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春?崔福賢
摘要:初中生正在逐漸形成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處在他們人生的轉折階段,因此可以說,初中政治教學對他們品格、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關鍵作用。抓好初中政治教學能夠指引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教育意義是深遠而重大的。但縱觀當前的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較多,教師必須盡快制定出問題的應對措施,發(fā)揮出政治教學的最大功用,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問題;解決措施
引言:
在教育教學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政治教學也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進步,以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推動教育改革的進程。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的初中政治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對現(xiàn)階段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幾點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
教學工作在我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深深烙在人們的骨子里,所以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初中政治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主要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主。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是整個課堂的中心,學生在課堂中只是充當一個被動的聆聽者。
(二)對政治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政治一直以來都不被作為主要的教學科目,因此學校、教師和家長,甚至學生都對這一學科的重視度不足,由于其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居多,學生認為只要在考試前抓緊背誦就可以了,完全沒有體現(xiàn)出政治教學的作用。教師在課上也只是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劃出重點,這樣的教學是毫無意義的。
(三)教學內容沒有做到與時俱進
任何學科都是需要與時俱進的,政治學科尤為如此,同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如果能夠保證學科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隨著我國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新內容、新事件不斷出現(xiàn),但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最近發(fā)生的熱門事件融入學生的教學中,學生所學習的教材內容幾乎是一成不變的。這些都不利于政治教學的發(fā)展。[1]
二、解決初中政治教學問題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政治教學應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礎,按照學生個體本身存在的差異性來分批次對學生進行指導,其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這就要求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在保證每個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政治課程的收獲與快樂,從而逐步提升對政治課程學習的興趣。在“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預先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的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教學情境中體會到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享受權利的時候也不忘履行義務。在確定教學目標之后,政治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測試,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依照具體情況分批次對學生進行指導。在政治教學過程中,為了吸引學生對某一觀點的注意力,老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以感性的情感與理性思維的變換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歸根結底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基礎好的學生,加強綜合訓練,繼續(xù)深化,將課本上的知識進一步轉化為覺悟;其次,基礎薄弱的學生抓基礎,在理解的前提下對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最后,對基本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加強基本的訓練,當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并不是為學生設立不同的等級,而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特征,進而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2]
(二)聯(lián)系實際
初中學生的生活經驗還不足,閱歷有限,將教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夠讓他們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加深印象,展開聯(lián)想,從而解決過去學生認為教學內容離我們過于遙遠而導致的興趣不足的問題。例如,在授課過程中,講到消費者權益問題,同學們對此非常感興趣,因為他們身邊時時刻刻在發(fā)生著侵權問題。如某同學在商場買了火腿,回家發(fā)現(xiàn)是變質的。回去找商場,商場以丟失小票為由,拒絕更換產品。這時人們往往都會選擇放棄,因為即使拿起法律武器,最終也不過是一根火腿。這種法律意識淡薄,必然會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多穿插講解一些這樣的知識,相信學生們會更有收獲。[3]
(三)重視政治知識的輔助材料
教材中的內容是有限的,教學不能完全依照教材展開,教師要搜集一些相關資料,將課本中的內容充盈起來,利用一些具體的事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中理論性的知識,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揚起自信的風帆――我能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資料“羅丹為政府畫的巴爾扎克”事件,政府嫌羅丹畫的這尊塑像丑陋,但由于羅丹的堅持,也隨著人們品味的提高,這尊塑像贏得了人們和政府的認可,便是由于羅丹的堅持和自信留住了美好的藝術品;還有周恩來總理迎接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的插圖;中國航天科技錢學森老先生的插圖;還有那些憧憬美好生活的青年教師們。這些都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輔助材料進行思考和感悟,透徹理解我能行的內涵。[4]
(四)重視時事案例
生活和社會中發(fā)生的具體事例都可以被初中政治教學所利用,教師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形成關注社會時事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讓他們對熱點時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共同討論中向他們傳遞正確的思想。
比如在教學《維護社會與公平》時,老師在進行正文的理論講解與正文的案例分析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想一下最近有沒有發(fā)生哪些不公平的案例,啟發(fā)學生進行思維。比如發(fā)生在湖北鐘祥的“家長圍攻高考監(jiān)考人員”事件,網(wǎng)絡上還有一些圖片,通過這些材料讓學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政治知識來討論這一事件,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而不是一味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初中政治教學還存在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為了初中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我們需要迫切解決現(xiàn)階段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對策的分析,同時對于學校來講,也應該提高對政治教學的重視程度,脫離“應試教育”的影響和升學率的影響,真正的將政治教學重視起來,使政治教學充分的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涂建紅.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策略[J].明日風尚.2016(06).
[2]周曉洪.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6(03).
[3]盧岳.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新課程(中學).2015(12).
[4]丁麗.新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模式探討[J].亞太教育.2015(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