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以身作則的吸引力特別重要,不同的人帶著同樣一群孩子效果不一樣,教師如果沒有用自己的人格、學識、談吐來打動孩子們,無論你怎么講大道理,都不會欣欣然接受,就算課堂模式再怎么多樣化,那也無濟于事。在實踐中,我總結了自己為人師表的師范方法
在穿衣打扮上,我們的教師應該樸素大方,濃妝淡抹,不能夠過分艷麗地涂脂抹粉,這是一個教師展現(xiàn)在孩子面前的基本素質(zhì)。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這些長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日常的打扮,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要么穿著邋遢,胡子頭發(fā)亂糟糟的,這樣的老師可能家庭關系,不怎么和諧,自己的一些壞習慣也沒人理會,自己也不會感覺到;有的老師穿著過分華麗,手上戴著戒指,耳朵上串著耳環(huán),衣服也是換了一件又一件,據(jù)說,這樣的老師家里也頗豐實,與社會上的人相比,也沒什么;殊不知,孩子們眼里會是什么效果,邋里邋遢的,給人的印象就是干什么事都不需要嚴謹,隨隨便便也沒啥大不了,長此以往,班級許多孩子寫作業(yè)就會亂七八糟的,老師知道這是不對的,可就是不明白,孩子們?yōu)槭裁磿@樣;打扮妖里妖氣的老師,給人的印象就是:太在乎自己的外表,不管三七二一,學習算什么呢?只要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有什么不對呢?錯誤的印象,給了孩子對學習、生活的偏見,這是許多老師同行們不懂的關鍵所在。教師這份職業(yè)決定了自己每天都要整衣冠,在學生面前要大方得體,唯有如此,學生們才會給你少添許多麻煩。
在課堂知識傳授上,我覺得老師要在知與不知間行走。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就是說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夠不懂裝懂,胡言亂語。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老師在課堂上會信口開河,說一些不夠嚴謹?shù)男g語,等到回過神來,錯誤的印象已經(jīng)在孩子腦海里形成了,這時候,再要糾正,實際上是特別困難的。許多孩子出現(xiàn)學習困難,說到底,就是模糊的概念,愈來愈多,直至整個知識體系出現(xiàn)了坍塌,這樣的孩子到底應該怪誰?一方面可能是家庭出了狀況,自己沒心思學習,這需要我們的教師要去認真觀察,另一種可能就是,教師沒有清晰地講述概念,這只要從孩子得整體學習狀況,就可以做出判斷。許多老師總以為小毛孩可以糊弄,不需要過分在意,殊不知,只要孩子發(fā)現(xiàn)了你的錯誤,那你的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直到不愿意聽你講話。當今是知識大爆炸時期,我們不要過分掩飾自己的無知,時刻告誡自己,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夠適應現(xiàn)在的工作崗位。不要輕易給孩子答案,要多向其他孩子請教,說不定你會從孩子中間,學到更多知識,這時候老師的無知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畢竟孩子們接觸知識的途徑,已經(jīng)和從前不一樣了,那種僅僅依靠一兩本參考書,就可以逍遙過日子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你有參考書,孩子們有課課通,上面啥都用,就算你在課堂上說得再順暢,孩子們卻在下面,也會嘀咕,書上不是都有嗎?
在與孩子相處中,堅持批評與贊賞相結合。我反對教育走極端,不是整日里批評學生,就是捧殺學生,我覺得教師應該實事求是,對事不對人,不要在批評與贊賞之間搞平衡。孩子們希望老師能夠一碗水端平了,不要有一絲偏頗,否則,你不會落得什么好的印象。在長期應試教育的思維慣性下,老師們總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在潛意識里把孩子里分成三六九等,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犯了錯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成績落后的學生就算犯了芝麻大的錯誤,也會咆哮雷霆,十惡不赦,這樣的判罰,不利于孩子成長,這樣容易形成錯覺,優(yōu)秀的學生,會認為自己沒有什么錯,特別有優(yōu)越感,等到進入復雜多變的社會,才明白自己身上臭毛病特別多,只恨當年老師為啥沒有給自己選擇指出來。而成績落后的學生就會特別怨恨老師,覺得自己的毛病,也不至于得到如此懲罰,怨恨久了,你能指望其愛班級、愛學校嗎?自然,麻煩事不斷,老師頭疼,也就自然而然了。
總之,教育無小事,事事需精心,作為教育工作者,想要有極強的吸引力,想為人師表上有做為,我覺得應該在人格、學識、談吐上多下功夫,不要老是責怪孩子,多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做得不妥,孩子們就是一面鏡子,能夠隨時照出你的點點毛病,自己反省的次數(shù)多了,你的魅力,也就自然產(chǎn)生了,不怒而威,不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