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藥理學作為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藥學與醫(yī)學間的一門橋梁學科,在各大醫(yī)學和藥學院校的臨床醫(yī)學、藥學、護理學、預防醫(yī)學等各個專業(yè)中都是必修的課程,所以,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在不同層次、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中,他們的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消化能力是有很大差別的,尤其是面對中等專業(yè)學校的學生。他們都是不能被高中錄取的、化學和物理知識尤其薄弱的、沒有很好的學習方法、自控能力又很差的學生,而中等專業(yè)學校面對的正是這些學生。
[關 鍵 詞] 病例分析;藥物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6-0109-01
為什么單獨提出化學和物理知識呢,更重要的是化學知識,因為藥理學這門學科中,藥物的來源(植物的、動物的、人工合成的和人工半合成的)、藥物的理化性質(固態(tài)的、液態(tài)的、氣態(tài)的,水溶性、脂溶性,酸性、堿性、中性,易溶、微溶、難溶等)、藥物的化學結構,無機物藥物比有機物藥物易懂,因為有機物藥物的化學結構非常復雜(主鏈、側鏈、官能團、取代基等),都是化學和物理方面的知識。雖然這些知識并不是藥理學知識的重點(針對中等專業(yè)的授課要求),但也是學習藥理學必不可少一部分,所以,講授這些內容時必須補充初中學習過的化學和物理知識。
藥理學的重點當然是藥物的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藥物間的相互作用,難點是藥物的作用機制。藥物的體內過程更涉及解剖學和生理學,比如,藥物的不同給藥方法在用藥部位的吸收(口服的藥物在胃腸道、注射的藥物在組織和血液等)、藥物吸收后隨血循環(huán)在體內的分布(藥物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游離型還是結合型)、藥物在肝臟中的代謝結果(轉化成無毒或有毒的物質、是被滅活還是被活化)、藥物在排泄(腎小管的重吸收、膽汁排泄的肝腸循環(huán))中如何受到影響。所以在講授這些知識時也必須回顧和講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雖然它是在學習藥理學之前已經學過的知識。
因此,在講授橋梁學科的藥理學時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它有其他學科沒有的優(yōu)點,那就是藥理學中“藥物”。因為人類(當然還有動植物),從生到死都用過藥物。所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能調動學生學習藥理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實踐法、病例分析法、多媒體等),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學。
讓學生知道藥物僅是影響疾病轉化的外部條件,機體則是決定疾病轉歸的內在因素。因此,在防治疾病時,不應只依賴藥物的作用,而忽視機體抗病能力的提高。此外,作用于不同組織、器官、系統(tǒng)的藥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學習每一種藥物。所以,只能講授每類藥物中具有代表性、臨床應用廣泛的藥物。在二十多年的藥理學教學中,采用過多種方法對藥物的作用、作用機制及其不良反應等進行過講授,其中病例分析法是筆者在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授課效果也比較好的、學生最樂于接受的一種教學方法。
下面就講授抗高血壓藥時的一個病例,對藥物三種的作用、作用機制及不良反應和針對此病例的用藥是否合理進行全面剖析,以便和大家分享。
病例:患者張某,男性,60歲,身高1.77米,體重85公斤,頭暈癥狀有半個月左右。經醫(yī)生診斷為中度高血壓,并給患者開了普萘洛爾、雙肼屈嗪、氫氯噻嗪、氯化鉀溶液,按各自的用法口服。分析本處方是否合理,為什么?
普萘洛爾是β受體阻斷藥中具有代表性的藥物。
普萘洛爾是通過其阻斷β受體,減少心排出量,抑制腎素分泌,降低外周交感神經活性等降低血壓。
不良反應:對心功能不全者可誘發(fā)或加重心力衰竭,誘發(fā)支氣管哮喘,還有厭食、腹瀉,長期用藥可見低血糖、血脂升高等。
雙肼屈嗪是通過直接松弛小動脈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壓下降。不良反應有頭痛、心悸及胃腸反應、水腫及誘發(fā)心絞痛等。
氫氯噻嗪是基礎性降壓藥。它的特點:口服有效,降壓作用溫和,長期用藥很少產生耐受性藥。
氫氯噻嗪是如何降低血壓的呢?一般認為它的降壓過程分兩個階段。早期是通過減少血容量而血壓下降。后期(連續(xù)用藥2~4周后)通過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內Ca2+減少等多種原因降低血壓。
氫氯噻嗪不良反應有電解質紊亂、高血脂、血糖升高、誘發(fā)痛風等。
通過對普萘洛爾(心得安)、雙肼屈嗪、氫氯噻嗪作用和作用機制的學習,可以很明確地看到此處方是合理的。
因為處方中各藥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產生降壓作用,合用可將降壓作用增強,提高療效。同時合用可相互糾正不良反應。處方中普萘洛爾在降壓作用的同時,會引起收縮周圍血管,雙肼屈嗪能直接擴張血管對抗之;雙肼屈嗪在降低血壓時又反射性地產生心率加快這個缺點,普萘洛爾則通過抑制心臟減慢心率解除它;以上二藥久用都會引起水鈉潴留,導致血容量增加,甚至會出現水腫,用利尿藥氫氯噻嗪正好可以糾正;應用氫氯噻嗪有可引起腎素升高和血鉀過低的不良反應,普萘洛爾能使腎素降低,而在處方中又及時補充了氯化鉀溶液則可糾正低血鉀。
參考文獻:
邱國俊.藥理學[M].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