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摘 要】近年來,在不同的新聞媒體中,不斷有未成年人犯罪的事情被報到出來,從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的關注。未成年人的犯罪是由于其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多方面不良因素所造成的,諸多不良因素的疊加,從而促使了未成年人走向了犯罪的深淵。
【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思考
一、前言
通過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雖然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各式各樣,但是究其真正的內在原因,大多數(shù)的未成年人犯罪,都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良情況,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存在單親家庭、家庭溺愛、棍棒教育等情況;二是學校教育的缺失,存在厭學、逃學、或者退學等情況;三是社會環(huán)境惡劣,所處的周圍生活風氣不正。不論是何種原因導致未成年人走向的犯罪道路,其最大受害者還是未成年人自己,所以應該加強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呵護未成年人成長[1]。
二、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程度低,對事物辨別能力低
對未成年人犯罪現(xiàn)象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在未成年人犯罪的人群中,約有80%左右的人并沒有接受正規(guī)的義務教育,多數(shù)存在過早輟學的問題,從而導致這部分人群的文化程度低,對社會上的一些事物的辨別能力不足,對法律知識了解不夠,法律意識淡薄,從而在不法分子的蠱惑下,或者在自身權益受到危害的情況下,做出了違反犯罪的事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
(二)脾氣性格古怪,自我控制能力差
未成年人還處于自我性格不完善的成長階段,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分子的性格脾氣都比較古怪,性格上存在嚴重的缺陷,從而導致自身與外界溝通能力以及自我約束能力低下。在做事情的時候容易沖動,缺乏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往往是腦袋一熱,做出了不可挽回的事情,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例如,某市的未成年犯罪分子甲某,平時生活中脾氣性格比較古怪,不太喜歡和他人溝通交流,并且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在某一天,甲某想去理發(fā)店做一個時下比較流行的發(fā)型,當理發(fā)師給甲某做完發(fā)型后,由于甲某對發(fā)型并不滿意,于是對理發(fā)師惡語相加,與理發(fā)師產生了矛盾沖突。甲某一時沖動,用理發(fā)剪將理發(fā)師捅傷,觸犯了法律,從而走向了犯罪的深淵。
(三)家庭教育不好,性格發(fā)育不健全
對未成年犯罪進行家庭環(huán)境以及家庭教育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未成年犯罪分子的家庭都存在以下幾種情況。首先,家庭不健全,有很大一部分未成年犯罪分子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家庭不健全,導致自己性格發(fā)育不健全,多屬于孤僻性格。其次,家長對其過于溺愛,有部分的未成年人犯罪分子從小生活在一個過分溺愛的家庭中,從而導致其在長時間的溺愛中長大,形成任何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從而在日常社會交往和生活中自私、自利,很容易走線犯罪的道路。
(四)社會環(huán)境不好,誘發(fā)犯罪
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辨識能力相對比較差,同時又對周圍的事物喜歡模仿。由于互聯(lián)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環(huán)境中關于暴力、色情的不良信息泛濫,網吧、酒吧、歌廳等大量的娛樂消費場所的建設,對未成年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誤導,往往會導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幾點策略
(一)加強學校教育,嚴防輟學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提高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搖籃,未成年學生應該在學校中接受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自身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從而提高未成年人的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預防未成年人犯罪[3]。
(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促進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形成
對于未成年人而言,健康的心理是其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發(fā)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社會有用人才的保障。家庭、學校對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責任。家庭應該給予未成年人更多的呵護和教育,但是不能過分的溺愛,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陣地,要加強對學生心理知識的教育和引導,從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增強未成年人法律意識
通過對未成年人犯罪現(xiàn)象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未成年人在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的同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觸犯了法律,但是為時已晚,這部分未成年人普遍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識,普遍不懂法、不知法。所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法律知識的教育,從而使未成年人了解最基本的法律常識,能夠分辨自己的哪些行為是會觸犯法律的,是要坐牢的,從而對日常的一些行為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從而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四)凈化社會文化環(huán)境,營造安全美好成長樂園
加強對學校周邊以及未成年人聚集區(qū)域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杜絕在學校周邊開設網吧、酒吧、歌廳等場所,從而減少周圍環(huán)境中不良現(xiàn)象的誘惑。同時,積極建設一批圖書館、體育場、文化宮等有利于未成年年身心健康成長的活動場所,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四、總結
未成年人犯罪是由于家庭、學校、社會等多種因素造成了,所以加強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措施,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孫中國,中國現(xiàn)階段青少年犯罪的狀況與對策[J],公安大學學報,1997(05);
[1]馬丹,黃琨,探討未成年人犯罪——以重慶女童摔嬰案為例[J],商,2015(08);
[3]周展,論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與刑罰——對“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解析[J],法制與社會,201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