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所謂音樂素養(yǎng)主要是指一個人就在音樂學習當中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素質和氣質,是音樂教育當中的基礎所在,更是一名音樂學習者的重要基礎。作為一名音樂學習者其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將直接關系到未來的發(fā)展以及情感的表達,如果不能在音樂素養(yǎng)上得到提升,那么就會導致演唱者成為機械化的演唱,當中缺少情感以及個人的理解,嚴重影響其表達效果。因此,當前階段在音樂教育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就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音樂教育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有益參考。
[關 鍵 詞] 音樂素養(yǎng);讀譜;學習樂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6-0024-01
一、音樂素養(yǎng)是什么
音樂素養(yǎng)在音樂的學習中是涉及范圍較廣,并且內容豐富的一種素質教育內容,其本身是具有獨立性的,也是音樂教育中的基礎和根本所在。在音樂素養(yǎng)中包含了讀譜、視唱、聽音、節(jié)奏、和聲、寫作、音樂欣賞和音樂史諸多方面的理論性內容,同時這些內容也是我國各大音樂院校所要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
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如果缺少了對音樂素養(yǎng)的學習,只是機械化地進行知識記憶和技巧練習,那么可以說這種學習方式將嚴重影響未來學生的發(fā)展,并且學生所進行的音樂表現(xiàn)也將缺少真情實感,難以打動人心。因此,對音樂素養(yǎng)的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的音樂深入理解和進一步感悟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目前的學習現(xiàn)狀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音樂教育中關于音樂素養(yǎng)的學習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教師認為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會將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放在專業(yè)理論和樂器演奏等方面,從而導致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學習受到了阻礙,很容易發(fā)生學生演奏和演唱效果與他們的個人音樂素養(yǎng)之間相脫節(jié)的問題,難以更好地進行情感表達。其次,隨著學生的逐漸深入化學習,也將導致學生對音樂的內涵理解受到影響,導致學習的壓力變大,興趣也將逐漸減少。而從家長方面來看,家長也普遍希望教師多進行一些技巧教學,讓學生盡快參與各種考級,從而導致學習的目的產生扭曲,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悲哀,對家長和教師來說也完全起不到任何的積極作用。
而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必須從小開始培養(yǎng),這不僅僅是接觸樂器才需要學習的科目,在小學音樂課堂中也更需要培養(yǎng)這些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基礎,為學生以后能更好地享受音樂奠定基礎。讀譜等視唱樂理知識則是小學音樂中的教學要點,如何在低年段的教學中,使學生快樂地學習這些音樂要素是本人需要深入研究的。
三、如何使學生在低年段快樂學習樂理知識
結合低年段學生活潑好學、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我在音樂課堂中的基礎知識教學中融入順口溜或者是小歌謠,使學生能夠在快樂中掌握知識要點。
(一)認識五線譜的do re mi
五線譜是世界各國通用的一種科學記譜方法。它是由法國人歸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人音版教材要求學生五線譜與簡譜同時學習,二年級需要為三年級五線譜的首調練習做準備。我準備的音符唱名歌:
下加一線敲敲門,do do do(篤);
下加一間打招呼,re re re(來);
第一線上小貓叫,mi mi mi(咪)。
(二)掌握歌唱的基礎姿勢
結合歌唱的基本要點“站要直,坐要正,歌唱要自然?!蔽揖帉懥丝谠E“腰桿挺直,腿放平;肩膀放松,手放平”。
四、綜述
音樂的課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享受音樂,營造快樂的氛圍,使學生更好地享受課堂。通過一系列課堂實踐證明口訣教學是小學低年段音樂要素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雖然在課堂普及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通過不斷的研究與探索,相信完全可以解決。
參考文獻: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李重光.基本樂理教學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3]李丹芬,張振芝.趣味識譜[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