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萍
【摘 要】語境能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有效地運用語境能明顯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在教學中,恰當?shù)膶胝Z境,并提供貼切的語境,在語境的運用中做到開放自如,能讓學生在聽、說、讀、寫中不斷地感知世界,最終達到學會使用目標語言的能力。同時,在有效的語境教學下,我們也應該要遵循三維目標,將教、學、評達到一致性,發(fā)揮教學的最大化,從而改善我們的英語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境創(chuàng)設;教學;學習;評價
一、小學英語課堂語境的背景與價值
上海市的小學英語教學從2008年開始歷經(jīng)了四次的教學變革,分別是:文本再構、獨立語段、單元設計、單課實施。現(xiàn)在我們將四次的變革統(tǒng)稱為:單元統(tǒng)整、內容整合、語境帶動、語用體驗。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變革和教學經(jīng)驗之后,現(xiàn)在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的主題是語境教學。何為語境,簡而言之,就是語言形式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而英語學習,是一種語言的運用與表達,需要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交流、運用與表達。如果脫離了具體的語境,那么小學生在英語語言交際、表情達意上會顯得相對生疏與不自然。而我們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則比較固定化、書本化,學生與老師會更多地使用書本進行死記硬背的教與學,長期以往下去,不利于學生的語言訓練發(fā)展。實踐證明,語言學習和言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離不開語境,離開了語境的語言學習便成了無米之炊。因此,學習英語必須重視發(fā)揮語境的作用,以便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效率。
因而,在小學英語階段,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利用語境帶動教學,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相當有必要的。
二、語境教學的意義
小學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語境,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進行英語的學習,對于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激發(fā)學習興趣等起著很大的作用, 也是現(xiàn)在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之一。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我們以往的教學模式會比較單一、枯燥,單純地進行書本的讀、聽、寫等教學,學生在學習上會覺得比較枯燥乏味,因而在課堂上就會缺乏一種學習的積極性。而語境教學,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低年級小學英語來說,一二年級的學生生性較好動,課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一堂課是平而乏味的,就會讓他們在學習效率上更為低效。為了吸引低年級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故事情境是有必要和有意義的。而在一二年級中,我們經(jīng)常創(chuàng)設一些學生熟知的卡通人物或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在富有故事情境的語境下展開教學。比如:在牛津英語2B Module 3 Unit 3 My clothes的第一課時中,我創(chuàng)設了學生熟知的綜藝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中的Angela和她爸爸去上海參加時裝秀的情境。學生在Angela和她爸爸的上海之行的故事情境中進行語言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并在最后通過班級的時裝秀體驗到了英語學習的樂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隨著故事語境的推動,學習興趣濃厚,如同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又如: 我在牛津英語1A Module 3 Unit 3 In the restaurant的第一課時中,同樣以《爸爸去哪兒》中的五個小朋友:Angela, Kimi, Cindy,石頭和天天為主人公。以其他四個小朋友要去參加Angela的生日會為主線,從去水果店買水果進行課內語言實踐活動,到坐公交車去參加生日會,再到生日會上的新授學習,故事情境環(huán)環(huán)緊扣,有兒歌有chant,學生在Angela的生日會上一塊學會單詞和句型。最終,讓學生運用到生活中去,一年級的學生興致很高,學習效率也相對提高。在教學中,以語境為主線,推動整堂課的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二)激活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單一的教學模式,我們會更多地選擇于書本的學習,單詞與句型的反復朗讀與練習,學生與老師會更多注重于朗讀,學生在語言運用上則會比較欠缺。而語境學習則大大改變了這種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我們通過依賴一定的多媒體手段,模擬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的語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倡導學生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語用表達能力。因為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生的求知欲會更強烈,積極性與主動參與行也會相對提高。比如:在牛津英語2A Module 4 Unit 2 In the forest的第一課時中,老師創(chuàng)設了森林動物向圣誕老人介紹自己并獲得禮物的語境。學生通過扮演森林動物,使用核心詞匯:fox, hippo, meat,grass和句型: Look at me. I like…,介紹自己和自己喜愛的食物。在課內語言實踐中,學生通過自我介紹,進行了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并從老師那里獲得了禮物,為故事開展作鋪墊。在課堂中,學生唱著歡快的圣誕歌曲跟隨圣誕老人一塊去了House U, House V和House W, 學生身臨其境,如同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三段文本的朗讀與表演,都能積極開展,通過小組形式、同桌對話、師生對話展開。特別是第三段文本,拓展了學生們較為熟知的cat, 老師運用板書,學生進行語言知識點的表達,在無形之中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而最后的表演故事,更是達成了本課時的語用任務,通過組內分層,學生自主選擇,進行角色表演,完成故事的表演。最終,學生能夠穿上圣誕老人衣服,背上禮物袋,戴上頭飾,在臺上進行活靈活現(xiàn)的表演,得到了本課的學習成果的更好評價。就這樣,在語境的氣氛烘托之下,學生的潛能被大大激發(fā),語言表達能力也被激活,讓學生“學以致用”。
(三)有助于學生理解新授知識。
在現(xiàn)代媒體的幫助下,我們能制作精美的課件以及真實性的情境,而在多媒體的呈現(xiàn)下,在語境的推動下,學生在新授知識地學習、理解與運用上也更得心應手。
例1:牛津英語1A M1U1 Greetings教學片段
我在教授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這三個詞匯匯時,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太陽在三個時間段的不同位置,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三個單詞的不同之意。從一開始太陽剛剛升起露出地平線,學習morning和Good morning, 再到中午時分,太陽升到高高的正上方,學習afternoon和Good afternoon, 以此類推,就這樣,我讓學生感受到太陽從早到晚的過程,也很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在語境之下,他們更是相對容易接受新授知識,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明顯提升。
例2:牛津英語 5A M3U1 Around the city教學片段
在這第一課時中,老師以Kitty去動物園,利用路線平面圖,進行walk along, turn left/right等的教授,學生在清晰的路線圖幫助下,能夠很好地學習與理解新授詞組,并能用新授詞句進行道路的詢問。
通過一系列的課堂實踐表明,合適的語境能大大地幫助學生理解新授知識,并能進行有效地運用。
三、總結
語境的創(chuàng)設能給教學帶來很大的幫助,但同時,我們在語境教學中也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教學仍要基于教學目標、基于教材、基于課標,甚至是基于學生,不能冒然地脫離其中。在語境背景下,我們的教學要在教中學,學中評,三者關系密切。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各種評價手段與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比如:語言評價、肢體評價、學習評價等等。
綜上所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合適的語境,來推動課堂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更能給課堂教學帶來質的改變。所以,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運用語境,創(chuàng)設合適的語境,讓語境服務于我們的英語教學,從而進一步地提高英語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