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公司法的不斷修改,公司的資本制度也從實繳制、有限制的資本認繳制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完全的資本認繳制,這也給虛假出資的法律規(guī)制帶來了沖擊。本文通過對完全的資本認繳制下虛假出資進行分析,明確民事責任,并就完善相關制度提出建議。
關鍵詞 虛假出資 資本認繳制 民事責任
作者簡介:廖光明,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
中圖分類號:D922.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40
一、虛假出資簡述
資本制度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股東出資是公司對外承擔責任,獲得獨立人格的基礎,是構成公司資本制度的基石。出資是股東對公司最根本性義務,然而在現(xiàn)實社會中,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情形屢有發(fā)生,而虛假出資就是違反出資義務的一種典型情況。
虛假出資,是指公司股東違反法律規(guī)定以欺騙的方式獲取出資證明,但實質上并未按公司章程履行出資義務。從概念的理解來說,狹義的虛假出資是股東以欺騙手段完全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一種情形;而從廣義上來講,完全未履行或者部分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只要是以欺騙手段獲取股東資格,都可認為其屬虛假出資的范疇。在此特別說明的是,筆者將從廣義的虛假出資概念出發(fā)討論相關問題。
我國《公司法》第 28 條第 1 款明確規(guī)定:“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庇纱丝梢?,我國《公司法》對股東出資形式進行了正面的規(guī)定,而虛假出資的核心在于股東以欺騙手段獲得了形式上的股東資格,卻實質上未按公司章程足額繳納其認繳的出資額。
二、完全的資本認繳制不影響虛假出資違法性的認定
我國《公司法》歷經(jīng)數(shù)次修改,公司的資本制度也在不斷變革創(chuàng)新,特別是2013年12月28日《公司法》修訂后,標志著我國的資本制度由有限制的資本認繳制發(fā)展為完全的資本認繳制,這一改變引發(fā)了許多人對公司注冊資本制度的誤解,出現(xiàn)了一些否認虛假出資的違法性的聲音。
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公司資本制度作為公司的信用基礎和對債權人的擔保措施不會輕易改變,以完全的資本認繳制取代之前的資本實繳制和限制的資本認繳制,這只是我國逐步放寬公司設立條件以推動國家創(chuàng)新理念的落實,并非是對注冊資本制度的否認,更不構成對虛假出資違法性的否認。
其實,不論股東出資是認繳制還是實繳制,都不可能否定股東出資義務的客觀存在。在完全的資本認繳制下,公司不再要求股東即時劃轉出資財物,但其出資義務、特別是出資金額卻是在公司章程中早已確定,從實繳制到認繳制并不會為股東出資范圍和義務帶來任何改變,公司股東仍需以其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負責。
因此,完全認繳資本制度的采用對股東有限責任的范圍并不發(fā)生任何影響,一旦公司有股東未按章程規(guī)定履行出資義務,仍然會受到違法性評價。
三、完全的資本認繳制下重視虛假出資民事責任的必要性
新《公司法》修訂后,全國人大隨后在2014年對刑法中涉及資本犯罪的條款給出了新的解釋,明確了實行認繳制的公司不適用虛假出資犯罪的規(guī)定,不會因此產(chǎn)生刑事法律責任。至于虛假出資的行政法律責任,由于注冊資本已經(jīng)不再實繳,在完全的認繳制下,工商登記部門也不再對新設立的公司進行驗資,因此行政法規(guī)對虛假出資的規(guī)制也大大減弱。
正如前文所述,股東出資是公司獲得獨立人格,對外獨立承擔責任的基礎,我們無法也不能否定虛假出資的違法性。因此,基于對公司章程的契約遵守,對債權的信用保護,我們必須重視虛假出資的民事法律責任,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對虛假出資的民事責任追究,以保障公司制度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在踐行“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理念的同時,也要堅持好公司的資本制度,以維護好公司交易安全和社會信用體系。
四、虛假出資的民事責任
股東虛假出資行為屬于與多個民事主體產(chǎn)生法律關系的事項,這就造成了在不同的主體之間會產(chǎn)生不同的民事法律責任。股東的虛假出資行為主要涉及到侵害公司、其他正常出資股東和公司債權人的民事權利,虛假出資股東由此產(chǎn)生對公司的資本充實責任,對出資到位股東的違約責任和對公司債權人的清償責任。
(一)股東虛假出資對公司的資本充實責任
有觀點認為,股東虛假出資僅是股東之間的事,而作為投資對象的公司無權對股東的虛假出資行為予以追究。實際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股東的虛假出資行為不僅是股東間的民事法律關系,更是對公司造成了實質性的侵害,使得公司資本虛置,公司無法獲得預定資本,甚至造成公司預期經(jīng)濟收益的減少。
我國《公司法》對股東出資的法律義務有明文規(guī)定,如第3條第2款和第28條第1款都要求股東應按公司章程誠信履行出資義務。在一般情況下,公司股東應及時足額履行其出資義務,倘若有股東虛假出資,則應根據(jù)《公司法》第28條第2款規(guī)定向公司足額繳納出資,另據(jù)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3條第1款也對此予以釋明。由此可見,我國《公司法》及司法解釋已對股東虛假出資的對公司的資本充實責任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
此外,我認為如果股東虛假出資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股東除了履行資本充實責任外,還應擔負對公司的損害賠償責任。虛假出資股東在履行出資義務后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樣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