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剛落下帷幕,作文題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語文學科中的作文題,是高考試題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題,它近乎是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敗直接決定著語文成績的高下。而要寫好作文,不論是任務驅(qū)動還是新材料作文,無外乎要在立意和謀篇(包含表達)兩個方面下功夫。要立好意,謀好篇,做到質(zhì)形兼美必須做到以下“十要”。
一、立意要準
就是要準確地理解題意,即對試題所展現(xiàn)的各個組成部分作準確、全面的審讀和理解,不漏掉任何一個元素的含意?!邦}意”尤其是指題目的宗旨、中心、觀點,抓住了它,才抓住了行文的靈魂,抓住了“神”。“準”也指立意要正確,要健康,要能反映出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求真崇善愛美的思想感情,反映出生活的本質(zhì)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底線是正確的是非觀、道德觀。2017年全國卷Ⅰ的作文題兼容了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這就對學生立意要準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立意要明
是指主題要集中、鮮明、突出。主題如同一個軍隊的統(tǒng)帥,它統(tǒng)領著全局。主題集中、鮮明、突出、單一,文章就能吸引讀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是指寫作對象明確,為誰而寫;寫作目的明確,因何而寫。這樣才能提高寫作的針對性、真實性和時效性。我們在確定主題時,一定要從多個主題中選出較為集中的主題,使材料反映的中心問題突出,這樣立意才會旗幟鮮明。今年高考全國卷的三個作文,都要歸納、提煉一個有深意的鮮明中心,并圍繞這一中心加以闡發(fā),立意明,這樣文章即使形散,也能做到“神聚”。
三、立意要穩(wěn)
穩(wěn),是指要選擇自己熟悉的角度來寫,只有寫自己所熟悉的才能寫好,同時要考慮到自己的庫存積累,要使文章內(nèi)容充實、豐富,必須選擇自己材料儲備充足、典型、新穎、鮮活的角度來寫。如今年“我看高考”這一作文,“我”不是泛指的所有人,而是寫這篇文章的這一個考生。這樣看來,穩(wěn)妥的立意就應該是你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高考,融入自己的人生體驗,思考價值追求,而非站在社會的角度廣博論之。
四、立意要新
新,是指在思想觀點方面,有新穎的認識,有獨特的感受,獨到的見解,能想人之所未想,見人之所未見,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從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要做到見解新穎,或逆向思維,拓寬思維空間,反彈琵琶;或發(fā)散思維,開辟思維角度,獨出機杼;或深入開掘,加深思維深度,凸顯本質(zhì)。
五、立意要真
真摯是文章的生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人對事的情感態(tài)度。無論是寫人、敘事、描景,還是論理,都要滲入作者或愛或憎、或喜或憂、或褒或貶的真摯情感。
要想使文章真摯感人,必須保證事情要真實,材料要感人。其次,所表達的感情要真切、完善、濃烈、獨特,只有融入高尚的真情實感,只有把自己的獨有的情感和完善的個性凸顯出來,才能與讀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與思想的撞擊。今年全國卷Ⅰ要求從十二個關鍵詞中“選兩三個關鍵詞呈現(xiàn)你所認識的中國”,全國卷Ⅲ“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都需要考生有真實的社會體驗,寫真事,抒真情,或反映一個相對完整的正確的“中國”,或?qū)κ忞s紛紜的高考現(xiàn)象和高考觀進行真實獨到解讀,闡釋“我的高考”觀。
六、立意要深
就是文章要有深刻的蘊含,能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和特有的客觀規(guī)律,體現(xiàn)出豐富的哲理,獨到的認識,獨特的感受,嚴密的邏輯,深刻的啟示。能透過現(xiàn)象洞察本質(zhì),挖掘出現(xiàn)象之后隱含的深刻的有社會意義和價值的東西,能撼人心靈,發(fā)人深省,給人思辨的力量和氣勢。讀后能引發(fā)共鳴,讓人深思,給人啟迪,能產(chǎn)生余音繞梁、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如2017年全國Ⅱ卷的作文,對七個文化名句的理解闡發(fā),就要既找到聯(lián)系,又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評判,挖掘其自強奮發(fā)、家國情懷、堅持自我、勇于實踐、敢于擔當?shù)蓉S富內(nèi)涵。無論怎么組合,理性的思考和評判都尤為重要,這都是立意要深的關鍵。
七、謀篇要對
對,就是符合文體的要求,做到文體鮮明,中規(guī)中矩。符合文體要求,首先是要符合試題規(guī)定的文體要求,其次是符合考生自己所選定的文體要求。而要做到符合文體要求,必須先把握不同體裁文章的特點,清楚不同體裁的文章在結(jié)構、語言、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只有熟知文體特點,才能按體成文。
八、謀篇要嚴
嚴,是指文章的結(jié)構嚴謹。結(jié)構,是文章內(nèi)容的組合和構造。安排文章結(jié)構,主要表現(xiàn)為開頭結(jié)尾的起合,過渡照應的轉(zhuǎn)承,段落的合理安排。應做到作文思路展開有序,形式上有頭、有中、有尾,前后照應,上下連貫,主次分明;邏輯上線索清晰,層次分明,順序恰當,段落合理。
九、謀篇要巧
就高考《考試說明》中對作文的分項要求來看,在“發(fā)展等級”的“有創(chuàng)新”條目中,就明確地提出了“構思新巧”的目標,對作文的構思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既要“新穎”,又要“巧妙”。
巧,是指“新巧”。“新”是推理想象有獨之處,有個性特征。“巧”是巧妙奇特,獨具匠心。要想達到新巧的要求,在思維上,就應想象奇特而又合情合理,夸張、渲染、虛擬、聯(lián)想到位而不過頭,反彈琵琶而能自圓其說;在結(jié)構技巧上,應注意運用曲折之法,如巧設懸念,抑揚頓挫、鋪墊映襯,巧合意外等方法?!靶虑伞边€要做到:題目新穎別致,開頭新穎獨特,材料新穎貼切,結(jié)尾新穎雋永。
十、謀篇要美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要有思想美、情感美、結(jié)構美之外,還應注意文章的語言美、形式美,富于文采的語言與優(yōu)美的形式可使思想感情外化出來,無形中給讀者以感官上的愉悅,能更好地促進思想和感情的表達。
語言美。“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一篇文章如果字字珠璣,句句錦繡,它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輝,色彩絢爛。
書寫美。字如其人,書寫反映人的形象氣質(zhì)。字跡清晰、工整,字體美觀大方,不是信手涂鴉,一定會獲得閱卷者的好感。
形式美。關于文章的形式,古人早有“鳳頭、豬肚、豹尾”的說法,它既是針對內(nèi)容而言,也是就文章形式而言。形式能反映出思維是活躍、新巧、嚴謹,還是呆板、遲滯、冗贅,因此,必然會影響整體的效果。
總之,高考作文,無論是任務驅(qū)動作文還是時評類作文,都要做到既應關注“神”,更應關注“形”,只有神形俱佳,才能文高一籌,讓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