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將自然哲學為其性善論的基礎,他認為人生來本性善良,而在后天的不良影響中將其扭曲。由人性發(fā)展的兩階段引申出其自然教育思想。盧梭性善論對教育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
對于“人性”的探討貫穿在盧梭的整個思想意識中,這就使得“人性”這一主題也必然出現(xiàn)在他所研究的各個思想中。而在他的作品《論科學與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礎》、《新愛洛漪絲》、《社會契約論》、《愛彌兒》等都是他關于人性的探討。這其中,盧梭對人性發(fā)展階段的理論主要在其作品《愛彌兒》和《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中體現(xiàn),尤其要關注的是《愛彌兒》中兒童發(fā)展四階段對人性發(fā)展主張的重要性。
盧梭以自然哲學為其人性論奠定基礎。他認為,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人都應享受與生俱來的自由和平等,這是每個人天賦的權利,可人類一旦有了社會文明之后,就出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這使得人類失去了本有的人性。對此他進一步解釋,只是人類比其他動物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人類通過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不斷的完善自我使得人類擁有了更強的理性,這種更強的理性讓人類創(chuàng)建了文明,與此同時也使得人類走向了罪惡。
在對人性有了明確的認識之后,盧梭提出了人本性善的理論,并且將其性善論建立在自然哲學的基礎上。他認為,人性生來本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的發(fā)展中受到了不良影響將其扭曲。人生來本性就是善良的,而自由、理性和良心是其善良天性的內(nèi)涵,所以人生來在天性上就是平等的。這一觀點在《愛彌兒》一開始就有所體現(xiàn)“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 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 就全變壞了?!盵1] 人類表現(xiàn)出來的錯誤和罪惡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不良影響所致。
理論上,盧梭將人性善詮釋為以其“情感”為基礎,因為他認為人與生俱來的“情感”是其人性發(fā)展的基礎。善心是由“自愛心”發(fā)展而來,善是“自愛心”的必然結果。正因為人性的本質(zhì)是“自由”、“理性”及“良心”,而這三者中“良心”的內(nèi)涵又進一步高于“理性”。這其中“善”與“惡”由理性裁決,而“良心”卻是使人“趨善避惡”的重要因素?!扒楦小笔谷祟惏l(fā)展了認識創(chuàng)新了思維,而每次情感發(fā)生的過程都會造就人的理性更加完善。
在盧梭的著作《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中,人類社會的不良因素將人性扭曲;而在《愛彌兒》中, 人性則依照漸進的次序, 以“情感”來完成“理性”而有序發(fā)展, 這樣人才擁有了健全的人格,最終建立了一個良善的社會型態(tài)。
盧梭的人性發(fā)展論為其自然教育思想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稅蹚泝骸氛撬麑ψ约哼@一藍圖的具體設計。盧梭把教育按照人類對其的控制與決定分為“自然”、“人為”及“事物”三種。這三者中,自然教育是被動的教育,對于事物的教育人類只能決定其部分,只有人為的教育才是人類能完全掌控的。而教育的真諦在于將這三種教育互相配合是其最終順從“自然法則”。對于自然教育,盧梭提出了兩點主張,首先,教育要遵循人的天性,他認為人類個體的發(fā)展要在井然的秩序中緩慢發(fā)展,而社會的問題恰恰在于壓縮或省略了“情感”的發(fā)展,直接用“理性”來實施教育,這就造成了人性的殘缺。他認為只有“人為的教育”與“事物的教育”適應人本性而發(fā)展的教育,人天生的善良才能完善個體。其次,教育要要“遵循宇宙長久不變的運行規(guī)則”他認為,“人類有了智慧也可能因心地不正而誤用智慧;處處為自己考慮, 以致?lián)p人肥己和損公利私;幸而人類還秉有良心, 良心是一種叫人愛護正義、扶危濟困的純粹的自然感情”他堅信教育旨在順應人生而所具有的善性,用善良的力量來征服文明社會對人類的惡性影響,如此這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盧梭對人性善的基本認識還表現(xiàn)在他認為教育應隨著兒童年齡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正如他在《愛彌兒》中反復強調(diào):“ 對待兒童應因其年齡之不同而不同, 從最初就要把他放在應處的地位上, 并且要保持他在這個位置上?!彼麑逃姆謺r段內(nèi)容的確定都是隨著人性發(fā)展在各個階段的變化而變化的。具體說來,他將教育劃分為兩個階段,并且在《愛彌兒》中,分別論述了每個階段人類身心的特點及其教育重心。
總而言之,盧梭的“性善論”對于后世人性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的存在讓人們更注重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并順應其而進行實施,使得人本來的天性得到最大的發(fā)展。對于這點,盧梭性善論的意義重大,康德曾高度評價盧梭是另一個牛頓。馬克思主義認為, 人本質(zhì)的屬性是其社會性,所以認為把人性定位于其自然屬性, 或者定位于其情感、理智、意志和性欲等都是偏頗的?!半m然在今天看來人性的善惡問題已經(jīng)不成其為問題”, 但這也不能抹殺掉歷代思想家對人性善惡問題討論的價值。而盧梭對人性的看法確實對后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值得反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