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具有短小、針對性強、新穎有趣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注意力時間短的認知特點,更符合現(xiàn)代自媒體時代的特征。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可以充分應用到課堂情景的創(chuàng)設、課中難點的解決、課后交流反思等方面,符合“云時代”的教學的特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微課
目前,我國已經掀起一片“微課熱”。以佛山為首的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小學教師微課大賽,成功征集了1700件作品。國家舉行首屆“中國微課大賽”,更是將微課風吹向全國。我國教師將微課運用于日常教學卻非常少。就拿教育部轟轟烈烈舉行的“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的曬課活動來說,用微課輔導的案例也是少之又少。反觀作為一線老師的我們,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重點在備課上下大量的功夫,而在微課這項教育技術革新方面存在著技術應用不熟,制作零碎,缺乏指導與共享等問題。很多一線老師只聽過未用過,或者也只是在賽課時為了錦上添花而運用這個新的教學技術。微課具有短小信息量大,切入點新、趣味性強的特點,未能為老師們所共知所運用。而互聯(lián)網+的時代,新的教學技術的運用與推廣,這是大勢。既然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不可逆轉,不如早介入,打開新技術的窗口,進入廣闊的技術革新時代。
一、聚焦身邊資源,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
小學的作文主要是貼近學生生活,圍繞校園、家庭、社區(qū)、旅游等方面的人事景來進行,讓學生從生活中得到體驗,去觀察,去記錄身邊,有感而發(fā)。教師、學生、家長都可以成為記錄者,可以在活動中拍攝照片、錄像?;顒雍蠼處熤谱鞒晌⒄n,指導他們細致觀察。在學生面前再現(xiàn)當時的活動情境,喚醒學生的記憶,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
1、照片的運用。
一張小照片,記錄那一刻的人、景、故事。時間不可逆,小照片卻能幫助學生回憶起當時的點滴。如在人教版的六年級下冊《畢業(yè)贈言》教學中,學生們面對一起學習生活了六年的熟悉面孔,即將畢業(yè),滿腹的話想說,卻到嘴邊發(fā)不出來。教師這時需要一點星星之火點燃的感情,讓他們回到當初的點點滴滴相處的記憶中。在教學時,我搜集了他們在一年級莊嚴的入隊時的激動而鄭重的照片,在二年級詩歌誦讀比賽時稚嫩的照片,在家長開放日中畫臉譜認真可愛的照片。配上《七色光之歌》,做成簡單的微課。在課前播放,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一片沸騰,話匣子被打開了,這個說:“天啦,簡直不敢看當時那么黑不溜秋的我,還有我旁邊的頭發(fā)蓬松的你!”那個嘰嘰喳喳的指指點點。那些羞澀的、活潑的學習生活的照片瞬間點燃了同學的美好的回憶,情感的鋪墊成功后,寫作也成了順水推舟的事。
2、視頻的積累。
自媒體時代,語文老師可以借助家校媒體的力量,順勢而導,積累生活的素材,制作成精美的微課。在課堂上再現(xiàn),激發(fā)學生興趣,讓枯燥的作文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參與度更高。
(1)再現(xiàn)校園生活。21世紀是自媒體的時代,人手一臺手機,都是移動拍攝的好工具。老師可以做校園生活的記錄者,小素材大生活,做教學路上的有心人。校園的生活豐富多彩,每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在如:春節(jié)的利是封手工制作活動、端午的“粽香”習俗展示活動、中秋的賞月嘗餅活動等。儀式類的活動會讓學生感受到那份莊嚴與鄭重,感受到祖國的強大與美好,從而油然而生的那份愛國心和民族尊嚴是情感體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周的“升旗儀式”、六一兒童節(jié)“入隊儀式”、國慶節(jié)的參觀國旗護衛(wèi)隊的出旗儀式等。
(2)再現(xiàn)社會生活體驗。奇妙無比的大自然,每個人所觀察到的都不一樣。每個家庭生活,社會活動體驗也不一樣。有的學生生活在農村,地里田間的一花一草,鳥獸蟲魚都隨手可拍。而有的學生住在城市中心區(qū),對新科技新建設更熟悉。“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睂懽鹘虒W的奧秘就是讓學生植根于自己生活的土壤,用心觀察和體驗生活。讓學生家長用視頻記錄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的發(fā)現(xiàn)與感悟或者精彩的瞬間,發(fā)布到班級的微信平臺上,可視可感的寫作素材自然生成。讓源頭的活水引進到寫作的課堂,學生家長自己參與制作拍攝的過程,情感體驗和共鳴會更強烈。
二、聚焦方法指導,突破寫作難點
“寫作難,難寫作”小學生提起作文就頭疼,教師提起寫作教學也覺得難以駕馭。平時的作文教學,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小學生認知比較偏向與形象直觀的感受,空洞的說教和無意義的討論,錯過了學生注意力的黃金十分鐘,注定了寫作教學的高耗低能。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是我們必靈的惟一口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边@句話突顯了注意力對學習的重要性。小學生正處于控制力發(fā)展的階段,活潑好動,能集中注意學習的時間也就更短。微課以其短小精煉、針對性強,趣味性強的特點,在小學寫作教學中運用,能起到“畫龍點睛\"、“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因此在寫作微課的制作中,教師一定要先進行學情的分析,選取教學內容中的難點作為突破口,起到“以點促面\",將零散的知識點集中起來的作用。
如二年級開始學寫日記,學生總存在格式不明,內容不清,無話可寫的問題。為此,制作了“快速學會寫日記”的微課,原來日記還可以有繪圖日記、摘抄日記這些有趣的形式,學生的興趣大漲。
三、聚焦互動與完整,反思改進系列化。微課雖然是新興領域,新的技術手段,但是在已經應用的小學語文微課程中,存在著互動和評價功能欠缺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微課程多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較少,不重視反思評價與改進、微課知識點碎片化等等。這(下轉282頁)(上接372頁)些都會導致微課程教學注重講授,與學生互動少,不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成為另一滿堂灌的課堂。
1、微課互動設計。小學的微課主要應用于課堂的教學,課后輔導方面。因此強化微課的互動與評價,微課制作的系列化是今后微課制作要彌補的缺陷。在微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要注意幾個方面:第一,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在微課播放前,要有意識的提醒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微課,課后要及時交流與應用所得。第二,學生與微課程的互動。學生學完微課后,如果有不明確的地方還可以對學習內容進一步進行鞏固。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資源共享等等。
2、反思提高。微課在實施教學后,教師應該在課后對實施的效果進行反思,修改,使微課更加合理實用。例如:在教學了《快速學會寫日記》后,教師反思后發(fā)現(xiàn),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認知來說,這個知識點的設計過多,學生的信息接收量不足。存在著:(1)學生對于觀察日記這個寫作難點只是蜻蜓點水的認識,沒有掌握方法。(2)講解過多,生動性不夠,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反思以上問題,教師進行了調整,將觀察日記作為重點來指導,加入了一分鐘小兔子的分步觀察的視頻,以及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錄制的分步觀察的注意事項。在有動畫有講解視聽結合的微課,就彌補了第一稿微課的生動性不足,講解過多的問題,就有了微課的第二稿。
3、制作的系列化。胡鐵生指出\"教師不僅要掌握單個知識點微課的設計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個單元、一個專題、一個學科的微課設計方法和策略\",可見,未來微課的建設方向會從\"單一結構\"向\"系列結構\"轉變。微課因為時間短,一般只是對一個方面的問題進行集中的突破。這樣就導致知識點過于零碎,而破壞了學生知識系統(tǒng)建構的完整性。因此設計像《怎樣描寫人物》《給作文治病》等系列化的微課就非常重要,能對過于細致化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的整合。可以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分組進行設計實施。
隨著“云時代”教育的到來,為新的信息技術與現(xiàn)代教育的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科微課廣泛的運用到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其開發(fā)和實施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問題和瓶頸。微課共享平臺的建立,給新的教學技術提供一個交流分享的平臺,更使微課的制作也具有“云時代”的特征。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夏天;周紹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
[3]郭嘉埼.我國小學語文微課建設現(xiàn)狀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4]歐哲.淺談微課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
[5]盧艷珍.微課讓小學作文教學熠熠生輝[J].基礎教育研究.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