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生入學后的接觸的第一個社會性團體,他們不僅需要適應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還面臨著重新融入新的群體,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的問題。而在同學間交往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群體,群體活動對他們的智力、個性發(fā)展的重大影響慢慢凸現(xiàn)出來。如何加強對班級凝聚力問題更加重要。
一、當前高校班級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接觸班級核心后,班級凝聚力建設中存在的不和諧問題主要如下幾方面:
(一)學生缺少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目前,一部分學生存在自私、冷漠和貪圖享受的現(xiàn)象,用一種冷漠的眼神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很多學生覺得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其他的都跟自己沒關系。這也從某種角度說明了目前 “90 后”學生自我意識膨脹,團隊協(xié)作意識的缺失。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班級建設出現(xiàn)了這樣一些現(xiàn)象: 班級似乎是少數(shù)人的班級, 有些大學生對班級事務不感興趣,不積極參加班級各項集體活動。大學生這些不正確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不僅影響學習,也影響了班級建設的健康發(fā)展。
(二) 以寢室代替班級為核心單位
目前學校中也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中班級感不太強烈,反而是以寢室為單位進行活動。如遇到班級選舉,通常是選自己寢室的同學。班級開展活動或者節(jié)日聚會,大學生們通常也是以寢室為單位形成明顯的小集體。他們經(jīng)常一起上課一起吃飯,卻很少和寢室以外的大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一個班級按寢室分成了幾塊,寢室里也分為了若干小塊,像是一個個小團體,女生中這樣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三)同專業(yè)不同班級間存在“非常理性競爭”
在學校里,不少同專業(yè)的班級一般至少有五六個,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班級顯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班級間在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評比中,矛盾逐漸展現(xiàn),尤其是在獎學金評比中,由于評比是在以專業(yè)為單位而非班級進行的,所以,不同班級便會在此時開始對比,對不同參評項目的加分問題展開討論,結果,甚至原本關系還不錯的班級間也會產(chǎn)生一點小摩擦。久之,班級之間的不均衡出現(xiàn)了各種的不和諧現(xiàn)象。
二、加強高校班級凝聚力建設的對策
在加強班級凝聚力建設中,應將其建設成為一個和諧班級。和諧班級特征是: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具有民主精神、法律意識、公平觀念、正義氣概,講誠信、講文明、團結同學、尊敬師長,在學習生活中積極進取、努力學習、追求真理,在社會生活中顧全大局,自覺維護學校和社會穩(wěn)定。因此,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合理設班級成員的角色,增加班級成員的滿意度
通過班級內(nèi)部各種角色設立,使每個斑級成員在班級中都有一定的職務,承載一定的權力和義務,有份自己滿意的角色,這有利于調(diào)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班級凝聚力建設。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知人善任,提供展示的舞臺,激發(fā)每個成員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尤其是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隊伍也是不可缺少的。入學一段時間后,充分發(fā)揮民主性,讓學生選出最適合本班的班委會,班級干部明確分工,弄清每個人的職務,各施其責。
第二,利用情感力,關愛每個成員培育和諧的班級氛囤。班級要關心成員的成長成才,關心成員的親身利益,讓班級成員能夠感覺到被重視、被關心,感覺到班級的溫暖。
(二)抓住時機,在活動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學校里,經(jīng)常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要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而參與到活動中去又成為一種習慣,變成一種素質(zhì),這是形成班級凝聚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組織者在活動中一定要抓住時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班級也要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班會、課間活動、新年晚會等。開展活動時,組織者要利用活動的機會制定整體的活動計劃,使各種活動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橋梁,從而密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系,使師生之間能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同學們在活動中增強了主人翁精神,班級的凝聚力也增強了。而在舉行活動中,要要注重班級榮譽感的培養(yǎng),因為有了集體榮譽感,就能讓學生在從事各項活動中從集體的角度出發(fā),就不會做有損于集體榮譽的事情 。
(三)加強班級特色文化建設,建立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激勵機制
針對班級特點,每個班級形成自己的班級文化。引導班級大學生以此為核心,開展各種班級集體活動,形成自己班級的文化特色。久而久之,班級都會團結在這個文化理念的周圍, 并且會不自覺地把這一理念融入自己的學習或生活中去。有了共同的班級文化,班級的凝聚力便會增強,班級文化包括班歌、班徽、班訓、班旗等。制定學生量化考核條例,把學生的日常行為與學年評優(yōu)、獎勵等結合起來 形成有效的激勵制度。如學生積極參加學?;顒咏o予相應的加分,不參加班級的集體活動給予相應的減分。這一部分得分與學生自評結合起來,再加上學生手冊內(nèi)明確規(guī)定的素質(zhì)獎勵分。同時,在優(yōu)秀班級評比和獎學金評比中,要嚴格遵循加減分政策,不能因為個人原因而私自修改原本的獎勵制度。
班級凝聚力對于班級有較強的維持作用,可以保持班級的整體性、協(xié)調(diào)性,控制班級成員,保證成員的自信心與安全感,因此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手段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