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高中教育的全面發(fā)展,歷史學科教育的重要性不斷突出。在全新的高考形勢下,教育部門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基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新高考形勢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挑戰(zhàn)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 新高考形勢 課堂教學 挑戰(zhàn) 教學策略
前言:認真分析新高考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學活動面臨的挑戰(zhàn),積極更新教學思想與方式,主動迎接挑戰(zhàn),開發(fā)全新的教學策略,才能讓高中歷史教學活動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一、新高考形勢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挑戰(zhàn)分析
(一)升學壓力大,提高學習興趣是挑戰(zhàn)
應試教育,是我國傳統的教育形式。在高考的重壓之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較大的心理壓力。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向學生傳授大量的學科知識,學生也需要為了成績的提高而跟上教師的步伐。機械的學習,很快便磨光了學生學習熱情。傳統的教學手段,固步自封,也讓教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提高成為奢望。在升學壓力下,師生為了提高分數,豐富答題技巧“共同努力”,沒有將歷史課堂視為探尋歷史知識,獲得歷史樂趣的地方,直接影響了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歷史知識多,準確掌握是挑戰(zhàn)
歷史,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一個沒有邊界的學科,沒有盡頭的學科。在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在時間上,要學習古代史、近代史與現代史。歷史學科不僅涉及的時間長,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包括了多個學科的知識。在高中階段,學生要學習的歷史知識體系較為龐大,許多細枝末節(jié)的知識需要學生記憶。在通曉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從微觀角度入手分析某一個歷史事件,了解一個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與意義,是很繁瑣的學習任務。知識點瑣碎,易忘,讓很多學生難以找到歷史學習的成就感,面對高考,更是心中生畏。
(三)教學工具陳舊,活躍課堂氛圍是挑戰(zhàn)
教學工具,對于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工作有輔助作用。在過去的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為了在規(guī)定時間內講完歷史知識,完成歷史教學任務,顧不上研究全新的教學工具,只用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根粉筆組織教學,影響了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新性。當代高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教師不改變自己老舊的教學行為,就無法在課堂中吸引高中學生的注意力,讓歷史課堂死氣沉沉,影響教學有效性。
二、新高考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學策略分析
在新高考形勢下,要做好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必須要正視新高考形勢給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全新的歷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歷史知識,建立正確的歷史觀念,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端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是與學生一起迎接高考挑戰(zhàn)的重要一步。將高考形容成大山,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還不如讓學生將高考視為試金石,促進學生通過努力學習歷史來驗證自己。將歷史知識可愛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發(fā)現歷史知識之中的規(guī)律,促進學生在歷史課堂中收獲快樂的體驗,才能讓教學過程變得輕松。靈活課堂教學方法,給學生更美好的歷史學習體驗,才能讓學生逐漸建立起歷史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
比如在講解《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知識時,涉及到政治知識,大多數學生認為很無聊,很枯燥。教師要利用全新的方式激起學生的熱情。在課堂一開始,教師可以問學生“準備好了嗎?”,大多數學生會敷衍地說“準備好了”。這時,教師一反常態(tài),問一問學生“你們都準備了什么?”聽到這一問題,學生會遲疑一會,然后回答“課本,筆,筆記本”。面對學生普通的回答,教師問出“你們帶上你的激情與熱情了嗎?”,能夠讓學生一下怔住,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與教師一起熱情滿滿地學習歷史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課外歷史故事的融入,讓學生改變“歷史很死板”的觀念,促進學生積極地去認知歷史知識,體會歷史知識的微妙,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素養(yǎng)。
(二)積極采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
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設備組織高中歷史教學,給高中學生科技化的歷史學習體驗,給學生更多的選擇,能夠讓歷史教育更加真實。在現代化教育工具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在歷史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以觀看歷史紀錄片、模擬參觀歷史建筑的方式近距離接觸歷史事件,拉近歷史事件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積極學習。
比如在講解《太平天國運動》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的影視作品以及真實的歷史圖片,將學生帶回到那個年代。促進學生在情境中將自己想象成為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一員,體會歷史事件的震撼感,理解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及產生的后果。又如在講解《“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實踐》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新聞視頻,改變學生的想法,讓學生認識到一國兩制對于國家團結與發(fā)展的意義,讓歷史課堂教學滿足高考要求,也滿足學生歷史素養(yǎng)水平提高要求。
(三)傳授高效的歷史學習方法
讓高中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才能讓學生在高考中發(fā)揮出自己的能力,使知識健康地轉變成為分數。培養(yǎng)高分低能的學生不是歷史教育的目標,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讓能力成為人才質量的衡量標準,才是新高考形勢下歷史教育工作者要完成的教育任務。
在歷史課堂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長的機會。像在講解《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這一專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資料,讓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古代希臘與羅馬的政治制度與法律,促進學生合作組織模擬古羅馬法庭的活動。學生能夠將課本中知識轉變成為活動,應用到實踐中,便證明他們完全理解了歷史知識,了解了歷史規(guī)則。用這樣的方式組織教學,才能讓學生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三、小結
綜上所述,當代社會需要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人才,利用高中歷史教學活動去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水平,推進高中歷史教學改革,才能讓歷史教育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中接受歷史的洗禮,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有助于歷史學科教育特色的突顯以及教育作用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陳賢權.討論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0).
[2]劉廣德.高中歷史課堂討論式教學法的實踐[J].赤子(上中旬).2015(14).
[3]孫芳.淺析高中歷史史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時代.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