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小組討論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實踐活動。講究課堂小組討論的組織藝術,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在學科教學中,尤其是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堂討論是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形式,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彼此溝通與交流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相互啟發(fā),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嘗試表達的習慣,便于教師把握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調整教學策略,靈活施教。它的實施不僅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認識的深化,增強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由于一些教師對課堂討論的認識不足,在課堂討論中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這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的實際效果。從中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課堂討論存在著重熱鬧、重形式,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的不足
、課堂講授中適當組織討論,要在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積極和諧氣氛中進行
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用親切和和藹的態(tài)度,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促使學生廣泛參與。教師在師生關系融洽的氛圍中把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也巧妙地把認識、分析事物的方法,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疑難問題的捷徑滲透給了學生。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不僅能使他們產生較強的記憶力,而且還能活躍他們的思維,發(fā)揮他們的智慧潛能。
二、課堂小組討論要創(chuàng)造和諧、動人的討論情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出一種生動的場景和氛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參與討論。如講授《化石吟》這首科學抒情詩時,采用多媒體用大屏幕展放有關化石的圖片,并配以音樂、旁白解說,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然后提出討論的問題“從詩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教師還可以組織四人小組討論,發(fā)言時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意義。教師也可利用音樂、美術來配合討論,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發(fā)揮音樂、美術的美感作用,通過學生進行審美、創(chuàng)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三、組織學生在討論中進行必要的評價
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討論結果,掌握反饋信息,及時給以指導,糾正不正確的思維方式,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相互啟發(fā)、激勵,讓創(chuàng)造性設想產生連鎖反應,產生共振,從而啟迪出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設想。對于學生的評價,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不斷給予他們成功的反饋,這樣才能使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不斷取得成功。
四、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只有經過認真自學,充分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如學習《紫藤籮瀑布》一課時,我安排學生在討論前進行充分自學,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花和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上無止境的?!痹僬页雠c中心句有關的段落、句子、詞語等進行深刻的思考。經過充分自學后再組織討論,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中心句子的意思──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美好和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后,要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偉大的事業(yè)中去。由此可見,只有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自學,再深入討論,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求得問題的癥結,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講究課堂小組討論的組織藝術,能更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習慣,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易于發(fā)現(xiàn)和形成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