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語言學科,是學生從剛?cè)雽W校的門就開始學習的學科,而閱讀在小學語文的學習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學生閱讀水平的高度對學生的情感、寫作、思維水平的高低有著很直接的影響,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加強閱讀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主要來探究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應用橫向分層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橫向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要想把作文寫好,就要加強學生的閱讀,特別是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還要有意識地對他們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高年級的小學生在經(jīng)過幾年的低年級時閱讀方面的訓練以后,不應該讓他們只局限于多學習幾個生字新詞,或者是對課文的中心思想進行總結(ji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可以通過閱讀,激發(fā)心靈的思考。在這樣的教學需求下,分層教學應運而生。
一、橫向分層教學含義
所謂的閱讀橫向分層教學,就是說將原有的那種傳統(tǒng)教學過程以及教材編排體系打破,依照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將教學內(nèi)容分層后進行重新組合,把教學環(huán)節(jié)分解細化,通過組合跟分解的學習內(nèi)容,從而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學一篇文章主HaWOdK6k13jENX9p9/63TYQ48+ou52KQDu281OwWzT8=要就是進行多項能力訓練,例如段落大意的概括、中心思想的領悟、生字新詞的學習、語言文字的賞析、關鍵詞句的品悟,等等。每一篇文章的教學幾乎就是把這些能力進行一一訓練。而橫向分層教學則不同,它是把很多篇的課文進行組合然后進行同時教學,再把每一組文章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分解細化,讓每一組文章都會經(jīng)歷很多層面的學習,學完一組課文的某個層面的內(nèi)容后接著再學習其他的層面內(nèi)容,每一個層面的學習都只訓練學生的一兩項能力。例如生字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進行學習的不只是一篇文章當中的幾個生字,而是把幾篇文章,有時候是全冊書本的生字進行組合后學習,先進行全冊字音的學習,然后全冊字義的學習,最后才是字形的學習。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橫向分層教學的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質(zhì)疑答疑,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只有學生有疑問,他們才會主動地去探索知識,自己獨立思考獲得的答案他們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非常重視質(zhì)疑答疑這樣的一個過程,同時要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解決問題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開始新的一篇課文的時候,學生一般提不出問題,老師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要立足課文的內(nèi)容去進行一些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去進行相關的思考。比如在北師大版的語文四年級教材當中有一篇古詩叫作《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在進行這篇古詩學習的時候,因為學生應該都是經(jīng)歷過離別的,比如都會經(jīng)歷過送小伙伴離開,和父母分別這些事情,老師就可以向他們提問:“你們還記得你們和自己的朋友、親人分別時的場景是怎樣的嗎?”因為這個問題是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肯定也會非常積極,并且有話可說,然后教師再引入這篇古詩的學習,讓學生去理解雖然分別的形式不一樣,但是表達出來的那種依依不舍的感情都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更容易掌握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
再比如學生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他們這樣賞析:詩人為了讓自己的思想情感得到表達,首句當中的“獨”字就將是人在異地他鄉(xiāng)的孤獨心境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繪,第二句當中的“倍”字讓詩人的那種思鄉(xiāng)之情更加強烈。詩的最后兩句通過寫兄弟姐妹在登山插茱萸的時候少一人,來將詩人的那種想念家鄉(xiāng)兄弟的情感反襯出來。
(二)拓展閱讀
所謂的拓展閱讀就是教給學生以課文為中心然后進行相關作品的閱讀,拓展閱讀是對閱讀的一種延伸,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在閱讀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體現(xiàn)就是思維的拓寬,拓展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讓閱讀當中的人文性能夠更加突出。閱讀橫向教學當中的人文性,主要是滲透在對各種語文能力進行分層訓練的這個過程當中。在進行語文各種能力訓練的時候,一方面可以對各層學習內(nèi)容當中存在的人文因素進行充分的挖掘;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于人文精神的弘揚和培養(yǎng),要重視情感的感染以及熏陶的作用。在北師大版的小學四年級教材當中有篇課文叫作《落花生》,這篇文章主要想要向?qū)W生傳達的就是花生的那種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卻默默奉獻的精神,在進行這篇課文學習的時候,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他們分角色對課文進行朗讀,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的知識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一個較好的把握。除了這些,老師應當推薦學生去閱讀相關的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文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式正確的三觀。
三、結(jié)語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當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jīng)開始不適應社會的需求,所以老師們應當積極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把橫向分層教學應用到閱讀的教學當中去,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施莉莉.小學高年級“非指示性”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6.
[2]陳寶花.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策略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6.
[3]王曉楠.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6.
[4]劉強利.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