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F(xiàn)在課本教材改變以后,把以前課本中的演示實驗改為探究實驗,并增加了有十個家庭小實驗。而少數(shù)教師心中沒有課程意識,沒有把實驗教學與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聯(lián)系起來。由于時間和條件上的限制,學生聽著“做實驗”,看著“做實驗”。而家庭小實驗常常被忽視,而恰恰家庭小實驗卻有大作用。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指導學生做家庭小實驗的一些體會。
一、家庭小實驗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凹彝バ嶒灐奔瓤梢宰鳛閷W生的家庭實驗,也可以作為興趣小組的實驗。家庭小實驗的趣味性比較強,內容與實際結合緊密,實驗用品簡單易得,因此家庭小實驗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親歷家庭小實驗地機會, 我做了一些嘗試。 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組長,每天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聚在一起,在學校里制訂好方案,當天組長分配好任務,回家以后收集好材料進行實驗,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態(tài)度,學生在勤于動手、主動參與中,這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鉛筆芯的導電性實驗,把一根石墨電極或鉛筆芯和導線連接在一起,接通電源后,電燈泡是否發(fā)亮?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①從廢舊干電池中拆取石墨電極。②可以利用手電筒中的干電池及小燈泡。③可用單面膠帶只把電池,導線,小燈泡等固定住。“為什么?”的強烈意念,使學生自覺地閱讀教材,尋找答案,誘發(fā)了學生獲得化學知識的強烈欲望。
二、家庭小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化學家庭小實驗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藥品和器材,如食醋、蔗糖、植物油、食鹽、石灰水,小蘇打、淀粉等,就地取材,原料易得,且不受時間限制,同時家庭小實驗沒有明確給出實驗所需藥品、用具、步驟和要觀察的現(xiàn)象,要完成家庭小實驗,學生們只有自己動手,想方設法準備所用儀器、試劑,創(chuàng)設自己的“實驗室”,而家庭小實驗中使用的儀器、試劑許多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例如:蠟燭、茶杯、食醋等,可用眼藥水瓶代替滴管,厚白布代替濾紙,花瓣汁代替酸堿指示劑,截下塑料飲料瓶上半部作一個塑料漏斗,用飲料吸管代替玻璃導管等,這對培養(yǎng)學生實驗技能和創(chuàng)新精神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久而久之,學生便逐步養(yǎng)成了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們表現(xiàn)出來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出乎教師意料。
三、家庭小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初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我布置了這樣一個家庭小實驗:影響蠟燭燃燒時間的因素。提前部署預習,學生先討論,提出觀點,有:玻璃杯的容積、蠟燭的高低、蠟燭的粗細或燭芯的粗細、蠟燭顏色、蠟燭的形狀、蠟燭的質地等,學生實驗后,交流反思實驗結果,不同的學生測出的結果大不相同,結論不一。教師評價:同學們帶著“化學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前所未有的有趣現(xiàn)象,足見科學探究的重要性。今天的實驗結果沒有對、錯之分,只要你肯做學習上的有心人,你會源源不斷的有更多地發(fā)現(xiàn)。
四、家庭小實驗能夠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探究空間
化學知識真正應用于生活才有價值,才不會教出書呆子。“家庭小實驗”的開展,如:不完全燃燒蠟燭,制炭黑實驗;自制酸堿指示劑;探究雞蛋殼里可能含有的物質、保險膜保鮮能力測試等等,有效地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化學知識的學習及社會生活實際有機聯(lián)系起來,在探究中獲取知識、體驗科學過程,領悟科學思想、學習科學方法、提高科學素養(yǎng)。由于小實驗的內容大多與當?shù)氐纳瞽h(huán)境和社會生產相聯(lián)系,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保護環(huán)境、立志建設祖國和家鄉(xiāng)的高尚情操,使實驗的教育功能落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
總之,老師在教學中通過開展家庭小實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培養(yǎng),密切了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提高了學生觀察、思考和基本操作的能力,并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小實驗發(fā)揮出了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