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山
摘 要:作為一門最基礎的學科工具,高中數學一直受到各界的關注,尤其是在課程改革的實施上,各界都十分關注改革結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逐漸展現出嶄新的面貌,貫徹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取得的成果令人雀躍,但是,高中數學的深度全面改革依然任重道遠,高中數學教學中仍存在著不足,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手段,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問題;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0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45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教育的需要,新課改的提出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能力。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學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教師加強思考,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數學學習能力,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發(fā)展。
一、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存在的問題
目前,傳統(tǒng)的教學給學生帶來了很深的烙印,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學習的技巧、學習的規(guī)律都十分欠缺,普遍存在死記硬背的情況,學生很少主動去思考數學相關的問題,主要是依靠教師的灌輸,這對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不利的。比如,學生在學習三角函數時,三角函數的類型是很多的,相互之間的轉化是比較復雜的,但是學生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不深入,只是單憑教師的講解來完成學習任務,只是依靠死記硬背,就很容易將各種公式混淆,也很難舉一反三,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能學會主動學習,不去動腦,而是讓教師來承擔更多的責任,那么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數學的能力就很難提高。
(二)教師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中數學的教育存在很多的誤區(qū),尤其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只是模糊地認為高中數學改革就是改革應試教育的弊端,就是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課業(yè)負擔,減輕教師的勞動強度,顯然,這種想法是一種誤區(qū),只有多元化的改革才能促進教育的發(fā)展,即便是再優(yōu)秀的教師也要進行創(chuàng)新,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要重視數學教育,要將數學教育作為終身教育來發(fā)展,數學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學生要能夠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同時要學會思考,在思考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很多高中教師雖然已經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了新課程的目標,但是如何將新課程教學設計得更好是教師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很多教師對于新課程的目標認識不清,目前只是一個字面的理解,沒有將新課標進行深入的貫徹落實。
二、改革高中數學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高中數學的教育中,“高效”是很重要的教學目標。高效的課堂可以讓教師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感受數學的魅力。但是隨著高中數學的不斷深入,很多學生認為數學學習是一個難點,但是又是高考所必須面對的,因此更多地將數學作為一個學習任務,沒有意識到數學學習對終身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將現代科學技術融入數學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立體地學習數學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能給學生呈現出立體幾何的一個側面,但是學生很難憑空想象立體的樣子,利用現代化技術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三維空間,可以讓很多的教學內容變得簡單易懂,讓教學技巧實現從無到有的轉變。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比如,教師可以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擁有自主探究的機會,形成學習小組,在共同商討的情況下學習彼此優(yōu)秀的解題習慣,共同進步,共同提高數學成績。數列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只是將數列進行表面教學,沒有深入到數列內部,很少有教師能夠將學生真正領入到數列知識的世界中,總結數列的內在規(guī)律,因此也很少有學生能夠注意到數學解題的靈活性,經常犯一些比較低級的錯誤,很難提高數列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符合教學的情景模式,給學生一種更加真切的體驗,在一個真實輕松的氛圍下,提高注意力,讓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能夠更容易理解。教師可以在學習中設置幾個小游戲,讓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知識的學習技巧,在了解解題的原理上更容易消化吸收教學內容。
(三)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
教師不僅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最主要的還是要創(chuàng)新自身和學生的思維模式,要意識到數學的教學目的不是簡單地教會學生學習的原理和計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需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心理,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設定素質教育的基本模式,創(chuàng)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課堂上的溝通,運用設問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思考,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有技巧的提問來回顧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再通過設問的方式來引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將兩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銜接,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概念,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加強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思維模式。
三、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最重要的是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需要全面認識新課改的意義,同時還需要認識到自身教育教學存在的不足,意識到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性。教師要正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并且能夠開發(fā)出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教學方法,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打好基礎,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也促進教師自身人生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焦彩珍.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改革存在問題的思考[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5):70-73.
[2] 彭建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