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是指較少依賴別人的幫助而自己可以進行有效的學習,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需要培養(yǎng)、需要提高的,那么教師怎樣運用課堂評價機制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呢?
一、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引入多種評價方法。
①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感受,要巧妙運用即時評價語言 <ⅰ>恰如其分地運用好體態(tài)語言進行即時評價。所謂“體態(tài)語言”即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眼神”:目光要親切自然,使眼神隨著學習內容的逐步深入,一個或是贊許或是期待或是點撥或是信任的眼神;“表情”:或是平和中帶有激情,或是疑惑中夾有信任;“肢體”:溫柔的手勢、夸張的動作……這些都會帶給學生意想不到的激勵作用,促使學生進行自我的修正,提高學習信心。<ⅱ>運用生動的口頭語言進行適當的即時評價。例如: “你的回答使我感到你的思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邏輯性?!?“我終于看到了從前主動回答問題的你!”“你的這個理解思路已經遠遠超越了老師的理解思路,你真的很棒!這些評價性語言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鼓勵,教師要毫不吝嗇地向每一位學生送出鼓勵性的評價話語,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②體驗學生的感受,教師講究評價學生錯誤的方法 教師要巧用善意的批評,尊重學生在理解上的差異。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在認知程度上必定存在著不同,所以教師在批評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時,應注意學生的內心感受,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既要婉轉地道出了錯誤的原因,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為其他同學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供632bafc4590f5cb9c63eb66f5ef8b0e9了情感基礎,這樣的教育也必然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
③領悟學生的感受,教師延時評價與即時評價相結合 課堂即時評價并不是單一的。在日常的教學中,適時地采用延時評價與即時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能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所謂延時評價,即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自己去揣摩、去體驗。當學生有了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后,再給予他一定的評價。
二、積極參與,實現評價主體的轉移,充分發(fā)揮評價主體的能動性。
①自我評價 首先老師應向學生說明評價的意義和評價的方法。一是進行縱比較,把自己近幾年或幾個月的學習作一個比較,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二是進行橫向比較,把自己學習數學的基本技能、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進行橫向比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優(yōu)點,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三是學生和老師針對某一知識點或某一堂課的學習內容共同制訂一個評價標準,在下課前的幾分鐘讓學生對照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四是非知知識性評價,即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制訂有關情感、態(tài)度、合作精神、參與度和4eef682f16257767318bb7cc49ab7ba6創(chuàng)新精神等方面的評價標準,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②小組評價 小組評價是對自我評價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補充。同學之間的評價是極其寶貴的,因為學生很可能接受來自同伴對作業(yè)和學習上某個方面的批評,而如果同樣的批評來自老師,他們并不會太在意。同學間的評價是在一種很自然的語言氛圍下相互交流。這種評價應該在課堂上完成,效果最好。小組評價的優(yōu)點在于對存在分歧的地方進行集體的討論、爭議最后會達成一致。避免了老師費很多口舌學生也不愿聽的現象。
③家長評價 家長參與評價是新課程標準的一項重大舉措,“旨在幫助教師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改進與提高教學水平”,同時也能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作用。
三、拓寬評價視野,實現評價內容多維度化。
新課程標準的評價功能發(fā)生了根本性轉變,“不只是檢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為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與之相伴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那么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圍繞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多個側面以及情感態(tài)度等進行評價,“形成多維度、全面性的評價內容體系”。所以老師同學生一起就某一內容制訂評價內容和標準時應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評價、對技能的評價、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參與投入度等進行的評價。
總之,在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實踐與思考中,教師適時地發(fā)揮評價的魅力,靈活運用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評價,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動腦、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使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自主接受知識的快樂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