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
【關鍵詞】語文 教學 寫作 能力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從教十幾年來,我一直擔任語文,深感作文教學的難度大。在實際教學中確實也出現(xiàn)了學生怕寫、不會寫,沒啥可寫的多種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差。那么,怎樣改變這種不盡人意的狀況,從而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寫作興趣
激發(fā)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是最善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人。普遍學生感到寫作困難,談“文”色變,產(chǎn)生厭學情緒。如果老師不及時醫(yī)好這塊心病,那么寫作教學將事半功倍。學生厭惡寫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從他們感興趣的事做起。比如寫《一次活動》,寫作之前,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如:參觀工廠、游覽名勝古跡、舉行跳繩和拔河比賽等。寫作時,先在班上進行口頭訓練,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把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講出來,讓他們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消除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在此基礎上進行書面訓練,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作文,寫作興趣隨之而來。
二、融入生活,積累素材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必須從平時做起,教師在督促學生抓緊語文課文和課外書本學習的同時,應多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F(xiàn)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這些都是寫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學生在觀察和認識生活中,可以不斷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為今后寫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多寫日記、周記,多留意和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我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許多同學在寫作時,最擔心的就是面對作文題目感到了無頭緒,不知從何寫起,頭腦一片空白;有時則感到自己掌握的材料不足,寫作貧乏、無話可寫。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平時對生活缺乏細心觀察,對生活素材缺乏必要積累,不能及時地把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一些新鮮事情記錄下來,時間一長,原來清楚的事情也變得印象模糊,甚至一點印象也沒有了,以致于寫作時寫不出來。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我們一方面提醒學生不要慌,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把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有趣的、有意義的人和事記錄在筆記本里,寫成觀察日記。等進行作文時從中尋找合適的題材,經(jīng)過自己仔細的觀察、體驗、研究、分析,挑選取舍,整理成文。這樣寫起來就有本可依,才能寫真實的人、事,不造假,不瞎編。
三、培養(yǎng)多讀多寫
多讀多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學生有了寫作興趣以后,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多讀多寫,否則將前功盡棄。要達到多讀的目的,除了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外,還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有益的課外讀物,從中吸取寫作“營養(yǎng)”。為了讓學生能讀到更多的課外讀物,我的做法是:首先,鼓勵學生辦好借書證,定期到學校的圖書室借書;其次,每個學期都精心設計好“班級圖書角”,為學生訂《小學生作文選刊》《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等,并號召學生踴躍捐書。除此之外,還與其他班級友好合作,定期交換課外讀物。平時用一定的時間給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并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效果,享受進步、收獲的喜悅。
四、確定立意,挖掘本質(zhì)
掌握好文章的立意,也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有些學生寫起作文來長篇大論,但是卻立意不明確。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也就是確定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樣立意,才能使作文取得好成績呢?首先是立意的正確,立意要符合客觀規(guī)律。立意要從實際出發(fā),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真實想法,才能使人感到無比的親切、自然。要做到立意深刻,就要把反映的對象所蘊藏的本質(zhì)意義挖掘出來,一定要在立意上下深功夫,才能挖掘出事物的本質(zhì)。
其次立意要新。在寫作時,同一個題目,有許多人來寫,立意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是很多的。例如語文第十二冊積累運用中的習作(漫畫)《假文盲》在我們的社會里,自私自利、明欺暗騙的現(xiàn)象日益嚴重,怎樣令學生借這種現(xiàn)象諷刺社會中的丑態(tài),就是要學生積累現(xiàn)實生活中見到的一些例子,加以指引,讓學生認識到這現(xiàn)象的危害性,所以學生必須在作文中立意提示這種現(xiàn)象的危害性,提倡從我做起,共同抵制不良的社會風氣,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樣才能寫出切合題意的文章來。
五、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
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每次進行作文練習,我注重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具體步驟是:一是指導審題,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寫什么,怎么寫。二是指導立意,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么寫,是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種感情,還是贊美一種精神等。三是指導選材,讓學生明白選擇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此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日記拿出來,從中選擇好材料,為寫作服務。審題、立意、選材是作文指導的方向,除此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譴詞造句,用上各種寫作手法、技巧,謀篇布局等。教師指導方法得當,學生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學生自己批改、講評作文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師生共議共改、小組合作評改、同桌互評互改、個人自改自評等。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缺點,學習他人作文中的優(yōu)點,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學生改好作文后,再抄進作文本。作文交上來后,我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進行認真地批改。在給學生批改作文時,我盡可能用上一些激勵性的評語,把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挖掘出來。如別致的題目,好的開頭和結尾,一個精彩的詞句等,都給予肯定贊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對寫作的信心。批改過程中,認真推薦出本班的“代表作”。批改結束,及時講評。講評分為簡評和詳評兩種。簡評部分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方案,防止今后重蹈覆轍。詳評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導學生討論,說說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問題?如何修改?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互相啟發(fā),達到取長補短、以優(yōu)帶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寫作教學實踐中管窺之見。語文教學成在作文,敗在作文。在寫作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有待我們語文教師去共辟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