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學生學習知識、觸碰情感、發(fā)展思想和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們需要思索和認真對待的問題。本文針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一些探討和實踐,希望可以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我國母語教學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幫助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幫助作用十分顯著。小學語文教學要在聽、說、讀、寫四方面為學生奠定基礎,為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生涯鋪平道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币虼嗽谛W語文教學中應該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著重進行培養(yǎng)。筆者通過實際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現(xiàn)如今的語文教學仍舊存在著些許的
不足。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過多重視閱讀技巧,忽略了對學生閱讀情感的培養(yǎng)
雖然我國提倡實行素質(zhì)教育很多年了,但是應試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受到分數(shù)和考試的影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教授過度使用閱讀技巧,讓學生忽視了閱讀的本質(zhì)——獲得審美的愉悅和情感的提升,讓學生失去了對閱讀的喜愛,使得學生淪為分數(shù)和考試的機器,失去了語文閱讀的人文色彩。
(二)教師在教學中一味追求數(shù)量,忽視了閱讀的質(zhì)量
語文課作為學生文化課的主要學科之一,使得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會更加嚴格,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任務的繁重和作業(yè)數(shù)量的壓力,這種帶有強迫性的題海戰(zhàn)術往往會產(chǎn)生消極的教學效果,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抗疲勞能力,讓學生在單調(diào)重復的學習中感到厭煩,使得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疲勞和抗拒心理,反而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閱讀的喜愛。
(三)沒有很好把握教學的節(jié)奏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對知識拓展較多,課堂時間安排不合理,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學任務完不成、拖堂的現(xiàn)象,或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趕進度而采用“蜻蜓點水”的講課方式。前者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倦心理;后者學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課堂內(nèi)容,反而不利于教學的開展。
(四)重總結性評價,輕過程性評價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過分看重學生在考試中獲得的成績,通常也只分析學生在考試中閱讀部分的得分和失分情況,并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得分情況評價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強弱。而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閱讀技巧、閱讀習慣等行為的評價。稍好一點的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不過是“很好”“不錯”等單調(diào)的詞匯,這種單一的評價很難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正確引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認真溝通,讓學生理解閱讀,學會閱讀,從而提高閱讀能力。例如遇到難懂的材料時,教師可以通過言傳身教為學生做出示范,使學生可以從教師身上獲取力量,進而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由模仿到熟知掌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二)閱讀要重質(zhì)量、輕數(shù)量
雖然書山文海式的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作用,然而囫圇吞棗、填鴨式的閱讀方法更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疲倦心理,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對閱讀的興趣。因此,對學生閱讀材料的選擇教師要精益求精,選擇那些好的、優(yōu)秀的作品,剔除那些糟粕、對學生思想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作品。
(三)合理掌握教學內(nèi)容,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中,教師教學任務完不成、拖堂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這不僅不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也易造成學生的厭煩心理。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恰當選擇教學內(nèi)容,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既能完成課堂任務,做到不拖堂,又保證教學的高質(zhì)量,不會使學生感到厭煩。當然教師不宜選擇過于簡單的閱讀材料,而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將教學內(nèi)容設定在通過學生的努力可以接受吸收的水平上,讓學生在教學中有一種通過努力就能掌握知識的滿足感。
(四)評價方法要科學、客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過分看重學生在考試中獲得的成績,通常也只分析學生在考試中閱讀部分的得分和失分情況,并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得分情況評價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強弱。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靈活、客觀、全面、準確。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回答完問題后經(jīng)常聽到的評價是“很棒”“不錯”,有時學生的回答不一定正確或者完整,教師對學生的這一評價很容易讓學生以為自己的回答就是標準答案,時間久了,很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擴散和發(fā)展。因此,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必要的補充,而且對學生錯誤、不合理的回答一定要清楚明白地指出來,給予及時的、準確的反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做進一步啟發(fā)引導。
以上便是筆者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的思考,希望對大家的閱讀教學有所幫助。當然,這些問題和策略的提出帶有筆者本人的主觀認識,不足之處請大家見諒。
參考文獻
[1]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5(6).
[2]陳瀟瀟.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9).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