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小學教育的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營造寬松氣氛,喚起學生的自信心;精心設計提問,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鼓勵獨特見解,啟發(fā)學生的求異心。語文教學的獨特作用是養(yǎng)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的主要源泉。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是不容忽視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采用各種方法、多種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性地教學,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出具有自信心、好奇心、求異心、持恒心等優(yōu)秀個性品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
【關鍵詞】課堂教學 個性
課堂是小學教育的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積極引導。因此,現代教育提倡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以人為本,充分開發(fā)學生的各種潛能,注重健全學生個體品質的形成,讓學生在言語實踐活動中“動”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呢?下面就談一談我個人的一些粗淺體會:
一、營造寬松氣氛,喚起學生的自信心
傳統(tǒng)的教育中,由于師道尊嚴,緊張的課堂氣氛以及過度強調的思想教育讓學生要么不敢想、不敢說,要么就說假話、套話、空話,這種現象顯然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極不利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揚。那么教師應當怎樣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呢?首先,教師要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地方,要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只有在學生喜歡的領域里活動時,他們才會投入、才會自信。
例如:我曾設計過的一次新思維習作訓練《田忌賽馬新編》,我讓同學們想象:齊威王賽馬失敗之后心情如何?他會怎么想、怎么做?他手下的謀士們會幫他出哪些主意?你能想到什么妙招幫助他反敗為勝?請大家說一說、議一議、演一演。同學們興致高漲,諸如“美人計”、“挖陷阱”、“喂瀉藥”、“調虎離山計”……五花八門,說起來頭頭是道,個個儼然是“賽諸葛”,演起來妙趣橫生、惟妙惟肖,課堂氣氛活躍,極大促進了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提高了他們自我表現的欲望。寫出來的習作精彩紛呈、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同樣可以放開手腳,讓學生主動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懂?懂了多少就說多少,不懂的就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尊嚴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水平的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表達自己獨特的感悟。教師則適機地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個個躍躍欲試,讓他們自信地發(fā)表意見。
二、精心設計提問,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的提問,不僅是為了使學生獲得某一方面的具體知識,更是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只有當提問“提”在關鍵上,“問”在要害處,才能真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設疑,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從課題入手。課題猶如文章的“眼睛”,啟發(fā)學生通過“眼睛”去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教師《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時,教師出示課題后,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問題,經過學生質疑,教師歸納:1、董存瑞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2、董存瑞是怎么樣舍身炸暗堡的?3、董存瑞炸暗堡的結果怎樣?學生的思維活動在這樣的解疑釋難中積極地開始了,我也就這樣借助學生的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從關鍵詞句入手。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往往多課文的閱讀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如能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并且通過對這些詞句的聯想和正確推想,訓練和發(fā)展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在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的基礎上,教師啟發(fā)學生找出其中的關鍵詞語“不可估量”,引導學生圍繞“不可估量”質疑問難,然后根據學生質疑,誘使學生由“不可估量”產生聯想:圓明園很大,很美;禮貌財富很多,很珍貴;圓明園在當時非常有名,再引導學生圍繞聯想內容質疑問難;圓明園怎么大?怎么美?在當時怎樣有名?
從課文疑點入手,課文的疑點,往往是學生質疑問難的突破口,是將教學向縱深推進的突破口。例如教學《挑山工》一文時,學生提出疑問:挑山工比游人走得慢,而課文卻說花的時間并不比游人多,這是為什么呢?于是,教師適時地引導自學下面的課文。學生由此認識到:挑山工具有堅持不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寶貴精神。
三、鼓勵獨特見解,啟發(fā)學生的求異心
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實質是對文章的一個“再創(chuàng)造”過程。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征的學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答案,允許學生個性張揚,讓學生充分思考各抒己見,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求異”。為此,教師一定要抓住求異點,讓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求異中創(chuàng)新。如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針對“人類能否移居別處”這一問題,我引導同學們不受課文內容的限制,結合課內外的知識進行討論、辯論。通過辨證的思維,孩子們認識到:不管能否移居,人類都必須提高環(huán)保意識。這樣的巧妙處理,尊重了學生不同的看法,也解決了學生的問題,培養(yǎng)了他們辨證思考問題的良好的思維方式。
語文教學的獨特作用,不僅在于它以傳承直接孕育創(chuàng)造精神的民族文化為已任,而且是養(yǎng)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的主要源泉。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敢想敢說、充滿好奇、異想天開、勇于進取、堅持已見……以及許多所犯的美麗的“錯誤”,往往就是創(chuàng)新人才“思維火花”的精彩閃現。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是不容忽視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采用各種方法、多種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性地教學,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出具有自信心、好奇心、求異心、持恒心等優(yōu)秀個性品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鋪就一條康莊大道,讓他們展開想象翅膀,在創(chuàng)新的天地里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