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定州,保存至今的許多古建筑中,除了聲名顯赫的宗教建筑,儒學建筑、名人故居、城防建筑外,依然保存著一處清代民居式建筑群--王灝莊園。1993年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王氏宗族及王灝其人
據(jù)民國二十九年《定縣王氏奇連新阡表》碑記記載:王氏先祖于明永樂二年(1404年)自山西洪洞遷至定縣小奇連村。記載最早的王氏先祖名王德,王德與第十代王宮之間幾代人物不詳。據(jù)碑文記載,王氏第十代王宮“娶丁氏生文知,文知娶高氏生四子,恩大、仁大、義大、禮大。而恩大又遷其居于郡城之西關,是為西關王氏”。據(jù)碑文記載,封廷(恩大)生于康熙三年,卒于雍正二年,以孫珍貴贈朝議大夫?!拔闹w當有清之葉,而宮則明季之人矣。”由此推斷,王氏家族遷往定縣西關大概在康熙年間,具體年代有待進一步考證。碑文有:“自德以下到沂川十一世而王氏始大”的記載。自十一世王沂川家資漸富,家族人丁興旺,逐漸開始考取功名,為官食朝俸者越來越多。本地知名鄉(xiāng)紳中王氏家族亦不乏其人,為定縣一方之地作出了巨大貢獻,尤以賑濟族人和災民,治團練除匪患,著書立說而聲名遠揚。王氏家族秉承祖訓,樂善好施,深受朝庭及官府恩寵和器重,凡新任總督巡撫或路經(jīng)王公大員,無不登門拜訪。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達到了鼎盛,其中尤以王灝著名。王灝平生收集了大量古籍卷帙,經(jīng)史子集達萬余種,其它金石拓本、名人字跡千余種。為搜集保存秦漢以來的名賢遺著,多方延聘聞飽學之士,歷經(jīng)十載,耗資巨萬,編著了《畿輔叢書》、《畿輔地名考》、《畿輔文徵》等大作。僅《畿輔叢書》中輯錄幽冀地區(qū)2000多年來的鄉(xiāng)邦文獻達170種,1530卷之多,影響甚遠,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現(xiàn)收藏于定州市博物館)。李鴻章以“畿南文獻”榜其門?!皶r學者仰之如泰斗,其講學貴通識,無門戶之見”??偠皆鴩_禮賢館也曾重金延聘,當時王灝在學者中間有“泰斗”之稱。定州西關王氏莊園以王灝莊園之名遠揚也不足為怪了。
2、王氏莊園選址定州西關的緣由
定州地理上的大川,以唐、沙二河為最大,南境的溝渠極多,北境則以唐河為主河道。民國三十年修《定縣志》記載,南境沙河與北境唐河的利害相同。在“伏秋之際也常常漲汛,大則吞噬人民,小則淹沒禾稼,這也屢見不鮮。”嘉慶辛酉(公元1801年),上游決漫,城北一片汪洋。《定縣志 卷十三 文獻篇 人物篇 名績》王灝一節(jié)中記載“-----又創(chuàng)筑奇連村五里長堤,來抵擋唐河的水患------ ?!笨梢娞坪铀济棵裤蠹捌孢B村。而定州西關地理位置沖要,海拔高,這是王氏莊園選址的其中重要的依據(jù)。其二,為顯示家族的鼎盛,將王氏莊園選在朝庭官員南巡必經(jīng)的京畿大道的兩側。王氏莊園也因王灝在家族中的地位聲名被后人俗稱為王灝莊園。
3、王灝莊園的建筑布局
王灝莊園現(xiàn)存的兩處建筑群均為中軸對稱式四合院建筑,是典型的北方傳統(tǒng)民居風格。由西向東地勢自低而高依勢起伏,主次分明,錯落有致,主體院落三進三出依次排列,偏院與主體院毗鄰,依次分布在主院的北部,主體結構為清小式木作抬式構架,建筑形式為磚石木混合結構。建筑群的正房面闊五間,廂房配房各面闊三間,大部分都是前出廊硬山建筑,只有配房為無廊硬山建筑。整體建筑氣勢恢宏,建筑構件作工精細,雕琢精美,是典型的清代北方民居式建筑群。
4、王灝莊園建筑群外觀裝飾特點
王灝莊園的外觀為青磚灰瓦,外墻以人工手磨,十字縫壘砌。屋面采用前后坡由陰陽合瓦屋面,正脊為清水脊做法。大木架為露明造,部分為懸梁偏脊金柱,部分為偏脊金柱、明柱兼?zhèn)浣Y構,木、梁施黑色或朱紅油漆,梁架構件多有木雕。墀頭為磚雕戧檐墊花形式,圖案形態(tài)各異,有趣生動。整體院落的圍合以四面房屋后山墻為主,斷開處以短墻相接。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卻又彼此由轉角處的游廊和房屋的前檐廊相互串聯(lián)起來,形成了前出檐的廊廡式四合院。疏朗而不松散,富于變化,整齊而富于韻律。庭院中鳥語花香,生機盎然,體現(xiàn)了閑居自樂的居住環(huán)境。
(1)大門、影壁
王灝莊園現(xiàn)存大門有三處,其中路西兩處為屋宇式廣梁四扇雙開大門,門上均有四個八角花邊形式的素面門簪,門內(nèi)側有門栓石。另一處為王灝莊園市社院磚雕裝飾門,位于偏院北房最南間,以磚雕形式突出于房屋后山墻建成仿木結構的院門。由仿木磚雕的正脊、出檐、勾頭、滴水、額枋、墊板、雀替、垂柱組成,雀替和垂柱的柱頭雕琢成精美的卷草紋,堪稱北方地方建筑的妙筆之作。大門外兩側都備有上馬石、招牌石,依然保存完好。
王灝莊園現(xiàn)保存兩處影壁,一處位于院內(nèi)的矮墻上,是通往后院的必經(jīng)之地。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中間影壁心以四十五度角斜放的方磚貼砌而成,磨磚對縫,整齊排列,影壁的四角則裝飾以高浮雕的纏枝葡萄,形象逼真細膩。經(jīng)過該影壁穿東房最南間則可通往后院。進入通道映入眼簾的則是王灝莊園的另一處影壁。該處影壁位于南墻上,巧妙地以磚雕形式雕琢在墻體之上的影壁心。同樣以四十五度斜放方磚做底,心部高浮雕一棵蒼勁的松樹和一只仙鶴,整體呈圓形,四角高浮雕卷云紋及花草圖案,起到了畫龍點精的作用。出口作成券形門,門楣上磚雕半周鋸齒形,尾部以卷草紋上挑翹起,顯得靈活秀美。
(2)磚石雕構件特點
現(xiàn)存建筑的石構件中保存下來的除階條石之外,還有柱礎、抱鼓石等不多的幾種石制構件?,F(xiàn)存的柱礎為八角鼓形柱礎,八面淺浮雕蕙草紋。如意抱鼓石下部為座,側面淺雕花草紋,中間雕為如意形,上部則豎著圓鼓,鼓面淺浮雕柿蒂紋。磚雕主要體現(xiàn)在戧檐墊花磚雕、脊構件磚雕、影壁和門楣的磚雕上,磚雕也是王灝莊園一大突出的建筑特點。從現(xiàn)存建筑可以看出,垂脊及博縫磚磚雕均為每座單體建筑中特定燒制的,大部分是卷草紋與卷云紋相結合,與博縫磚的花草紋相映成趣。其建筑重點部位的磚雕大都表現(xiàn)在墀頭戧檐墊花構件上,這里的雕刻以歷史傳說故事為主,有八仙慶壽,劉海戲金蟾,白猿偷桃,天女散花,喜鵲登梅,四季平安,福祿壽三星等天仙之類。部分建筑的墀頭部分還用到“?!薄暗摗薄皦邸薄跋病钡奈淖謭D案。墀頭上半部高浮雕卷草紋或仰覆蓮形式,中部高浮雕或亭臺式樣,有垂柱、楣子、圍板、兩側角柱大都是仰覆蓮形式,少部分為竹節(jié)形式,還保存著角柱為高浮雕透雕盤龍柱形式,雖有風化,但依晰可見。下部須彌座上下均高浮雕各種蓮花卷草紋形式。建筑構件雕琢精美,做工精細,技藝精湛,堪稱一絕。
(3)木構件的特點
木雕是一種“民間藝術”,王灝莊園的木雕主要體現(xiàn)在梁架木雕和檐下木雕建筑部位。王灝莊園抱頭梁梁首大部分高浮雕成云頭形狀。檐檁下的枋子上是王灝莊園建筑木雕的重中之重,木雕構件高浮雕荷葉形式為主,其間也穿插著方勝紋,荷葉中間有的雕有鯉魚和荷花及蓮蓬,有的分布在抱頭梁的兩側對稱形式,有的分布在明、次、攀間枋子的中間部位。其間的荷葉有的表現(xiàn)側面,有的是覆看形式,荷葉裝飾在枋子上的圖案現(xiàn)存的就有十幾種之多,可見工匠構思的精巧細致。個別建筑抱頭梁兩側枋子上高浮雕透雕瓜果葡萄等形式,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再有一種圖案則是蝙蝠的各種形象,以方勝紋飾的穿插其間,最為典型的一處是高浮雕加透雕雙獅滾繡球,精美無比。
梁架的木雕,主要表現(xiàn)在柁墩。從現(xiàn)存建筑看,承托脊檁的柁墩大多為對稱卷云造形,二架梁與三架梁之間的柁墩則是典型的清代荷葉形式,四邊的荷葉高浮雕卷曲,中間部分以淺浮雕刻畫荷葉的脈絡。兩個柁墩之間的空隙以透雕卷草紋花板相連,每一處每一筆都顯示著花草卷曲的變化,精美細膩。王灝莊園保存下來的格扇目前只發(fā)現(xiàn)一處,為典型的橫豎型結構,以直欞條拼成各種變化的圖案,靈動秀美,韻律感極強。王氏家族留下的建筑及建筑藝術構件為文物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古代建筑實物資料。
王灝莊園是目前我國北方保存較少的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清代古建筑群,其建筑形制恢宏,庭院布局錯落,構件做工精細,雕琢精美,建筑構件的雕刻形態(tài)各異并富于變化,裝飾題材內(nèi)容豐富,有趣生動。通過生動美麗而且可以抒情的動物、花草來確定寓意吉祥的題材,分別反映人們對五谷豐登、生活富裕的殷切希望。這些巧奪天工的雕刻藝術品生動傳神,栩栩如生,顯示出莊園豪宅的文化高雅與精致。是研究北方民居建筑藝術的典范,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作者單位:河北省定州市文物保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