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
摘 要:兒歌取材容易,短小、精悍。在小學課本中,課外活動中兒歌處處可見,生活中它也無處不在。因此,利用兒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按照標準,精選兒歌,對學生進行行為教育;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兒歌,涵蓋學生學習生活方方面面;教會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交流展出激發(fā)學習和創(chuàng)作興趣,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學生教育;兒歌;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1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115
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教師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利用兒歌這一現(xiàn)成的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但能很好利用兒歌形象、生動、趣味濃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作用,還能起到對學生的言行進行規(guī)范,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
一、對照《守則》誦兒歌,實踐好行為
在《小學生守則》《三字歌》《一日規(guī)范》中有許多地方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針對這一特點,為避免教師對學生進行死板的說教。我們采用對照《守則》《三字歌》《一日規(guī)范》精選兒歌,讓學生用兒歌來詮釋《守則》《三字歌》,來教育自己,實踐好行為。如: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有亂扔食物的現(xiàn)象,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我們寫了一首兒歌《小雞雞》:小雞雞,嘰嘰嘰,土里刨食真儉樸,好兒童愛糧食,我們都來學小雞,做個勤儉節(jié)約的好孩子。這首兒歌從農(nóng)村兒童的生活中取材,抓住了小雞吃食特點,再現(xiàn)兒童熟悉的生活場景,對學生進行了節(jié)約糧食的教育。在記誦的過程中結合《品德與社會》相關課時進行教學,會效果更加明顯。在生活中一旦發(fā)現(xiàn)了亂扔食物的現(xiàn)象,我們就當學生面背出這首兒歌,或者讓學生自己去背,師生一同背。這樣既避免了教師對學生的單純說教,還避免了教師一見學生犯錯就沖動的懲罰。經(jīng)不斷循環(huán)式地嘗試后,學生不但改正了一些不良習慣,而且記下了一首首生動感人的兒歌。不僅在文學語言上給了學生應有的熏陶,同時上口易記的兒歌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使學生自覺輕松地改正了錯誤。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既保護學生自尊心,又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潛移默化的神奇教育效果。
二、教會學生進行兒歌創(chuàng)作,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教師絕不能小視。我們除了利用課本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外,還充分利用學生也能編兒歌的特點,在教學中不間斷地教學生寫兒歌,讓學生達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兒歌即生活,學生很容易掌握其寫法,隨口吟誦即成。如:
《小狗狗》
小狗狗汪汪叫,蹦蹦跳跳有禮貌。早晚坐在門邊上。不貪睡,不馬虎,認真看門不叫累。學習小狗擔重任,做個盡心盡責的好娃娃。
《小青蛙》
小青蛙,呱呱呱,幫助莊稼把蟲捉,環(huán)保第一它知道,保護環(huán)境人人夸。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學生每讀一遍針對一定行為寫的兒歌,就有新的感悟,很受啟發(fā)。誰愿做一只不受人歡迎的“小老鼠”呢?這樣不良習俗在兒歌吟誦中消失,優(yōu)秀的品行在吟誦中形成,再也沒有隨意撕書的現(xiàn)象發(fā)生,讀書也認真多了。
三、收集兒歌,積累素材,形成自己的思想教育風
我們學校收集了學生、家長、教師創(chuàng)作的兒歌,在精編了《雙泉小學兒歌集》的同時,也讓家長頭腦中裝進了許許多多民間兒歌,充分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育人環(huán)境。我們還請家長編兒歌,并把民間流傳的一些兒歌進行了整理,讓古老的東西煥發(fā)出了新的活力,成為我們教育孩子時可供利用的資源。使兒歌的吟誦與創(chuàng)作普及到學生每一天的生活學習之中。針對性增強了,學生樂于參與,記憶速度快,很容易變?yōu)橹鋵W生學習生活的語錄。
豐富的內(nèi)容、靈活的形式,涵蓋了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好地使每一個學生全面的地接受了思想教育,陶冶了學生情操,提高了每一個學生的思想修養(yǎng)。
四、積極倡導,定期交流展出
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利用兒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我校將《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和學校的“系列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課本中有兒歌,兒歌中有課本,生活中有情趣,情趣中有理想?!睘閷W生的將來奠基。學生將所學、所得、所想、所做,全用兒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學校定期召開專題小學生思想教育研討會和經(jīng)驗交流會,兒歌作品大賽,對師生的作品進行大檢閱。讓優(yōu)秀作品的作者談體會,并評出優(yōu)秀作品推薦給一些報刊雜志發(fā)表,同時校報和班級手抄報發(fā)表,或打印出來在教室、學校文化長廊給予充分展示。
總之,利用兒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形式是一種學生樂于接受,教師輕松施教的一種有益的嘗試。在小學各個年級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教育中都可應用,學生參與率高,易于接受,教育效果也好,是思想教育的一種很好的實踐。
參考文獻:
[1] 韓洪玉.思品課運用兒歌教學的兩個問題[J].天津教育, 1989(9):13 .
[2] 王巍.小學兒歌教育實踐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