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頁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直接因素,一些新奇的事物和對生活有意義的知識和問題,都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而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一種力求認識的傾向,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關鍵詞:興趣 影響 積極 激勵 重視 實驗 多樣化的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直接因素,一些新奇的事物和對生活有意義的知識和問題,都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而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一種力求認識的傾向,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忙于脫身。那么如何整體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以下幾點是我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一點拙見,希望能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課堂上用豐富的情感和生動風趣的語言,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①帶著積極熱情的微笑走入課堂。②帶著熱愛和諧的心情走入課堂。③帶著生動形象的語言走入課堂。④帶著幽默風趣的智慧走入課堂。
二、重視物理實驗,提高學生興趣
(1)利用趣味物理實驗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的欲望。用學生十分熟悉的、身邊的物體物體做實驗,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時時牽住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在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時,一上課,我就拿出一個裝有乒乓球的漏斗對學生說:“我現(xiàn)在要同學們幫我一個忙,誰能幫我想辦法使開口向下的漏斗里的乒乓球不掉下來?”學生一聽,頓時來了精神,有幾個平時較頑皮的學生此時也躍躍欲試。結果很多同學想的辦法都是吸住球,我說:“誰能對著球吹氣而球不掉的? ”很多同學都說:“不可能!”我說有一人能,面對大家疑惑的眼光,我找了一個同學用力向下吹氣,結果球沒掉,大家特別驚訝,這時我及時引入本節(jié)課。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地探索、思考,較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相關知識,以及運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比較牢固地掌握知識,在歡笑聲中感受了學習物理的樂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興趣。新課程物理教學方法多樣化是時代的需要,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實驗法、討論法、調查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尤其實驗教學中應突出實驗、觀察與操作的趣味性,用實驗的趣味性啟發(fā)學習興趣,進而轉化成學生的積極求知動力。在實驗操作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得到知識,鞏固技能。將部分實驗精心包裝變成小魔術、趣味小游戲、小制作;利用計算機、投影等教學設施的再顯性,重現(xiàn)實驗的基本情況,把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例如:《光的直線傳播》中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光在傳播過程中光路是怎樣傳播的。把演示實驗盡可能變成學生實驗,讓學生動手的機會多一些。這樣做,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提高興趣。
(3)改進實驗,重視自制教具和小型實驗的開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有很大一部分在于物理實驗的趣味性。能用好實驗手段,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電荷》一節(jié)的教學中,首先出示一幅我自制的的教具——一幅吹塑紙上的圖畫,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圖上。然后,我指著圖對學生講:“花盆里有株花枝,但是花枝上沒有綠葉和紅花,我要用薄紙剪成花和葉子?,F(xiàn)在不用膠水,能不能把花和葉子貼上去?”把問題拋出來后,我手拿一片綠葉剪成的葉子向畫面上貼,葉子不能被吹塑紙吸附,飄落在地上。葉子貼不上,怎么辦呢?急于想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學生們積極解決問題,思維活躍。知識點講完后我再次提出上面的問題,這時全班有95%以上的學生舉手表示能解決,我叫一位學生上臺來表演,他拿著塑料布在畫面上摩擦幾下,然后拿著綠葉和紅花向畫面上適當?shù)奈恢每拷?,花和葉子都被吸附在畫上。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就在學生強烈的興趣和積極的參與下輕松愉快地完成了。這節(jié)課我抓住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心強的特點,在課堂上充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自制教具和小型實驗的實驗非常感興趣。因為這種教具和實驗對學生來說,比較親切,參與的意識強,簡單明了,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富有創(chuàng)造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在課堂的引入中,在隨堂實驗中,在課后作業(yè)中和在課題研究中,都可以有自制教具及其小型實驗的用武之地。例如,我們可以用塑料可樂瓶做液體壓強的實驗,用紙片演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實驗等。有利于加強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注重學用結合。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廣泛性和實用性,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入學習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指導生活實踐的意識。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認識到物理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學生對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認識,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才會更加努力的學習物理。如:講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時,以桿秤為例,讓學生分析出“小小秤鉈壓千斤”的道理,并可進一步提出這樣一個常見的問題:有的不法商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著引導學生列出“杠桿平衡條件”表達式,畫出桿秤杠桿示意圖。通過這個例子,學生感覺道這部分知識很有趣很實用,自然興趣盎然。對“杠桿平衡的條件”也會有更深的理解,從而運用自如。學習了“簡單機械”后,可看看自行車,它哪部分是杠桿,哪部分是輪軸,然后進一步觀察這些部分是如何協(xié)調運用的。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物理知識,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創(chuàng)造學習的樂趣,飽嘗成功的喜悅。
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講授物理學家逸事活躍氣氛,激發(fā)興趣
科學知識本身是嚴肅的,可表達的方式是可以多樣的。在新課程物理課堂教學中可結合科學成果和科學思想,從教材中精選一些物理學史故事及科學家的趣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如講《光的傳播規(guī)律》我們可以結合“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再如《能量》教學中,結合近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的“神舟”載人飛船按時返回指定地點,讓學生思考火箭在上升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同時號召學生向航天英雄學習。介紹屢立奇功的長征火箭,讓學生了解在運載火箭發(fā)動機高空二次啟動技術的國家,第三個掌握低溫高能氫氧發(fā)動機技術的國家,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學生聽了這些介紹會興趣倍增。這不僅有助于學科之間的滲透,更讓學生知道原來看似枯燥的物理世界也會如此豐富多彩,從而對物理學習又平添幾分親近之感。例如,我在講《浮力》一節(jié)時穿插了阿基米德鑒定金冠的故事。阿基米德從中發(fā)現(xiàn)了浮力定律:物體在液體中所獲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體的重量。一直到現(xiàn)代,人們還在利用這個原理計算物體比重和測定船舶載重量等。通過故事的穿插,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也增強了。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只有以學生為本,才能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而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變?yōu)閷W生的自覺行為,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新課程理念的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