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學生書包里日漸增多的新書時,看到學生課間見縫插針讀書時,聽到學生上課發(fā)言時活潑、靈動的語言時,看到一個個學生的習作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時,我欣然!我堅信,同樣是長大,有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孩子猶如插上飛翔的翅膀,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關鍵詞】教學觀念;教育方法;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莊子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新課標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泵鎸πW階段不少于145萬字的課外閱讀總量,如何讓學生以書本為友,和博覽同行,積極遨游書海,振翅高飛呢?于是我努力對學生課外閱讀教學做了一些探索。
一、現(xiàn)身說法,氛圍渲染,促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小學生向師性很強,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讓學生對讀書產(chǎn)生興趣,教師自己不以身作則讀書怎么行?所以,平時我不敢懈怠,從一般的教育教學理論書籍雜志到一些名家的教育隨筆,從一些隨性隨遇的偶遇式的閱讀到一些探究心靈雞湯的閱讀……拉拉雜雜,不一而足。我用閱讀、思考保持我精神生活之流的清亮。我著意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和同學們一起閱讀課外書籍,每天下午上課前午讀時間(我班美其名曰“開卷有益十五分鐘”),我總是拿著精心挑選的讀物到教室有滋有味地讀起來,讀完后向學生介紹自己的讀書心得。我的身教對于他們無疑是最有力的感召!
利用影視作品營造閱讀氛圍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辦法。小學生愛看動畫故事、兒童節(jié)目,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的名著被搬上銀幕了,比如《三國演義》《木偶奇遇記》等,孩子們特別喜愛看??措娪半娨晫μ岣唛喿x興趣很有幫助,把課外閱讀與熱映中的影視作品進行同步閱讀或比較閱讀,效果會更好。今年,美國魔幻電影《愛麗絲漫游奇境》上映,我們一起觀看了這部影片,也一起閱讀了這本書,找出了電影與原著的差別之處。
二、創(chuàng)設條件,推薦書目,擴大閱讀的廣度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讀書條件
我班教室前面有一個書柜,里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圖書,那是孩子們從家里帶來的,也有一些是我精心選購的。每天課間圖書角前無論是席地而坐的還是站著的學生,他們的表情都是那么專注。為了保證學生每天有充足的半小時閱讀時間,我在家庭作業(yè)上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yè),這樣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了空間和時間。
(二)教師推薦書目與學生自由選擇讀物相結合
“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保▌e林斯基語)面對浩瀚的書山文海,學生的辨別能力終歸有限,每學期我都為學生精心選編“閱讀書目”,這些書籍的內(nèi)容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學的諸多領域,突出一個“博”字,在博覽群書中奠定學生豐厚的文化底蘊。
同時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在保證學生閱讀推薦書目的情況下,還讓他們自己選擇愛讀的書籍,滿足他們自我選擇的心理需要。
(三)進行“圖書漂流”,資源共享
如果一本書看完了,讓自己的書來一次漂流旅行,和周圍的同學彼此傳閱、相互交換讀物。這樣不僅有效利用了身邊的閱讀資源,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彼此交流,分享閱讀成果。
我班曾掀起讀黑柳徹子作品之熱潮,源頭就是黃杜之胤同學閱讀《窗邊的小豆豆》并首先讓書漂流,其間同學們不斷注入“活水”:你一本《丟三落四的小豆豆》,他一本《小時候就在想的事》,大家把黑柳徹子的系列叢書翻了個遍?,F(xiàn)在班里正刮起《美國尋寶記》風,就是田逸非同學讓書漂流的。下課了,三五個同學湊在一起聊書中的內(nèi)容,還時不時考我?guī)讉€書中的問題,當我答不出時,那一副小老師的神氣樣,不得不使我滿心歡喜。通過讓書漂流的方式,學生讀到種類更多的好書,視野也就更為開闊。我們還制作“漂流書簽卡”,記錄閱讀人的姓名和閱讀時間。一學期下來,看一看誰的書借閱的人最多,頒發(fā)“最佳薦書獎”。
三、教授方法,讀出思考,挖掘閱讀的深度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老師只是生硬地向學生灌輸自己的看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也就剝奪了孩子思考的權利,要授之以漁。
(一)加強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王蒙說過:“我讀書不僅用眼睛,還要用心,甚至用感覺讀。比如說書里寫到煙霧,我眼前仿佛看到煙霧,鼻子也聞到煙煤氣味?!蔽腋嬖V同學們,我們不僅要愛讀書,而且要會讀書,要讀得更好、更有成效。讀書時不能走馬觀花,草草了事,也不能囫圇吞棗,只看熱鬧,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暗梅ㄓ谡n內(nèi),得益于課外”,讓學生把課文習得的讀書方法、經(jīng)驗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如用不同符號畫出關鍵語句,在書的空白處記錄下自己思考的痕跡;把那些優(yōu)美的詞句、片段及時摘錄在采蜜本上;勤于寫讀書筆記做內(nèi)容摘要,整理閱讀提綱,將書讀“薄”;展開想象、推理,進行分析、評價,寫心得體會,將書讀“厚”……
(二)摒棄功利性的閱讀,推薦研究性的閱讀
我的推薦書目中沒有作文選。雖然閱讀作文選是提高學生寫作的捷徑之一,但綜觀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以作文選為主要讀物,猶如長期吃快食面,剛開始或許新鮮有滋味,但日子一久,勢必造成營養(yǎng)不良,學生也“望面生畏”。
在指導課外閱讀時,可以嘗試著向學生拋出一些有研究價值且學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課題,介紹一些閱讀材料,指引查尋資料的途徑,教給學生“做學問”的方法,讓學生在研究性閱讀中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嫦娥二號”發(fā)射成功,學生有興趣并會關注,我們就可以設計“中國飛天夢”的閱讀主題。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研意識,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得到長久的保持。
看到學生書包里日漸增多的新書時,看到學生課間見縫插針讀書時,聽到學生上課發(fā)言時活潑、靈動的語言時,看到一個個學生的習作在報紙雜上志發(fā)表時,我欣然!我堅信,同樣是長大,有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孩子猶如插上飛翔的翅膀,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