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驗式教學方式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這是由于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其更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特點。體驗式教學非常適合以培育孩子良好思想情感為主的小學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能填補以往教學方式下語言表達的抽象性,促使孩子們在體驗的過程中真正獲得體會,獲取真知。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思想品德課 作用 應用
在小學階段,思想品德課相較于語數(shù)英課堂,其被稱為副科,相對較為乏味,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老師通常采取的是照本宣科的模式教學,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同學們和家長們也常常會忽略該門課程。在新課改實施以來,體驗式教學方式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其填補了以往教學方式下語言表達的抽象性,更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更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特點。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的作用
1.體驗式教學有助于釋放學生的天性。
體驗式教學是按照學生要求及特點,創(chuàng)建特殊的情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參加到其中,使學生利用自身的感官區(qū)體驗、思考、了解、感受、領悟生活的一種教育方式。體驗式教學高度重視同學們學習的主體位置,重視以學生的生命延續(xù)為依歸,重視生命、關愛生命,提升價值,蘊藏著深厚的生命性和作用。其所關注的不只是人能夠通過教學而掌握多少知識,了解多少事物,其注重人的生命價值能夠通過教學而得到彰顯與拓展[1]。所以,在體驗式教學中,有助于同學們釋放自我天性,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活動中、在運動中、在互動中愉快的學習。體驗式教學不只是為了學內(nèi)容來學習,更關鍵的在于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領會生命的價值與作用,在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2.體驗式教學有助于學生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結(jié)構(gòu)。
體驗式教學使同學們變成學課堂的主體,而非是以老師為主體。其重視同學們在體驗過程中了解知識、獲得理論。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基本上側(cè)重于傳授理論,而忽略了學生自主的學習理解和領會;側(cè)重的是學生對內(nèi)容的掌握狀況,忽略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和價值觀念的樹立。體驗式教學使同學們在體驗過程中積極自主的思索、溝通、總結(jié),有助于同學們有效理解內(nèi)容,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結(jié)構(gòu)。
3.體驗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
體驗式模式不只是重視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狀況,而且還重視他們在體驗過程中,經(jīng)過自身的感官去查看、思索、理解、體會,在活動中去獲取對世界、對生活、對生命的認知,在活動中建立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體驗式模式還重視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社會之間的溝通交流[2]。在體驗式模式中,能夠培育同學們的單獨思考水平、研究總結(jié)水平,培育他們的動手實踐水平、學習水平,進而培育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團隊協(xié)作觀念,培育他們的審美能力等。總之,體驗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同學們的整體素養(yǎng)。
二、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的應用
1.建立情景,體驗生活。
建立情景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老師創(chuàng)建學生了解的部分生活情景,方便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觀察來參與到情境課堂中來,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向自主尋求知識點的方向改變,由此掌握思想品德的教學內(nèi)容。
在建立情境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情境中情節(jié)和境遇應符合實際生活,滿足學生的正常生活,讓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使用積累的經(jīng)驗和所學內(nèi)容去了解和接觸新內(nèi)容并掌握使用。在建立情境時,可以合理使用一些新科技如多媒體技術(shù)、微信等,讓同學們在圖文并茂的場景下體驗生活、快樂交流,激趣學習。如在教學《誠實的孩子人人夸》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怎樣才是一名誠實的好孩子,老師可以建立一個誠實故事的情景——三把斧子。故事中講述了一位農(nóng)夫?qū)㈣F斧子丟到河中了,河神先后拿了金斧子、銀斧子以及鐵斧子上來問農(nóng)夫是不是他掉的斧子。老師引導學生先思考,并親自體驗,若自己是那位農(nóng)夫,將怎樣做,并猜想農(nóng)夫接下來怎么做。通過一系列的情景體驗,讓學生在充分的探討與思索中很好地懂得了怎樣做個誠實的孩子,并得到眾人的夸獎。
2.提出疑問,開展教學。
在體驗式模式中,課堂中經(jīng)過創(chuàng)建情境為同學們創(chuàng)設一個學習體會的環(huán)境,可是,要讓課堂實踐變得生動有趣,同學們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表現(xiàn)就應該更為積極自主,老師也需要下足功夫[3]。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疑問,指引學生應用自身的經(jīng)驗和知識來處理難題,在這種交流中,同學們的積極性會極大的提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水平,進而促進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老師在提出疑問時,必須要包含將要教學的內(nèi)容,選擇循序漸進的手段開展教學,并讓學生在這種循環(huán)的氛圍下獲得提升。比如,在教學《讀懂爸爸媽媽的心》這個內(nèi)容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出疑問:爸爸媽媽愛你們嗎?爸爸媽媽愛你們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感受爸爸媽媽的艱辛和用心良苦。接著老師進一步提出問題:你們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嗎?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和喜歡的事物嗎?讓學生進一步在思考與交流中讀懂爸爸媽媽的心,感受爸爸媽媽乃至他人的愛。并讓學生在心懷感恩中,延伸到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學會愛護別人、關心別人。
3.組織活動,多向溝通。
小學生的性格是比較活潑的,組織活動,也屬于體驗式教學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老師可以按照思想品德課的知識點策劃小活動、教學游戲,鼓勵同學們參與。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使同學們經(jīng)過自我體驗,多向溝通,了解到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從而在思想觀念上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之融入到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中,從而很好地實現(xiàn)了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目標。如在教學《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老師可以先舉例說明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都有不同的人在工作崗位上辛勤地勞動著,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心力。然后,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要做個勤快的家務小能手,并要在勞動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并與家里的長輩多溝通,交流勞動的心得,進而激發(fā)對勞動的熱愛之情,提升在實踐中的動手參與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合理選取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充分掌握所學知識,有助于釋放學生的天性,有助于學生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結(jié)構(gòu),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特點。
參考文獻
[1]楊任凡.從體驗中教學在課堂上提高——探究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開展[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14):61-62.
[2]賴如藍.試析體驗式教學在技校德育課堂中的應用——在技工院校開展體驗式班會的實踐探索[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4(10):49-51.
[3]徐軍.讓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鑄造品格——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式課堂教學實踐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