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華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新教育創(chuàng)始人朱永新先生也曾指出:“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長久的老師?!敝挥屑彝ソ逃c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近年來,宜昌市第八中學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立足創(chuàng)新,致力于打造讓孩子幸福成長、快樂學習的育人環(huán)境,著力推廣“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在理論、實踐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健全制度,完善機制,納入校本課程以利落實
學校將家校共育作為學校管理德育研究的重要課題,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并根據(jù)學校實際,不斷探索完善家校共育機制,健全家校共育制度。學校先后制定了《家長委員會制度》《家校共育方案》,明確“六定、六建、六有”?!傲ā保憾ㄆ谡匍_家長會、定期舉辦家教培訓班、定期進行家訪、定期舉行專家研討會、定期向家長通報情況、定期舉行親子活動;“六建”:建立“家長委員會”、建立“網上家長學?!薄⒔ⅰ凹倚B?lián)系卡”、建立“校長接待日”、建立“家長開放日”制度、建立“留守兒童心靈驛站”;“六有”:有機構、有制度、有計劃、有活動、有總結、有檔案。
學校編制了《市八中家委會工作手冊》,在《手冊》中明確家委會成員的崗位職責、工作內容,便于家委會成員參與學校管理。
學校依托網絡資源,以學校組織、專家引領、教師參與的方式將家校共育納入校本研究,形成了“目標明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家校共育校本課程,如“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家校共育,成就幸福人生”“快樂閱讀,共筑美好未來”等等。在課程中,或是幫助家長分析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的障礙,探討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或是結合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及和睦家庭的案例進行分析;或是倡導親子共讀,發(fā)掘與孩子的“共同語言”……學校通過開發(fā)校本課程,教授家長更多實用的教育方法,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設定目標,制定措施,分步分項實施以利推進
為了深入推進家校共育研究,學校分年級、班級設定管理及德育目標,制定相應措施,并分步分項實施。充分發(fā)揮家委會的作用,理解、信任家長,邀請家長全方位參與學校管理。一是學校、班級舉行重大活動,邀請家長參與;二是學校組織質量監(jiān)測,邀請家委會成員參加;三是學校重大決策,與家委會進行事前溝通,征求意見,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舉辦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普及家教知識,更新家教觀念,努力提高家長的教子水平。讓家長明確“教子先自學自律”,促使他們改掉自身不足,為孩子做榜樣,促進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改善。
利用互聯(lián)網優(yōu)勢,建立家校網絡,開辟八中論壇,向家長介紹教育法規(guī)和學校制度,積極引導家長有序融入學校管理。幫助家長進一步了解教育規(guī)律、原則和方法,讓家長和孩子平等相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學校舉行校園開放周活動,邀請家長走進學?!靶陆逃崩硐胝n堂,了解學校的育人理念和優(yōu)良的校風校貌。開放周活動搭建了教師與家長零距離溝通交流的平臺,加強了家校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形成了教育合力。
繼續(xù)依托“課外訪萬家”活動,增進家校聯(lián)系,為學生自主發(fā)展、健康成長搭建一條綠色通道。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讓孩子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離家出走的小樺同學被成功勸返,就是合作共育的生動事例。小樺生活在一個離異重組的家庭,由于父親長期外出打工,小樺時而和繼母生活,時而和奶奶生活,雖說有家,可是無愛。從小學開始,小樺就經常離家出走,夜不歸宿。家人從簡單訓斥、打罵到逐漸麻木,也終因他每次都平安回家了,而忽略了日漸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更為叛逆的心理。細心的班主任發(fā)現(xiàn)他和同學QQ聊天中,流露出輕生的念頭,立即高度重視,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迅速聯(lián)手,高效搭建起一張教育和愛的網絡,通過愛心助力,成功勸回小樺,讓他暖心回校、安心回家。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方老師不但與家長積極交流溝通小樺同學的具體情況,還查閱大量資料尋找教育方法,將一些成功的經驗提供給家長,指導他們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學習和生活。這樣的真實案例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新教育行動——家校合作共育”之妙。
以點帶面,緊抓契機,確保實用實效以利鞏固
市八中自掛牌三峽大學附屬中學以來,每年在校就讀的大學教工子女就有百名之多。面對蘊藏著巨大的教育推動力的家長團體,如果能加強互通、加以整合,必然會給學校帶來源源不斷的優(yōu)秀教育資源。為此,學校策劃組織召開了三峽大學教工子女家長交流座談會。學校通過向家長介紹學校聚力實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系列舉措,表明了與三峽大學共謀八中新發(fā)展、書寫附中新篇章的誠意與決心。會后,學校收到了家長們大量獨到、務實的良言良策。
10月9日,家長團隊借中科院國家空間中心劉勇博士來三峽大學訪問講學的契機,邀請劉博士來八中作了《中國航天夢想與現(xiàn)實》的精彩講座。這次科普講座的成功舉辦,不僅得益于三峽大學對附中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家長對學校的鼎力相助。他們巧用各自豐富的資源,迅速傳遞信息,協(xié)調講座時間,布置會場,租借音響設備等,事無巨細。正是由于家長的深度融入,才讓教育資源得以拓寬、校園生活更加豐富。
806班班主任彭老師為了在孩子們心中植入“大愛”種子,腦海中催生了帶領全班同學做公益的想法。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不僅學生們踴躍參與,家長也響應號召,積極行動起來。自2017年元旦起,806班的學生和家長開啟了“三峽蟻工”的公益活動之旅。他們周末走上街頭、步入河堤義務撿拾垃圾、打掃衛(wèi)生;他們在公園開展義演,倡導環(huán)保,播撒文明的種子。11月,在“三峽蟻工”兩周歲的生日慶典上,806班被蟻工組織提名表彰,他們的行動還在繼續(xù)。孩子們?yōu)榍啻貉b點了靚麗色彩,家長們?yōu)樯鐣鎏砹税邤塘凉猓?06班更是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已被多家新聞媒體報道),他們的善舉被編入宜昌市“新春開學第一課”。
707班剛剛召開別樣班會,家長們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策劃,排節(jié)目、買獎品、拍美照、做宣傳,他們用實際行動激勵孩子們感恩老師、不斷前行。
近期,八中女足隊代表宜昌征戰(zhàn)全省校園足球總決賽,她們信心滿滿,奮勇拼搏身影的背后,站立著專注做好后勤保障、熱情服務的家長們。比賽期間,家長們既是生活老師,也是專業(yè)隊醫(yī),更是親友團、啦啦隊,他們的支持與鼓勵是八中女足神勇猛進、高歌凱旋的堅實后盾……
學校以“家校合作”為抓手,從點到面,緊抓契機,不斷鞏固共建共育取得的實效,讓更多的家庭深入參與其中,使家校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最終實現(xiàn)家校教育的協(xié)調發(fā)展。
隨著家校共育實踐研究的深入推進,教育正在發(fā)揮巨大的“正能量”,讓大家嘗到了成功的甜頭,體會到了“雙贏”,收獲了一路“美景”。今后,學校還將繼續(xù)以“家校合作共育”為基點,推動全民教育共識的形成、營造全社會關注理解教育的良好氛圍,將學校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引向深入,讓每個孩子快樂成長,成就幸福人生。
(作者單位:宜昌市第八中學)
(責任編輯 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