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了解我校初一、高一736人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差異。94.2%的新生心理健康總體情況偏好,心理異常僅占5.8%;學習焦慮問題比較突出(31.6%),其次是身體癥狀(10%);女生心理問題多于男生;高一新生心理問題多于初一新生,但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中學新生 心理健康 現狀分析
1..前言
2016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國家22部委聯合發(fā)文《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共促心理健康服務,《意見》指出中小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調查研究顯示,中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問題,大約有10%—30%的中學生存在異常心理問題,且問題嚴重情況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情況不容樂觀。本研究擬通過對初一、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綜合總體情況、年級差異、性別差異等方面進行分析,為以后在一線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德育教育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促進我校心理健康發(fā)展有重要作用。
2..研究方法及對象
2.1 研究對象
對本校新初一15個班、高一4個班全體新生進行問卷調查,共736人。根據MHT效度量表測驗結果大于7的有34份,篩除無效問卷后為702份,問卷有效率為95.38%。其中初一570人(81.2%),高一132人(18.8%);男生373人(53.1%),女生329人(46.9%)。
2.2 研究工具
2.2.1 中學生心理健康綜合測驗(MHT)。該測驗是由華東師大周步成教授等人根據日本鈴木清等學者編制的《GAT——不安傾向診斷測驗》修訂而成。MHT根據個體焦慮情緒所指向的對象以及由焦慮情緒所產生的行為這兩個方面來測定,由8個內容量表和1個效度量表組成,共100個項目。
2.3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計數、計量資料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
3..調查結果
3.1 中學新生MHT心理健康情況
在MHT心理健康綜合測驗中發(fā)現,全量表不超過35分的人數為440人,占62.7%;36—55分的有221人,占31.5%;56—64的分有30人;達到或超過65的分有11人。根據MHT心理異常檢出標準可知,一般心理異常檢出30人,占4.3%;嚴重心理異常有11人,占總人數的1.6%。
各因子檢出結果由高到底順序為:①學習焦慮222人,占總人數31.6%;②身體癥狀70人,占10%;③自責傾向35人,占5.0%;④過敏傾向25人,占3.6%;⑤沖動傾向13人,占1.9%;⑥恐怖傾向12人,占1.7%;⑦人際焦慮11人,占1.6%;⑧孤獨傾向7人,占1.0%。由此可見我校新生在學習焦慮方面情況最為嚴重,其次是身體異常癥狀表現,而其他方面異常檢出情況都很低。
3.2 中學新生MHT心理健康人口統(tǒng)計學特點
3.2.1 不同性別新生MHT心理健康情況的差異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在人際焦慮、恐怖傾向、沖動傾向上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從數據上看,除了男生孤獨傾向略高于女生外,各因子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說明我校女生心理健康狀況較突出于男生,但從總分上看,男女生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2.2 不同年級新生MHT心理健康情況的差異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初一和高一新生在人際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恐怖傾向、沖動傾向上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從數據上看,除了自責傾向和恐怖傾向這兩個因子外,高一新生得分均高于初一新生。可見我校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較突出于初一,但從總分上看,兩個年級得分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2.3 不同生源新生MHT心理健康情況的差異比較
從數據統(tǒng)計分析可知,不管生源來自本地(成都)還是外地,其心理健康狀況并無顯著性差異。但從數據來看,外地生得分均高于本地生。
4..討論與分析
根據MHT檢出情況來看,94.2%的新生心理健康總體情況偏好,心理異常僅占5.8%。從各因子檢出結果來看,學生學習焦慮情況較為嚴重,在此方面有焦慮情緒的學生占總人數的31.6%。這與蔡任娜、寧源等人研究結果一致。新生入學兩周,剛從小學或初中過渡到初、高中,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科目、及更高嚴格要求的班級、教學管理可能都作為新生學習焦慮的誘導原因。再從我校優(yōu)質招生生源來看,以前作為佼佼者的學生來到這個新的環(huán)境,可能只是成為了班級的普通一員,所以心理的落差難免會無形增加自身的學習壓力。在以后教學心理工作中,應更關注新生學習適應情況,讓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積極調整自己心態(tài),較少學習焦慮。
從男女差異比較來看,女生各因子焦慮情況幾乎都高于男生,這與王志蘭、謝光金、徐學俊等人文獻調查結果一致。且女生在人際焦慮、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得分上與男生具有顯著性差異。青春期女生人際交往模式較男生來說可能更復雜更敏感,一言不合就可能引發(fā)雙方小小猜忌或人際關系破裂,當面對這種情形時,女生往往采取逃避式的方式處理,但心里又一直耿耿于懷,不知如何正面解決個人人際關系問題,所以女生們體驗的人際焦慮感可能要強烈些。
從年級差異來看,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較突出于初一新生,尤其在人際焦慮、孤獨傾向、沖動傾向上,高一新生體驗到的焦慮感較強。而在自責傾向和恐怖傾向上,初一新生焦慮情緒較突出于高一新生。隨著高中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在既想脫離父母、獨自自我,但又無法尋求內心自我平衡的同時,容易產生孤獨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網http://www.nhfpc.gov.cn/
[2]RANUM A M,LUKACS S L. Food allergy among US. children: trends in prevalence and hospitalizations [J]. NCHS Data Brief,2008,10: 1- 7.
[3]莫夏莉,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D].河北: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1-40.
[4]蔡任娜,許敏儀.某中學初一新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