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盛唐詩歌風清骨壯、興象玲瓏,具有清水出芙蓉之美,史稱“盛唐氣象”。唐詩代表了中國詩作發(fā)展的高峰,而李白和杜甫無疑是這座高峰中最耀眼的兩顆明珠。
[關(guān) 鍵 詞] 盛唐詩歌;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
[中圖分類號] A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166-01
如果說唐詩是中國詩作的高峰,那么,盛唐詩歌乃是這座高峰的頂點。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和以杜甫為代表的現(xiàn)實主義,無疑是這座高峰中最耀眼的兩粒明珠。公園755年的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由盛轉(zhuǎn)衰的標志,也是唐代文學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國家不幸詩家幸。安史之亂前、安史之亂后,詩壇呈現(xiàn)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面貌。亂前,唐詩流派紛呈,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詩人,追求的是寧靜明秀的山水田園生活。孟浩然終生未仕,但終生求仕,其詩恬淡孤清、意境清遠、風格外恬淡內(nèi)明麗、略帶壯逸之氣。王維一直在出世間,但又不離世間,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以禪統(tǒng)儒道,其詩靜美幽清,有種空寂境界。他是盛唐僅次于李白、杜甫的詩人。
在安史之亂之前,那些一心追求理想浪漫生活的詩人,再也吟唱不出悠游自在的詩歌了。而少數(shù)詩人,從殘酷的戰(zhàn)爭、苦難的環(huán)境中堅決地站了出來,創(chuàng)作出地負海涵的詩作。杜甫就是這少數(shù)詩人中最杰出的代表。雖然李、杜二人在不同方面受到《文選》很深的影響,但是李詩大多源于《楚辭》,杜詩大多源于《詩經(jīng)》和漢樂府。因此,二人分別在我國浪漫主義詩歌和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發(fā)展過程中占有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李詩成為繼屈原以后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而杜甫則吸取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各種經(jīng)驗把現(xiàn)實主義詩歌推向更高、更成熟的階段。
作為一位天才詩人,李白的思想是十分復(fù)雜的。他既接受了儒家的“兼濟天下”,又接受了道家特別是莊子的“遺世獨立”,同時,還接受游俠思想的影響。他的成長經(jīng)歷,也是豐富多彩的。5歲到25歲,在蜀國求學、漫游,蜀國的山川、美景讓他兼具道教和游俠思想。25歲到45歲是以安陸為中心的漫游時期,這一時期,他繼續(xù)漫游名山,求仙學道、追求功業(yè),這一時期的作品《與韓荊中書》,相當于他的求職信。后來他兩入長安,奔走于王宮貴族中,再后來與杜甫相遇、交往、漫游。晚年從璘遇救、寂寞悲涼。如此多的經(jīng)歷,讓他身上兼有策士、隱士、道人、游俠、刺客、酒徒等類人的氣質(zhì)。酒是詩的催化劑,李白是位多產(chǎn)的詩人,他的樂府詩被胡適稱為“集樂府之大成”,他的歌行體打破了對感情表達的約束,達到了任憑情之所知、意之所至、變幻莫測、出神入化的意境。他的五言絕句大多脫口而出,明快而又韻味無窮,他的七言絕句自然含蓄且高調(diào)華麗??偟膩碚f,其詩作想象變幻莫測、意象明麗宏大、語言清新自然、抒情如火山噴發(fā)形成了豪邁、飄逸的風格。
杜甫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頗深。34歲之前是他的讀書游歷時期,“奉儒守官之家”;35歲到44歲是他在長安十年的困守時期,事業(yè)接近社會底層普通百姓,《詠懷五百字》《兵車行》《麗人行》就產(chǎn)生于這一時期;45歲到48歲,他身于戰(zhàn)亂流離中,創(chuàng)作出了《春望》、“三吏”“三別”等優(yōu)秀詩篇;49歲到57歲是他的晚年漂泊期,《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登高》等作品則誕生在這一時期。杜詩常采用自然界中被踐踏、被損傷、被遺棄的病弱意象,籠罩了一層陰郁、凄涼的色彩,具有沉重、蒼涼之感。杜甫擴展了詩歌的體裁,把詩歌從書寫個人懷抱發(fā)展到寫民生疾苦。在寫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能從宏觀的角度總體把握揭示社會本質(zhì),善于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和事件加以高度描寫和概括。同是寫友情,杜甫說:“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滪堆”,李白卻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同是藐視權(quán)貴,杜甫說:“野人曠蕩無■顏,豈可久在王侯間”,李白卻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同是政治失意,杜甫說:“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李白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一沉郁、一
飄逸。
杜詩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案F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表達了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抒發(fā)了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必若救瘡痍,先應(yīng)去蟊賊!”則表現(xiàn)出對各種禍國殃民罪行的強烈憎恨。李詩個性鮮明,處處留下濃厚的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色彩。他要飲酒,就有洛陽董糟丘“位于天津南橋造酒樓?!彼磕钚巧瞄L釀酒的紀叟,就問:“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他要求仙,就有“仙人無我頂,結(jié)發(fā)受長生?!崩畎讖膩砗敛谎谏w對功名、事業(yè)的向往,宣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同時又因為自己無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貴利祿的附加條件而棄之如敝履,所以自我安慰到“鐘鼓饌玉不足貴,唯有飲者留其名?!崩畎椎碾S心所欲、特立獨行,與杜甫那種嚴肅的、悲憫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是相反而又相成的。
李白在浪漫主義方面繼往開來,徹底掃清六朝以來華艷奇靡的詩風,完成了陳子昂詩歌革新的偉業(yè),極大地提高了唐詩的思想意義和藝術(shù)性,開創(chuàng)了以他和杜甫為代表的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