呢?原來,他的爺爺周介孚因為行賄主考官被判“斬監(jiān)候”。周家一夜之間,由天上跌入地下。
周介孚,名致福,后改為福清。周介孚的智商很高,很會考試,29歲就中了舉人,33歲中進士,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人生得意到了極點。但周介孚的情商太低,耿介剛正,口無遮攔,人際關系處理不好,總是得罪人。33歲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后,周介孚入庶常館深造。按清朝慣例,三年結業(yè),名為散館,成績優(yōu)秀者被授以翰林院編修或檢討,居京留任。翰林院庶吉士,比今天的名校博士后牛多了,那可是皇上身邊的人。在科舉考試時代,那已是讀書人科考金字塔的塔尖。
但是,周介孚的為人處世方面的能力實在太差,散館之后,就碰了釘子,被外放到偏僻貧窮的江西金溪縣當了知縣。就一個小小知縣,他也沒當好。兩江總督沈葆楨對他的評價是“辦事顢頇而文理尚優(yōu)”,請旨“歸部改選教職”。
周介孚這個人,讀書多、閱歷少,學習好、社交差,就像《紅樓夢》里的賈雨村一樣,上任不久就因嘴巴不嚴、亂說話得罪領導,被撤職了。成了待業(yè)青年。在京城一待就是9年。
賈雨村命好,做了林黛玉的家教,有黛玉爸爸林如海的幫忙,攀上了賈家這個高枝,沒怎么花錢就在異地復職了。
相比之下,魯迅的爺爺周介孚就苦多了:待業(yè)9年,一沒賺到錢,二沒建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眼見復職無望,那個急呀。家里窮到快揭不開鍋了,能不急么?舍不了孩子套不著狼,咬牙借錢,打點上頭,這才到某部當上了處級干部。
好日子還沒多久,浙江紹興老家那邊就出事了——老母親去世了。那是1893年的除夕,周介孚匆忙回到老家。
家族里的人、周家的親戚等若干人來看望周介孚。說起周家的家族事業(yè),眾人皆嘆息,說家族不夠興旺,就出息你一個,咳!親戚中一年長者說,今年浙江鄉(xiāng)試主考官名叫殷如璋,是你的老同學。周家的族人、親戚集資一萬兩銀子,讓他幫忙打點。那時候賄賂官員,是要真金白銀的。要知道,從明英宗開始,白銀成了市場上的主幣,銅錢、紙幣降為輔幣,一直延續(xù)到清。銅錢不值錢啊,求人辦事,總不能推著一車銅錢吧?那多張揚啊。官員敢收么?一兩白銀重37.3克,是清朝時基本的貨幣單位,也是普通家庭一個月最基本的生活支出。
那么,一萬兩銀子是什么概念呢?將白銀換算人民幣,通常是以米價為中介。一兩白銀在乾隆時相當于267元。一萬兩銀子就是267萬!在清朝,一品文官的俸祿也不過白銀100多兩,九品文官不過白銀30多兩。當然,還有大米若干石。當時一些大學者到南京鐘山學院這樣的著名書院,去做“山長”(校長),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幾百兩銀子??梢?,周家的族人、親戚出手是頗大方的。為了能過鄉(xiāng)試,那是下了血本的。主考官若能成事,一夜之間就成了“腰纏萬貫”的土豪了。
為了家族的興旺,周介孚豁出去了,何況,他自己的兒子周用吉——也就是魯迅的爸爸,多少年一直是個落榜生,趁機也想讓自己的兒子混上個舉人,一舉改變周家命運。
周介孚修書一封,派自己家的仆人阿福在蘇州碼頭等候。阿福上了殷如璋的船,趕緊把信交上。殷如璋接了信,故意裝作沒事人一樣,隨手往茶幾上一放,就繼續(xù)淡定地陪蘇州知府以及副主考喝茶聊天。
阿福下船,走了好遠,又覺得不放心,惟恐有差池。猶豫來猶豫去,還是決定返回,然后站到岸邊沖著殷如璋大喊:殷大人,別忘了看你老同學的信呀!里面的東西很重要!
哪有這么送錢的呀。送了錢還要大喊大叫,周圍人都聽到了。誰還敢收啊。
這一喊,把殷如璋從欲望里面喚醒了。評估了一下風險之后,殷如璋把信推到蘇州知府以及副主考面前,直接舉報了。自己徹底和周介孚來個了切割,撇清了關系。
結果,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周介孚被審查,判“斬監(jiān)候”。一萬兩銀子的支票上交國庫,所有涉案的考生終身禁考。
科舉舞弊是重罪。那是1893年,周介孚因科場行賄案被光緒皇帝欽定為“斬監(jiān)候”,關在杭州獄中8年。1901年被釋放回家,又活了3年多,于1904年7月逝世,享年67歲。
周家徹底沒落:從小康人家墜入困頓。
周建人在談魯迅的文章中這樣回憶道:“魯迅非常與父母要好,但不大喜歡祖父,然而他的性情,有些地方,還是很像祖父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魯迅與他(祖父)的關系不很好,他們見面也很少”。
在杭州獄中坐牢期間,周介孚曾給兒孫們寫了一本《恒訓》,在結尾處說:“予性介,運復蹇,不能積財以封殖,爰將生平所聞見者,可法可鑒持身保家之道,備述此編。爾輩守之,如讀楹書,大門閭,昌后嗣,于是在乎”。
4.孔子說“斯人也而有斯疾”,就是說,這種人才得這種病。
關于《三塊廣告牌》,上面我寫下的文字,一再提到兩個字“抱怨”,給人的感覺我好像非常不喜歡海耶斯夫人,仿佛她不該抱怨、不該憤怒似的。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相反,整部電影,就是靠著她一如既往的抱怨撐起來的。作為受害者的母親,我理解她所有的情緒,所有的憤怒。
特別是,在看了紀錄片《生門》之后,我對“母親”有了更多的理解。陳為軍的紀錄片《生門》在豆瓣拿到9.4的高分,于2017年年末通過網(wǎng)絡和電視同時播出。它記錄了女性在生育中經(jīng)歷的痛苦。陳為軍作為導演及見證者,明白了女人由于生理、社會環(huán)境、傳統(tǒng)、偏見以及進化論所帶來的艱難處境,“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實不是。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
“男人是更會算計的動物?!薄渡T》導演陳為軍的感慨,似乎站在了男性的“對立面”。是的,他感慨說: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
一部分女性觀眾看過《生門》之后,體會到了一種刻骨的悲哀。那些躺在病床上、蜷縮在被子里的女人的面孔,蠟黃、麻木卻又異常堅忍,“就像供上祭壇的活牲一樣”對自己的命運無計可施,只得交給丈夫、婆家或者父母,而具體聽誰的,只有錢說了算。
海耶斯夫人自然經(jīng)歷了所有母親都經(jīng)歷的“生門”,但她更經(jīng)歷了女兒的“死門”。女兒的“死門”讓她的抱怨有足夠的合理性。
這里,我想繼續(xù)探討的是,海耶斯夫人抱怨背后的哲學問題。
如果從咱們中國古代哲學來看,海耶斯夫人為什么總是抱怨?為什么那么偏執(zhí)?從生理上說,那是因為她的肝氣郁結比較嚴重了?!饵S帝內經(jīng)·金匱真言論》中說:“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俞在哪兒,俞在頸項,要給肝氣一個出路,否則它會“怒發(fā)沖冠”的。為什么有的人同樣熬夜,同樣喝咖啡,睡眠卻沒問題?為什么有的人就有問題?體質不同,肝氣不太通暢了唄。
“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怎么解釋?按照五行學說,春天是木吧,對應的是肝氣。肝氣郁結,木克土,肝火太旺就把脾胃給制約了。誰受影響了?脾胃啊。一個人如果患頸椎病,后脖子硬,那不光是脖子的事兒,病根還在肝和脾胃上。一個人埋頭、梗著個脖子看手機的時候,心口窩那兒就窩著,不大通暢。這種情況下,只揉脖子能治愈頸椎病嗎?不行,得從肝上找原因,得從脾胃上找原因。得讓他肝氣舒暢,再調他的腸胃功能,治療其消化系統(tǒng)。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jié)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jīng)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就是說,頸椎的生理彎曲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勞損了,從第二到第七節(jié)頸椎關節(jié)出現(xiàn)紊亂,正常的生理彎曲度被改變了,肌肉缺乏彈性了;嚴重的,出現(xiàn)鈣化、肌肉僵死,失去了對椎體的固定作用。
孔子說“斯人也而有斯疾”,就是說,這種人才得這種病。一個人情緒不好,感情不佳,情緒緊張,這個人的體質多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他的頸椎那一塊的肌肉也會一直處在緊張狀態(tài)。好端端一個人,在一場大病痊愈后,突然性情大變。你別怪他,那也是疾病所導致。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嘛。精神層面出問題,他背后一定有物質基礎,某個經(jīng)絡不大通暢了。一個人血氣不順暢,則陰陽不協(xié)調。董宣的脖子為什么那么硬?。繛槭裁词莻€“強項令”?“強項令”意思就是項很僵直的縣令。
頸椎反復勞損之后,風寒濕等這些“邪氣”在人體衛(wèi)氣虛弱時就會乘虛而入。比如,汗出當風、坐臥濕地、涉水冒雨等等,在這樣的時候,風寒濕等這些“邪氣”就會侵入機體經(jīng)絡,留于關節(jié),導致經(jīng)脈氣血閉阻不通。不通則痛,就會引發(fā)頸椎病?!端貑枴づe痛論》中說:“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頸椎病的基本病機就是:風、寒、濕、熱、瘀、痰等邪氣滯留筋脈、關節(jié)、肌肉,經(jīng)脈痹阻,導致反復腰疼、腰酸、下肢麻木伴頸肩部酸脹不適、行走后乏力等,不通則痛,頸椎那塊就會疼痛。
包括頸椎病在內的頸肩腰腿痛,都屬于中醫(yī)的痹癥范疇。什么叫“痹”呢?《黃帝內經(jīng)·素問·痹論》中是這樣說的:“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痹證是指肢體經(jīng)絡為風、寒、濕、熱之邪所閉塞,導致氣血不通,經(jīng)絡痹阻,從而引起肌肉、關節(jié)、筋骨疼痛、酸楚、麻木、重著、灼熱、屈伸不利,甚或關節(jié)腫大變形等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癥狀?!饵S帝內經(jīng)·靈樞·痹論》中這樣說:“風寒濕三氣,侵犯于分肉之間,引起眾痹”。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素體陽氣偏盛者,易從陽化熱,成為風、濕熱痹;陽氣虛衰者,多從陰化寒,成為風寒濕痹。痹證本來是由于臟腑那里有邪氣滯留,久而久之,滯留的邪氣會耗傷氣血,引發(fā)頸椎病。頸椎病反過來又會損及臟腑。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個羌活勝濕湯(又名通氣防風湯),可以考慮用它來加減化裁,治療頸肩腰腿痛。羌活勝濕湯的組成為:羌活、獨活,各二錢;藁本、防風、蔓荊子、川芎,各一錢;甘草(炙半錢)。功能主治:祛風勝濕。治風濕在表,頭痛項強,腰背重痛,一身盡痛,難以轉側,惡寒發(fā)熱,脈浮。
還可以考慮用羌活勝濕湯加葛根湯加減,來治療頸肩腰腿痛,祛風濕、散風寒、通經(jīng)絡、止疼痛。方中用羌活15克、獨活10克、藁本10克、防風10克、川芎10克、甘草8克、蔓荊子10克、葛根50克、白芍30克、桂枝15克、姜黃20克、乳香10克、制附子6克(先煎)或者用制川烏10克(先煎)、元胡15克、桑寄生15克、續(xù)斷20克、狗脊15克、懷牛膝15克、補骨脂20克、威靈仙12克。
方中羌活、獨活、藁本、甘草、蔓荊子、防風、川芎7味藥皆可入太陽經(jīng)以祛風散寒除濕,通經(jīng)活絡止痛;制附子、桂枝、姜黃、辛散溫通,能外散風寒,溫陽通經(jīng);葛根、桂枝、白芍等用于風寒表證的項背強通;威靈仙走而不守,通經(jīng)絡,利關節(jié);桑寄生、狗脊、懷牛膝、補骨脂既能補腎,又能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臨證兼有氣滯者,可加木香、陳皮、香附;兼有氣虛者,加升麻、柴胡、人參、黃芪;兼有血虛者,加當歸、白芍、雞血藤;兼有血瘀者,加姜黃、乳香。胃脘部不適,乳香改成沒藥、佛手片、厚樸、炒麥芽。
治療頸椎病,也可以考慮用加味芍藥甘草湯與羌活勝濕湯。相比羌活勝濕湯,加味芍藥甘草湯治療頸椎病,具有更強的舒筋活絡、活血化瘀功效,能夠有效地緩急止痛。
人體很復雜,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也很復雜,個體與個體的差異非常大。在我接觸的朋友當中,確實有一些頸椎病患者,他的疼痛有明顯的周期性,比方說,每到春天,就會加重。這個現(xiàn)象或者叫規(guī)律,我給它起個名字,叫“過敏性頸椎病”。
過敏,是個值得好好研究的話題。每年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可見,過敏已是世界性醫(yī)學和哲學話題。鼻塞、打噴嚏、瘙癢……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人正被過敏反應困擾著。最新統(tǒng)計顯示,過敏性疾病已經(jīng)成為世界第六大疾病。比方說,濕疹、蕁麻疹、日光性皮炎為夏季常見過敏病癥。除了個人體質方面的原因外,夏季天熱、濕氣較大、室內外溫差較大、蚊蟲較多、強烈紫外線照射等季節(jié)特點,再加上夏季人們容易進食冷食、魚、蝦等容易引起人體過敏的食物,和一些容易引起人體過敏的應季水果,這些因素都有關系。過敏病癥的特點是容易反復發(fā)作,所以呀,預防比治療更加重要。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找出過敏原,并遠離這種物質。
過敏除了可以引發(fā)過敏性鼻炎與哮喘,還能造成慢性鼻竇炎等。我的中醫(yī)老師梁化一曾經(jīng)治療過一個過敏性哮喘的患者?;颊?0多歲,女性,因過敏性哮喘嚴重入院治療,不能平躺,平躺就喘不上氣。住院8天沒有效果,出院。每天晚上在家里做霧化。后來患者找到梁老師。四診合參,梁老師為她開了兩付藥:麻黃6克,杏仁8 克,生石膏15 克,款冬花10 克,辛夷花8 克,紫苑10 克,甘草5 克。
為什么要用生石膏呢?因為患者的脈,是洪大、有力的陽明脈。就用生石膏15 克,放在平喘止咳的藥里,服了二付,患者就下床散步了。至今一年多過去,也未復發(fā)。這個方,其實是張仲景的麻黃湯去桂枝的加味。
麻黃湯在張仲景《傷寒論》中這樣記載:“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fā)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fā)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疤柵c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疤柌。找讶?,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懊}浮者,病在表,可發(fā)汗,宜麻黃湯?!薄懊}浮而數(shù)者,可發(fā)汗,宜麻黃湯”?!皞}浮緊,不發(fā)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瓣柮髦酗L,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后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余日,脈續(xù)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余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jié)M加噦者,不治”。
這個麻黃湯看上去簡單,就是四味藥: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卻是個經(jīng)典的辛溫解表方,有發(fā)汗、解熱、平喘、振咳等作用,過敏性鼻炎與哮喘、頸肩腰腿痛,都可以考慮用麻黃湯。
我的中醫(yī)老師李一翔為一66歲的患者(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左腿疼,就是用麻黃湯加蒼術、白術、牛膝、薏仁、香附、砂仁、延胡索,然后配合針灸?;颊咭呀?jīng)變形的關節(jié)雖不能完全恢復,但至少能保持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tài),不至于影響日常生活。
可見,麻黃湯的能量不小,用之當,對過敏性鼻炎有相當不錯的效果。過敏性鼻炎,除了季節(jié)性,還具有很強的地域性。這也是花粉過敏特點之一。不同類型的花粉引發(fā)的過敏,臨床表現(xiàn)也不相同。春季花粉過敏癥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鼻結膜炎,夏秋季花粉過敏癥患者除了有鼻結膜炎之外,還往往伴發(fā)哮喘。春、夏、秋三季的花粉種類并不相同,春季主要是樹木花粉,夏季是牧草花粉,秋季則是雜草花粉。
變態(tài)反應,又叫做超敏反應,這個醫(yī)學名詞指的就是免疫系統(tǒng)對環(huán)境中的一些物質如花粉、動物毛等過于敏感,從而產(chǎn)生異常免疫應答,對機體造成傷害。這就是過敏的原理。
協(xié)和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文利平在《擺脫過敏》一書中這說:“過敏現(xiàn)象雖然是偶然發(fā)生的,但過敏一旦發(fā)生,這種機制就不會再離開你的身體?;蛘哒f,在你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里,藏著一套敏感機制,時刻準備著,只要一接觸過敏原,它就自動發(fā)生,呈現(xiàn)出過敏癥狀。過敏就是這樣,只要你身體里有敏感機制,它就會如影隨形,無所不在”。
這些都是醫(yī)學界對于過敏的看法。過敏是個非常復雜的話題,窮其一生,也未必能研究明白。如果抱怨也是一種病的話,你說,抱怨是不是也會過敏?不好說。我還是傾向于從哲學角度來看待疾病與健康問題。
文學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病人,比如,魯迅、卡夫卡都有肺病,普魯斯特有哮喘病。疾病伴隨他們一生,也成就了他們的寫作風格。杜甫的《春望》可謂婦孺皆知了,詩中寫道:“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頷聯(lián)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我沒事就喜歡琢磨,什么意思???看到花也流淚,聽到鳥叫也心緒不寧。杜甫這是什么情況???杜甫寫這首詩的地點是在長安,時間是唐肅宗至德二載(公元757年)的一早春時節(jié)。那個時候的長安已經(jīng)被安史之亂的叛軍占領,長安人再也不關心什么房價啦、鋪面租金啦等問題,只是關心怎么活下去,逃到哪里比較安全。國破家散,怨恨離別,看著城市的荒蕪,杜甫有感而發(fā),寫了這首詩。
金性堯先生在《唐詩三百首新注》中是這樣注釋的:“(詩人)因感傷國事,看到花開,淚水便濺在花上”。觀花而流淚,這不奇怪,但是把眼淚“濺”在花上,就不好理解了。
淚水怎么“濺”在花上?這就是類似于今天的過敏癥了。
過敏性鼻炎也好,哮喘也好,頸肩腰腿痛也好,都屬于醫(yī)學上的疾病。那么,從哲學上看,什么是疾?。渴裁词墙】??德國著名心理學家德特勒夫森下過一個定義:“如果身體的不同功能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同時起作用,就會產(chǎn)生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是和諧的,我們就稱之為健康。如果一種功能脫離了軌道,那么它多多少少會危及整個和諧,我們就把它稱為疾病”。
和諧模式就是健康,否則,就是疾病。這倒是和我們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平衡”理論殊途同歸啊。人只要陰陽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會消失。中醫(yī)認為,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通,所以,應該順應四季的變化進行自我調節(jié),如此才能擷自然之精華為我所用?!秲冉?jīng)》中有句話:“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就是說人體的生理功能是隨著天地四時之氣的變化而進行著自我調節(jié),有智慧的人都會順應天時,與天地陰陽保持協(xié)調平衡,這樣血氣才順暢,才不會硬脖子,才不會跟全世界做對,才健康。
換句話說,疾病僅僅是一種表征,暗示我們的陰陽不平衡了。早春,假如你患了過敏性鼻炎,既然是鼻炎,就是有炎癥了。炎癥的“炎”字,上面一個“火”,下面一個“火”。上火了。中國文化比較怕火。一聽火,那些讀書不求甚解的,就覺得自己得瀉火了,想當然地去吃冰涼的東西來瀉火,你不怕傷胃???中醫(yī)理論“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脾胃乃傷”強調飲食不當會損傷脾胃。這是因為脾胃位于人體的正中間,堪稱是一身氣機升降的樞紐。再說了,你上的這個火是虛火還是實火啊?暑邪旺盛,熱毒容易積于體內,清熱瀉火,你喝那個人造的冷飲比得上自然的西瓜嗎?要知道西瓜被稱作“天然白虎湯”,具有生津解渴、利尿、通便的功效,瀉火的作用肯定比你那個冰棍好。
為什么夏天很多人一感冒就伴有咽痛咳嗽、咯黃痰、頭痛發(fā)熱等癥狀?《諸病源候論》中說:“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于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zhàn),目欲脫,涕唾出”。這是因為正氣不足了,風邪、熱邪乘機侵入體內,需要用野菊花、金銀花等泡水幫助清熱瀉火了?!罢龤獯鎯?,邪不可干”,就是說你得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呀。為什么很多人夏天患感冒,很久都不好?那多半是你體內原本就有“內火”,體內有熱,同時又受了風寒,你那個“內火”被空調吹出的外寒“包”住了,這就屬于“寒包火”類型的感冒。這個時候,你一味瀉火能行么?你還得解外寒,讓寒邪從體表走開啊。
孔子說:“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不要光是看到一個人的外表、只看那張人皮,要看到人的氣,西方科學叫能量。中醫(yī)上的氣,在西方科學中叫能量?!靶味险咧^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我生不器。你要相信,最了解自己身體的是你本人,不是醫(yī)生。為什么要讓別人來驗證自己呢?比方說,有的人為什么會便秘?那是因為腸道蠕動慢。當一個人突然出現(xiàn)眼黃、眼澀、怕光、流淚等癥狀時,那說明肝有毛病了;舌尖發(fā)紅、舌根轉動不靈、吐詞不清,那是心有毛病了;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口唇干燥開裂,那是脾有毛病了;鼻塞、流清涕、打噴嚏、發(fā)鼻炎、流鼻血、不辨氣味,那是肺有毛病了;耳中蟬鳴,發(fā)癢難忍,或背或聾,那是腎有毛病了。中國哲學講的“七情泊亂,臟氣不行,郁而生涎”、“五情失度,動氣傷神,致陰陽失衡”,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K.A.約布斯特在《意義?。航】档娘@示與暗喻》一書中認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在一生中所遭受的疾病——比如哮喘、胃病、扁桃炎、關節(jié)炎、腎炎、風濕、脊椎病、偏頭痛、肺病、心臟病等,都是屬于“意義病”的范疇。你的身體細胞和肌肉對人生的意義發(fā)生了懷疑,“三觀”出了危機,意義喪失了,從而產(chǎn)生了厭煩情緒。厭煩會怎么樣呢?會“七情泊亂,臟氣不行,郁而生涎”、“五情失度,動氣傷神,致陰陽失衡”。有大量證據(jù)表明,諸如抑郁、疲勞、緊張、無奈感、工作狂、酗酒、嗜毒都是先于癌癥、心臟病、肺病、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癡呆病等出現(xiàn)的。
從哲學上看,疾病不是病,最多是預警或者鏡子,是前來拯救你的朋友。害怕疾病才是病。因為,所有的疾病都是為了保護自身的。生病的唯一目的,不是暗示我們要吃維他命、營養(yǎng)液、桂枝等大補湯,而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信號:你需要舒緩、放慢生活的節(jié)奏,你的身體超載了?;蛘哒f,你偏離平衡了,你的“三觀”、“五情”出了偏差。你的情緒出了問題,你對很多人很多事產(chǎn)生了不耐煩情緒。你對人生發(fā)生了懷疑,感覺活著沒意義了。
實際上,包括過敏性哮喘在內的所有健康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心靈問題。為什么古代的醫(yī)生,像葉天士、徐靈胎、王仕雄這些名醫(yī),年紀越大,越喜歡用一些膠類的藥物。比如阿膠、龜板膠、鹿角膠、魚鰾膠。我估計呀,他們越老越平和,越老越重視感情,包括動物的血肉之情。越老啊,越折中調和,那是一種高遠的境界。
“三觀”是什么,我們都知道。“五情”是什么呢?就是喜怒思憂恐。“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見《素問·天元紀大論》)。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五情對應人體五臟,五情與五臟一樣,存在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人的性情突然變化一定事出有因。你讀三國的詩文,在那樣一個亂世,再難“歲月靜好”,舉目皆是“心憤怨、自悲嗟、我最苦、空斷腸、氣將咽、淚成血、徹心髓、號失聲、肝腸絞刺、嘆息欲絕……”曹操寫詩:“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景象夠慘。蔡文姬在《悲憤詩》中寫“斬戮無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景象更凄慘。這個時候,你的心情還能舒暢起來嗎?不可能。你會憂,你會恐。這些都是情緒的影響。
如果你置若罔聞,這位名叫“疾病”的朋友會用激烈一些的方式,比方過敏性咳嗽、頭痛、嘔吐、發(fā)高燒之類的方式來“強行”提醒你,讓你停下來,躺下,休息。請問,世上還有這么了解你身體的朋友嗎?有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疾病應該心存感念,而不是痛恨,甚至不是戰(zhàn)勝。疾病是你寄生互生的朋友,為什么要去戰(zhàn)勝?比方說,你患了鼻炎,“鼻炎”是過來告訴你:你虧欠了肺(肺主鼻),以后,你要善待肺了。治“病”,真正要治的是什么?是人,是“三觀”。這一點,我們大家都應該向美國作家桑德拉·巴斯萊學習,她從一出生就有嚴重的多種食物過敏,甚至被營養(yǎng)專家判定為不符合“適者生存”的原則,但她卻奇跡般地生存了下來,上大學、談戀愛、工作,并將自己的經(jīng)歷寫成了一本書《過敏的人生》。
其實吧,什么阿膠、龜板膠、鹿角膠、魚鰾膠,也比不上時間和空間。時間和空間是最好的藥。比方說,有人在北京有長達10年的過敏性鼻炎伴隨哮喘的病史,卻始終找不出過敏原。多次求醫(yī)問藥,沒用。換個地方生活。從北方換到南方,換了一個空間;從北京的春季換到海南的夏季,換了一個時間,結果,過敏性疾病好了。鼻炎、哮喘都沒有再犯過。時間和空間實際上都是藥物,都可以用來做藥。中國文化呀,其實是時空一體觀。時空一體的嘛,時間和空間都是可以被互相轉換的。一些高手治療過敏性鼻炎,它是季節(jié)性的,比方說,到立春就發(fā)作?;颊哌x擇在這個季節(jié)來治療,沒有更好的辦法啊,找不出過敏原。因為立春這一天,大家都容易上火,而且心臟也容易不舒服。立春,陽氣上升,這個時候容易擾動人的心火。這個時候,一些有經(jīng)驗的老年人呢,晚上臨睡前吃一丸安宮牛黃清心丸,能避免這一年的心臟病的發(fā)生率,減少心臟病發(fā)生。
立春發(fā)作的過敏性鼻炎,你選擇這一天治療,真的不好用藥。但是,可以借助于天地之力,你可以選擇另一個時間點,比方說冬至或是夏至,用一些藥物,稍微推一把,就好了。冬至這一天,一元復始,陽氣開始萌動了。陽氣升發(fā)的時候,在這天,用一些偏陰寒的、入腎的藥物,比如赤小豆,借天地之氣,在陽氣升這一天,它能夠更好地貫通人的心氣,把心氣和腎氣貫通起來。心氣是火,腎氣是水,那叫水火既濟。水火既濟,人就能抵御到外界一些所謂的疫氣,能量足嘛。用西醫(yī)的話來說,就是能夠抗過敏,增強了抵抗力。所以,宋代一些文章中記載,冬至,煮赤小豆粥,“合門食之,可免疫氣”。這其實是把時間當藥了。
你看電影《三塊廣告牌》中,那個女主角海耶斯夫人為什么總是恨天恨地恨人生???為什么總是一身怨氣?。克男臍饪偸菑垞P在外,水火既濟嘛,外界的任何負能量,中醫(yī)叫疫氣,都很容易沾到身上,甩都甩不掉。
海耶斯夫人身上這種怨氣啊,看上去只是一股邪火,如果不控制的話,就會引火燒身。她放火燒了警察局。這種沖動其實挺危險的。女兒已經(jīng)是悲劇,丈夫已經(jīng)和自己離婚,自己再犯法,不但正義得不到伸張,自己也“進去了”,一家人都毀了,那可真應了杜甫的感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楊柳啼鶯,草木葳蕤,花朵燦爛,徘徊竹林,你還會對自然、對周圍的人充滿抱怨嗎?還會對討厭的人過敏嗎?蘇軾言:“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边@是在講童心,是吧。
說了那么多,其實,都比不上《道德經(jīng)》里的六個字:“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講“道”這種東西不足與人道,借用流行的網(wǎng)絡用語來講,就是見光死,不能“曬”。格局不同,世界觀也不同。有些人吧,就像兩歲孩子,他眼里的世界只有“父母和一套房子”那么大。有些人吧,就像職業(yè)會計,他眼中的世界就是那些財富,多少存款、幾套房子,就是一堆數(shù)字,就那么大。
海耶斯夫人的世界多大呢?只有“三塊廣告牌”那么大,那是她人生的全部意義,哪怕是個美麗的失敗者,哪怕用復仇來馴服愛,也無所謂。所以,她抱怨,她斗爭,她發(fā)怒。良辰美景奈何天。你讓她云淡風輕?門都沒有。殊不知,急于飛向靶心的箭,只能走走腎上腺。
老子的格局多大呢?他眼中的世界無象無形、無大無小、無色無味、無界無疆。所以,本來就不打算說話的老子,才無奈地說:“道可道,非常道”。
末了,引用《論語》中的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