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診式德育工作與傳統(tǒng)的班主任工作不同,傳統(tǒng)的班主任工作僅以班主任個人為主體,而會診式德育工作模式中的班主任不再是孤軍奮戰(zhàn),而是在其他班主任的協(xié)助下共同完成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當班主任個人無法成功教育問題學生時,可以尋求班主任集體的幫助,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集體的力量下,幫助問題學生盡快走出困境。本文分析了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建與探索。
【關鍵詞】會診式 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能有效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品德,進而塑造其良好的人格,而班主任與學生聯(lián)系密切,從而擔負著學生德育的重要責任。班主任在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組織者以及領導者的作用,學生接受教師的教育,也是德育的對象,對整體的德育發(fā)展過程而言,學生即是德育的客體,也是德育的主體。
1原則
1.1 集體主義原則。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并不只是要求班主任處理個人、集體和國家三者的關系,而是班主任必須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作為集體中的一員,熱愛與關心班集體,培養(yǎng)班集體意識和為班集體服務的能力,努力完成班集體交給的任務,實現(xiàn)對學生德育的教育。
1.2 實事求是原則。這就要求,班主任對班級的日常管理中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全部掌握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對問題學生的信息掌握必須準確、符合事實,這是會診進行的首要原則。因為,只有在真實性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解決其他一切工作問題,如果班主任對問題學生的把握違反了實事求是原則,那么后面所有的工作都將是無效勞動,更不用說開展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探討。
1.3 尊重學生原則。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心理特征,要給以學生最起碼的尊嚴,充分尊重學生的所作所為,并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問題學生,因為他們往往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開展工作時必須尊重他們的人格,對待他們要更加仔細小心,保護他們曾經(jīng)受過各種問題折磨過的心靈。
2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建與探索
2.1 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科學的工作計劃。在對班級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從而避免工作隨意性、盲目性。對與班主任的工作計劃,可以是短期計劃或者是長期計劃,例如在每個學期初,班主任先開個班會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給整個班集體確定一個奮斗目標,使得學生為了集體而去努力,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在進校初就開始,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給每個人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整個初中學習計劃目標,從而避免學生在完成短期目標后缺乏動力而出現(xiàn)懶散情況。同時,老師還要根據(jù)所制定的工作計劃制定一些實現(xiàn)目標的措施,這些措施不僅僅可以是作為獎懲學生的依據(jù),還可以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方法,確保學生在有激勵與表揚的學習氛圍中感受知識的真諦。
2.2 選擇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德育內容。針對高中德育內容的落后陳舊特點,高中教師應通過篩選時代感較強、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從而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教師還可通過開展社會實踐,在具體的實踐中讓學生體驗和感受,加上教師適時的引導,從而在實踐中親身感悟自身修養(yǎng)和品德的重要性,以新型的德育形式開展高中學生的德育工作。從而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中學生學習任務較重,緊張的學習致使學生壓力大,從而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可通過多種形式實現(xiàn)對學生的德育,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培養(yǎng)。
2.3 實例分析是一名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去年轉學到班上,他的父親長年在外地工作,母親屬于農村婦女并且在精神上有一點兒問題,也許是因為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他一直以來在同學中都比較自卑,缺乏來自父母的關愛,不太愿意與同學交流,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性格孤僻,但是他對學校和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都能夠嚴格遵守。也許是因為性格和家庭的原因,他一直努力學習,但是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能夠更好地關心他,幫助他樹立起信心,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改變性格,變得活潑、開朗、陽光一些,更加高效地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增強自信,作為班主任在初期采用了很多方法,包括單獨找他聊天,詢問近況等等,由于作為班主任本身日常行政事務比較繁雜,沒有過多的時間關心他,因此初期成效不顯著。而后采用會診式德育教育工作模式,會同班級的其他課任老師一起,針對他存在的問題集中討論,由不同的課任老師在各自課堂上給與幫助,包括上課的時候多向王明提問,給與精神上的鼓勵,課后主動詢問他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一個學期下來,他變得開朗樂觀多了,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
2.4 在實際的教學中,邀請德育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班主任對普通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會診”,總結經(jīng)驗,反思自身的教學理念及過程,并及時修正不足,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也可以借鑒這種模式,對在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調查、會診,最后提出相對合理的“診斷書”,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和德育效果。事實上,“會診式”德育教學模式的實施,除了可以通過針對個別學生,采用個例方式以外,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開展。雖然“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模式是多個老師的聯(lián)合,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以初中班主任作為整個教學模式的核心,因此,初中班主任的素質對于“會診式”教學能否成功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應該適應當前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著重點,對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科學文化素質。隨著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不斷完善,班主任德育水平會逐漸提高,一個擁有和諧氛圍的校園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會逐漸構建起來。
參考文獻
[1]唐偉娟.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討[J].2015(3):238-240.
[2]任德孝.輪流“會診”制: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種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55(3):21-24.
[3]吳飛翔,孫洪波.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建與探索[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