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年齡較小,因此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走神溜號的現(xiàn)象,注意力得不到集中,就會導致其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帶動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就能夠使課堂教學氣氛得到活躍,進而帶動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扒擅罴と?,少教多學”,教師應該盡量凸顯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運用巧妙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教學主體
前言:興趣是人們所有行為的一種催化劑,想要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就要帶動其學習興趣。學生求知欲望的源動力來源于興趣,一旦產(chǎn)生了興趣,學生才會更加主動的獲取知識、探求真理。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運用巧妙的教學手法,帶動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課堂教學氛圍就自然變的生動活潑起來,教師講的得心應手,學生學的輕松愉快,課堂教學質量必定有所提升。
一、營造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求知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學生自然也不例外[1]。特別是針對小學生而言,其心理以及生理均處在發(fā)育的初始階段,好奇心較強,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總喜歡提出疑問并且探求真相。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求知心理,向學生提出一些其較為感興趣的問題,而學生想要知道問題答案的時候,就會主動的進行思考。也正是由于學生能夠自主的思考與探究問題,其思維能力才會得到不斷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良好的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但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應該注意的是問題是否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合。只有提出合理的問題,小學生才會對其產(chǎn)生興趣,進而使學生對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才能被有效的激發(fā)出來。
例如,當課程進行到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上有關《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課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老師想要把學生的興趣帶動起來,就可以圍繞這節(jié)課的主題“太空”向學生提出一些他們相對感興趣的問題。比如說:“同學們,誰能給大家講一講世界各個國家發(fā)生了哪些與太空相關的大事件?”這時,學生肯定會想到登月、宇宙飛船等事件,學生的興趣也被一下子帶動起來,自然能夠集中精力來聽課。教師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建,能夠把學生成功的吸引到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上,然后再將其引到課堂教學內(nèi)容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帶動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得到了不斷的進步,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為了能夠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學校正逐漸把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其中多媒體技術是被各科教師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所謂多媒體技術,就是利用計算機將圖片、聲音、視頻以及文本等內(nèi)容進行綜合性處理的一種技術方式[2]。由于其自身具備的特征非常符合小學生好奇的心理,同時又能夠刺激到學生的各種感官,因此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得到了豐富,而且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其能夠將靜態(tài)的圖像轉變成動態(tài)的內(nèi)容,學生的視覺受到動態(tài)圖像的刺激后,更能夠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該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以此使小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當課程進行到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有關《桂林山水》一課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引用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該都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它的美景真正身臨其境的去欣賞過的卻少之又少,甚至沒有。為了讓學生能夠更了解文章所描述的內(nèi)容,老師可以在大屏幕上為學生播放有關桂林山水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學習的興趣就會被帶動起來,就自然會對教材上的內(nèi)容感興趣,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
三、少教多學,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
在傳統(tǒng)教學中,通常都是教師高高在上,采取一人講解的單項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3]。教學重點也只是對學生傳播知識,完全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認為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乏味無缺,老師也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師生之間存在嚴重對立的關系,進而使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學不斷提倡師生之間的互助以及平等關系,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關系。老師不僅要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更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單項教學模式,盡量使雙向互動教學得到實現(xiàn),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原本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槿碌闹鲃訉W習。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以后,就會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下,愉快而輕松的學習,進而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四、對學生的成績給予一定的肯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表明,幾乎所有學生都想要在學習中得到老師的表揚以及肯定,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想要得到表揚的心理更是強烈。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發(fā)掘出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及時的對其給一定的表揚。當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些許的進步,或者是小學生無關緊要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老師都應該留意到,并且提出來給予一定的表揚。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將來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并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把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展示給老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習慣。經(jīng)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以及肯定,學生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而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更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結論:綜上所述,語文的學習是相對枯燥的,學生對學習語文缺乏興趣,也是導致語文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問題情境,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少教多學,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以及對學生的成績給予一定的肯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扒擅罴とぃ俳潭鄬W”,許多教師通過不懈的努力猜得到這樣的寶貴經(jīng)驗,運用巧妙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會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友軍.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113-114.
[2]丁長友.培養(yǎng)學習興趣,學會學習方法——基于語文學科特點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J/OL].中國校外教育,2016,(S1):76.
[3]尹紅.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OL].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11):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