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究的對象是迪瑪希庫·達依別列根所演唱的歌曲《一個憂傷者的求救》,該作品為一首花腔男高音歌曲,出自法國搖滾歌劇《星幻》。分析的版本為迪瑪希·庫達依別列根在歌手第一期中所演繹的版本。從該作品的產生背景入手,以《星幻》的劇情和作品特點為源頭展開研究。以迪瑪希對歌曲的處理方法為基礎對他在《一個憂傷者的求救》中所展現(xiàn)的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進行較完整和全面的分析,對演唱者情感表達中的音色變化和二度創(chuàng)作,技巧處理中的氣息、共鳴、吐字展開具體的分析,并舉出另外一名演唱者即原唱在情感表達方面處理方法,對比解析兩者不同的情感表達詮釋出的不同的情感和截然不同的聽覺感受。以此表明歌唱情感的表現(xiàn)和技巧的處理和對歌曲演繹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影響。
[關 鍵 詞] 情感表達;演唱技巧處理 ;歌唱
[中圖分類號] J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141-03
《一個憂傷者的求救》出自法國搖滾歌劇《星幻》,《星幻》是法國音樂劇的開山鼻祖,也是法國流行音樂邁出的第一步。
在觀看了迪瑪?!爝_依別列根演唱的《一個憂傷者的求救》之后,我頗為感慨,他對聲音游刃有余的控制力及以聲帶情的感染力使我在敬佩之余產生了對他的演唱方法和這首作品進行深入探究的想法。
本文對迪瑪希的演唱展開研究,通過反復觀看演唱視頻和尋找相關資料,印證了歌唱中的情感表達和技巧,包括積極的歌唱狀態(tài)、二度創(chuàng)作、氣息、共鳴、吐字等都是至關重要的,掌握好歌唱的正確處理方式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對演唱起到很重要的影響,對作品的傳達也能產生很大的積極作用。
一、歌曲《一個憂傷者的求救》簡介、演唱者簡介
(一)歌曲《一個憂傷者的求救》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特點
《一個憂傷者的求救》出自法國搖滾歌劇《星幻》,《星幻》誕生于整個法國尚不認同音樂劇的時代,因此被稱作是“搖滾歌劇”?!兑粋€憂傷者的求救》被收錄在《星幻》首張概念牒中,整張專輯空靈輕逸,《星幻》法語版首映前就已受到了很多關注,《一個憂傷者的求救》更是在國際上獲得了很大的反響并被當時的一支美國樂隊填詞翻唱成英文版而后在法國引起轟動。
《星幻》的劇本創(chuàng)作者呂克·普拉蒙東被人們比作是法語音樂劇界的教父,他所創(chuàng)作的《星幻》和《巴黎圣母院》早已成為奠定法語音樂劇聲譽的兩塊基石。呂克·普拉蒙東于1942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他在高中生代便開始了創(chuàng)作的實踐。
《星幻》可以說是法語音樂劇當仁不讓的開山鼻祖,其題材之另類令它被籠罩在了一片神秘云霧之中?!缎腔谩分v述了在一個虛構的烏托邦式的未來超級都市中,因一起綁架事件而展開于城中首富、“黑星”組織領袖、神秘女子、著名主持人、電影明星等人間的故事。當中,“黑星”組織領袖帶著自己的情人企圖破壞城中首富和電影女明星的婚禮,但因神秘女子的告密,“黑星”的行動失敗,在沖突中他的情人不幸死去,于是他在悲痛欲絕中演唱了這首《一個憂傷者的求救》?!缎腔谩返那楣?jié)像是一個科幻故事:在未來一座超級都市中,權欲熏天的大亨、恐怖分子、過氣女星、咖啡館女招待、迷惘青年與娛樂紅人,各人物的命運通過一檔熱門電視訪談節(jié)目被串聯(lián)起來。超級都市其實是對現(xiàn)代社會病態(tài)現(xiàn)象的一種模擬,那里鋼筋蔽日以致不見陽光,導致人們之間的傷害大于愛,雖然這種以粗獷線條演繹眾生相的藝術風格固然生猛,回蕩于全劇之中的感情色彩卻過于陰郁悲觀,是搖滾所難以承受的一種隱晦。《星幻》在電視娛樂般的包裝下,暗含著直指現(xiàn)代社會病態(tài)現(xiàn)象的諷喻以及對將來人情及天性漸漸消失可能性的悲觀預測,頗含深意。
《一個憂傷者的求救》被譽為世界上五大最難唱的法語歌之一,整首歌極低到極高的音域對歌者的唱功要求也極為苛刻,失去了愛人和爭奪權力的希望,從低語般的講述到凄涼的哀號,除唱功之外還需要恰到好處的感情宣泄。要將歌唱時的技巧融進對歌詞的理解中,再用適當的情緒詮釋,如泣如訴中有層次起伏,強悍卻不沖破其悲涼,既是這首歌最大的難點也是亮點。
(二)迪瑪?!爝_依別列根簡介
迪瑪?!爝_依別列根(Dimash Kudaibergen),1994年5月24日出生于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男歌手,畢業(yè)于哈薩克斯坦國立藝術大學。迪瑪?!爝_依別列根出生在哈薩克斯坦的一個音樂世家里,擁有橫跨五組音階的天賦嗓音。5歲登臺成為各大國際賽事中的候選冠軍,22歲便成為哈國總統(tǒng)欽點的頂尖實力唱將,被譽為“中亞天籟之聲”。2010年,獲得國際藝術節(jié)一等獎,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15年以175的高分,獲得了第24界“國際斯拉夫音樂節(jié)”大獎賽冠軍,也因此在中亞及東歐斯拉夫地區(qū)一戰(zhàn)成名。同年獲得歐亞歌手大賽第一名,被視為哈薩克國寶級歌手。2016年,推出首張個人EP專輯Dimash Kudaibergen,同年簽約黑金經紀,成為其旗下簽約藝人。2017年1月,作為首發(fā)陣容參加湖南衛(wèi)視原創(chuàng)歌手競賽真人秀節(jié)目歌手,他也是節(jié)目開辦以來年齡最小的一位。迪瑪希是一名實力派歌手,他能熟練掌握多種唱法,尤其以高音見長。他能輕松駕馭美聲和流行唱法,嗓音清亮還自帶歌劇混響。迪瑪希在演唱本文所要分析的歌曲《一個憂傷者的自救》時真假音切換得輕松自如,贏得了第一期節(jié)目的第一名。
二、迪瑪希在《一個憂傷者的求救》中的情感表達處理
(一)音色變化
音色是聲音的屬性之一,不同的音色表現(xiàn)了不同的音樂形象和不同的思想情感?!兑粋€憂傷者的求救》這首歌中的主要思想情感是失去愛人的痛苦和憂傷。迪瑪希對音色進行了細致的處理,在一句歌詞里采用了不同的兩種音色。
在第一段的主歌中“源自我從未觸碰安逸的心底”一句融合了兩種不同的音色,開口第一個低音沉穩(wěn)渾厚,最后一個高音高亢且穿透力強,轉換到了純美聲方法的演唱,這樣的音色處理為樂句增添了豐富的情感且充滿一種反差的驚艷,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他音色中低沉變高亢的處理,仿佛將人從谷底帶到尖峰,表現(xiàn)出的不僅是哀痛,還有一種撕心裂肺的空曠。
從整首歌曲來看,因前半部分在做鋪墊,演唱中加入了很多氣聲,因此歌曲前半部分音色較啞具有磁性,旋律的演唱也比較柔。后半部分在音高和情感方面都達到了高潮,氣息和共鳴充分被調動起來,音色表現(xiàn)高亢大氣。這樣的音色變化為歌曲增添了色彩,使其不再枯燥,也因迪瑪希音色很具有辨識度,歌曲的感染力被發(fā)揮到了極致。
(二)二度創(chuàng)作
要做到“未成曲調先有情”,歌者的生活經歷和對歌詞的理解最好能夠滲透到發(fā)聲中,聲樂作品是語言和音樂的結合,只有歌唱者生動地表達出作品中的情感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
《一個憂傷者的求救》是一個男人在失去自己愛人時的悲慟絕唱,歌曲開頭前兩句“為何而生,為何而逝;為何而喜,為何而泣”便流露出了一種絕望。
在第一段主歌進入副歌之前的過渡部分,迪瑪希的歌唱情緒逐漸打開,前四句的旋律跨度并不大,但三四句“讓我渴望擁有變身能力,感受某種力量”中卻流露出了一種求救般的渴望,迪瑪希以訴說的口吻將內心的痛苦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原曲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并加以詮釋,使之比原曲聽起來更為過癮,情感更為飽滿。在歌手第一期節(jié)目開演前,迪瑪希將《一個憂傷者的求助》進行了重新編曲,將歌曲拆開從曲式及和聲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他反復嘗試了新的融合與改變。他的制作人在節(jié)目花絮中談到迪瑪希對原曲的改編:“他的音樂一旦確定了風格,他是非常非常糾結的,但是我認為一個真正能把音樂做好的人,一定是非常糾結的,他才有成功的可能?!蓖貙挼目缍冉o他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原本沉重的旋律線變得靈活,最大限度地舒展了情感。
每個人對歌曲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一位優(yōu)秀的歌者要將一首歌曲演繹出屬于自己的特點并追求更高的藝術性,就要對旋律有獨到的見解。首先深入了解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背景,在一次次練習中尋找到能將作品表達得最準確的方式,將自己融入歌曲的氛圍中,以情動人,挖掘歌詞中的掙扎和痛苦,帶動旋律的進行,渲染歌曲的悲情主題。因此,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前提下,歌唱者需要結合適度的想象,然后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
(三)與原唱情感表達不同之處
聲情并茂的演唱是每一個歌者所追求的目標,缺乏感情的歌唱是空洞無味的。哪怕歌者的聲音條件再好或掌握再多的歌唱技巧,沒有情感的演唱都是蒼白無力的,是打動不了別人的。一首歌中的形象需要用歌唱中的藝術處理來塑造,包括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方面。歌曲的藝術性往往是在一些對比中凸顯出來的,低潮與高潮間的起承轉合,鋪墊時的循序漸進,都能讓歌曲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一個憂傷者的求救》原唱者Daniel Balavoine于1986年離世,他的一生影響了法國一代音樂人。他的嗓音獨特,將《一個憂傷者的求救》中失去愛人的凄慘哀切演唱得絲絲入扣。從1978年《星幻》誕生至今,有很多人翻唱過這首歌,但只有Daniel Balavoine的版本最貼近故事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情感,而本文所要研究的迪瑪希的版本最為驚艷。
從音色方面來分析,對一部分低音和高音,迪瑪希在美聲唱腔與流行唱腔之間進行了切換,歌曲前半部分他的音色比較低沉渾厚,后半部分音色則比較高亢尖細。在歌曲的鋪墊過渡部分“時時把真實處地”一句中他還運用了哭腔,在“混淆童話仙境”一句中還使用了咽音。藝術處理能使一首作品變得更精致和值得推敲,能將歌曲的藝術性和歌曲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出來。迪瑪希在《一個憂傷者的求救》中主歌到副歌力度的漸強使歌曲的情感呈逐漸向上的趨勢,到最后一段副歌的再現(xiàn),隨著力度、速度、音量的變大,整首歌的情緒也隨之推向了最高潮。
在《一個憂傷者的求救》中,Daniel多次在一句樂句的結尾加上顫音,如第一段主歌“源自我從未觸碰安逸的心底”,第二段副歌中“像孩子一樣安然睡去”,哼唱般的顫音結尾體現(xiàn)了他的歌唱習慣,使哀傷之情連延不絕。而迪瑪希用到了氣聲,“時時把真實處地,混淆童話仙境”兩句中融入的氣聲為原本強硬的旋律添加了感情色彩,憤怒的呼喊有了真實感。
迪瑪希與Daniel的演唱都是很出色的版本,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迪瑪希張弛有度地將這首歌的情感發(fā)揮到了極致,完全將悲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Daniel則是更像在低吟中娓娓道來凄慘的故事。一個是原唱一個是翻唱,但是作品在他們的演繹中都變得生動感人,帶來了不同的聽覺感受。
多樣的藝術處理方式豐富了作品的情感,沒有靈魂的歌唱沒有情緒的表達是不會喚醒一首歌的旋律的。不同的情感表達處理方式會給聽眾帶來不同的感受,音色、二度創(chuàng)作、歌唱狀態(tài)等都是將作品唱活的重要因素。
三、迪瑪希在《一個憂傷者的求救》中的演唱技巧處理
(一)氣息
氣息的運用在整個演唱過程中起著支撐的作用。沒有氣息的支撐,再好的聲音也發(fā)不出來,迪瑪希在歌曲中展現(xiàn)出的強大的控制力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在演唱時他牢牢地抓住了氣息這個支持,將橫膈膜充分擴大,將氣息吸入了體內一個最舒適且益于發(fā)聲的位置,吸氣很快但呼氣很慢,讓氣流能夠緩慢而均勻地呼出,并使之產生了力度的變化。之所以他的低音穩(wěn)重扎實,高音優(yōu)美有穿透力,是因為他對氣息擁有如魚得水般的控制力,將氣息鎖在丹田后精巧地在高低音處做出了不同的控制力處理。
如果將迪瑪希所演繹的《一個憂傷者的求救》進行比喻,我覺得像滔滔江水源源不斷,得益于他完美的氣息支撐,也像一根橡皮筋充滿彈性,得益于他對氣息強大的控制力。
在第二段副歌部分,也是整首歌的最高潮部分,“源自我從未觸碰安逸的心底,或許更顯美好無比”一句中,迪瑪希充分利用到了橫膈肌、肋肌、腹肌控制氣息,將胸腹式呼吸法發(fā)揮到了極致。兩句樂句中包括了旋律的大跳、盤旋的高音以及高難度的華彩,然而沒有強大的氣息支撐是做不到游刃有余得掌握且使歌唱悅耳動聽的。他的呼吸很自然,發(fā)聲時的狀態(tài)和說話的狀態(tài)相似,呼吸時通過外肋間肌的收縮,提起肋骨,擴展胸腔,吸入空氣進肺,當內肋間肌收縮時,可牽引肋骨后降,胸腔縮小,空氣從肺內呼出。迪瑪希的氣息深,呼吸速度快,控制力強,聲音富有彈性。強大的呼吸支撐使整首歌變得很有靈活性,也使歌曲的情感更加強烈。
(二)共鳴
迪瑪希能將寬廣的音域用不同聲音色彩表現(xiàn)出來,不僅因為氣息的穩(wěn)定,還因為他正確地掌握了人體發(fā)聲的共鳴位置。
迪瑪希在演唱中多用到鼻腔、頭腔、胸腔以及面罩共鳴,因迪瑪希的共鳴位置高,所以音準很準,高位置的聲音圓潤、悅耳,靠前的時候聲音又響亮而有光彩。迪瑪希的演唱爆發(fā)力強且藝術性較高,仿佛絕望中的最后呼喊和求救。在《一個憂傷者的求救》的演唱中,迪瑪希所表現(xiàn)的低音部分的胸腔共鳴很穩(wěn)重飽滿。中音部分較多運用到胸腔、鼻腔和咽腔,并且充分地調動了胸腔和咽腔的配合;而在高音部分,鼻腔、頭腔和口腔被他完美地掌握,高音的吐字不僅非常清晰自然且聽起來一點都不費勁。
主歌中“或許更顯美好無比”一句花腔處理得靈動與流暢,高音在保持彈跳的同時即圓潤又有穿透力。迪瑪希的共鳴中既有音色的區(qū)別又有統(tǒng)一的協(xié)調。
主歌“源自我從未觸碰安逸的心底”一句中,從整首歌最低音B到b1橫跨兩個八度,也可見他對腔體共鳴的嫻熟運用。
唱歌時放松的肌肉和積極的腔體對找到發(fā)生的共鳴位置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集中的聲音才能演繹出悅耳的作品。
(三)吐字
作為一個演唱者,擁有精巧的氣息、完美的共鳴,還不足以稱之為優(yōu)秀的演唱者。作為歌唱者,是要給人在聽覺上創(chuàng)造美感,而這種美感脫離不開優(yōu)美的旋律,更離不開歌唱語言的清晰。完好的讀字就意味著完好的歌唱,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養(yǎng)成正確的讀音習慣,對于歌唱語言發(fā)音的準確、清晰是十分必要的。對技術性發(fā)聲所需的“打開喉嚨”“歌唱的共鳴”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二段主歌部分“為何而喜,為何而泣”一句,迪瑪希在演唱上做了一個弱化,運用比較多的氣聲以達到訴說般的感覺,他吐字字正腔圓,吐字清晰咬字清楚的緣故,開口音的氣聲聽起來更有意境和臨場感,恰到好處的吐字方式賦予了樂句真實感。
精巧的氣息、完美的共鳴、準確的吐字是演唱技巧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當歌唱者掌握了它,這說明這位演唱者已具備了用聲音來表達歌曲的能力。
歌唱中的情感表達和技巧處理對歌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作品《一個憂傷者的求救》展開了解和對迪瑪希的演唱進行分析,我受益良多,在作品的表達上有了新的認識,也在專業(yè)演唱方面有了新的收獲。
本文從演唱中的情感表達和技巧入手,從情感表達中的音色變化、二度創(chuàng)作,技巧處理的氣息、共鳴、吐字進行分析,通過細致的分析我理解到:良好的演唱需有扎實的基本功,也要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找到正確的發(fā)聲方式,并且在此基礎上訓練歌唱技巧和情感表達方法才能不斷完善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提高標準。
因此,掌握好歌唱情感表達的處理和演唱的技巧是一個歌唱者的歌唱標準,無論在練習中還是表演中都該牢記并做到,這將為演唱發(fā)揮帶來巨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