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利坤
【摘 要】高中物理是素質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物理學科由于其自身屬性的抽象性與復雜性,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存在理解困難。物理學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規(guī)律及相互作用的學科,學生只有在正確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礎之上,理清隱藏在物理現(xiàn)象背后的物理規(guī)律,才能將之運用于實際問題之中,促使物理學習成績得以提升。物理學習講究技巧與方法,單靠過度的練習難以提升高中生們物理學科的學習水平。本文將從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分析學生物理成績難以提升的原因,提供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效率;提高方法
一、高中生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物理知識儲備量尚待提升
學生想要提高高中物理學習成績,首先必須具備扎實的物理基礎功底。因為認知加工的水平與相關知識的儲備量聯(lián)系密切,如果學生物理基礎知識薄弱,又如何正確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物理學習的規(guī)律來講,物理認知結構當中如若缺少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將導致學生喪失相應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從而機械般的學習。就如“動能與勢能”這一重要的高中物理知識內容,學生在選取零勢能面后,連“標量與矢量”的概念都混淆不清,無法辨明勢能之中“正負號”的含義,將會導致理解錯誤,從而過度依賴于教師進行這一部分的學習。學生一旦只懂得依賴于老師學習物理內容而不加以思考,當遇見新的物理問題時,往往會因為對知識內容的不夠熟練而陷入思維誤區(qū)。物理基礎知識扎實是學生物理成績得以提高的前提條件,只有正確理解物理知識的基本含義,學生物理知識儲備量變得充足,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2.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學生對物理某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僅取決于對物理概念某一特征的了解程度,更決定于對其他相關概念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即使有的學生頭腦中確實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卻無法真正的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當中。就以“水平傳送帶以速度v勻速傳動,一質量為m的小木塊A由靜止輕放在傳送帶上,若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則小木塊從放到傳送帶上開始到與傳送帶相對靜止的過程中,轉化為內能的能量為多少?”這道經(jīng)典的高中物理能量問題為例,不少學生雖然知道“內能的基本概念與轉化規(guī)律”,卻無法正確對題目條件進行轉化從而建立模型解答此題,關鍵原因在于學生的物理知識認知結構是零散的,無法在物理知識與實際問題之間建立起本質聯(lián)系。其實解答這道題可以從內能變化的內因分析,從而考慮到是由于摩擦力的因素引起木塊內能的變化,進而利用做功的原理通過把木塊的摩擦力大小與相對位移距離一一求出解答此題。學生認知結構的不完善,限制著學生檢索物理相關知識并提取有用信息分析問題,使學生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
二、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研究的對象頗為復雜與抽象,大多數(shù)結論要用定量的方法分析與論證,教學目的側重于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面對生澀難懂的物理知識,不少學生存在畏懼心理,形成因物理知識難懂而畏懼,因為畏懼而愈發(fā)難懂的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著高中生物理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高中物理邏輯思維要求較高,主要以抽象思維為主,學生只有正確理解物理理論的分析方法與推導過程,才能擁有創(chuàng)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大部分學生沒有從思想層面上認識到自身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缺少求知的熱情,依舊依賴于以課堂聽講的方式獲取物理知識,做題生搬硬套,不加思考,面對難題直接放棄。這種學習態(tài)度上的不端正與探究思維的丟失造成學生學習成績難以提升,一旦學生養(yǎng)成思維惰性,便會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嚴重阻礙著思維的提升,這也是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學習方法
學生要想提高高中物理學習效率,首先必須得明確學習目標,從思想上端正學習態(tài)度,并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從儲備物理知識的角度來看,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將有助于學生物理知識的積累。例如在學習到“勻加速運動”這一物理內容時,學生通過預習了解到勻加速運動的相關概念與函數(shù)圖像,將幫助學生認識到這節(jié)內容的難點與重點,從而在課堂學習之中明確學習目標,促進對知識的理解消化與吸收。而反思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反思,學生的反饋機制能夠被有效調動起來,以免總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犯錯。
四、總結
綜上所述,學生學習高中物理這門學科確實存在著諸多困難。但是只要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端正學習動機與調動抽象思維,準確理解物理知識的相關概念,及時改進自身的不足,定能在高中物理學習當中有所突破,獲得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洪國瑞:《物理學習困難的認知因素分析》,學術期刊《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4年11期.
[2]張勇:《培養(yǎng)高中生學習物理積極性探究》,學術期刊《科學導報》2014年23期.
[3]張曉闖:《論有效的高中物理學習方法》,學術期刊《讀與寫(上,下旬)》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