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佃玲
(南京長江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3)
支原體感染與輸卵管性不孕的相關性研究
賈佃玲
(南京長江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3)
目的分析支原體感染與輸卵管性不孕的相關性,為臨床治療提供可參考資料。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支原體感染患者80例,將其設置為觀察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80例體檢后顯示為正常女性,設置為對照組。對兩組研究對象均實施不孕癥的檢測。結果兩組均有不孕癥的檢出率,但觀察組的不孕癥發(fā)生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輸卵管性不孕和支原體感染有著較大關系,在臨床治療時需著重關注。
支原體感染;輸卵管性不孕;相關性研究
不孕癥是影響我國人民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類型,在臨床發(fā)病時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傷害,也會對其家庭和社會造成較大負擔[1]。在不孕癥的類型中,輸卵管性不孕是較常見的類型,也是當前對我國女性身體傷害較大的疾病類型。因此對輸卵管性不孕癥的發(fā)病原因進行分析,并找出有效治療方法非常重要[2-3]。本研究即分析了支原體感染與輸卵管性不孕的相關性。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支原體感染患者,數量80例,年齡21-38歲,平均(29.52±8.48)歲。所有患者均經檢測后發(fā)現支原體感染,并且沒有出現內分泌功能紊亂,排除生殖器畸形和盆腔包塊等情況,將其設置為觀察組。另收集我院在同期經體檢后發(fā)現為健康的女性80例,年齡22-37歲,平均(29.48±6.52)歲,將其設置為對照組。對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后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觀察組支原體感染情況均需進行分析。本研究中,使用美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的Mycoplasma IST 2試劑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在操作中,需要研究對象在采樣之前1周內不允許使用抗菌藥物治療,也不允許性交。在月經結束后的3-7d,可使用無菌窺陰器將患者的宮頸進行暴露,并且使用無菌棉求擦除宮頸外部的分泌物,使用無菌棉簽伸入宮頸中1-2cm的位置,進行旋轉和保留,并將取樣完成后的棉簽放到無菌培養(yǎng)管中,在2-8℃條件下進行保存和檢驗。同時需要對兩組患者是否出現了不孕癥進行分析,使用《婦產科學》中關于不孕癥的診斷標準進行分析。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孕癥檢出率。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使用χ2和(%)表示,若顯示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不孕癥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如表1所示。
表1 2組不孕癥檢出率情況[n(%)]
不孕癥是臨床較常見的疾病,也是影響我國人民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類型。在不孕癥的類型中,輸卵管性不孕癥是女性較常見的一類。在實際的發(fā)病過程中,輸卵管性不孕癥的發(fā)生原因較多,例如輸卵管的發(fā)育不良或是過長等,同時在后天出現了感染以及手術損傷等情況也會導致輸卵管性不孕癥的出現[4]。而在近些年來的研究中可顯示,感染也是導致輸卵管性不孕癥的重要因素。由于感染的出現,不僅會導致炎癥和粘連,同時病原體自身對于輸卵管粘膜也會造成損害,因而會導致其發(fā)生不孕癥狀[5]。
在近些年來的研究中也顯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人數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表示支原體導致的輸卵管性不孕癥的臨床發(fā)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6]。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可證明這一點。在朱鵬[7]等研究中,即將其收治的90例輸卵管性不孕癥患者設為觀察組,另收集同期的非輸卵管不孕癥患者87例設置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均進行了宮頸管分泌物的檢查。通過檢查完成后可顯示,輸卵管不孕癥患者的沙眼衣原體和解脲脲原體的感染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是導致輸卵管不孕癥的重要因素。
導致不孕癥的一類主要因素為支原體的感染。支原體有著獨特的生物特性,屬于缺乏細胞壁,并且在形態(tài)上呈現出高度多形態(tài)性,可以在無生命培養(yǎng)基中生長的原核型微生物。其主要存在于人體的生殖腺以及生殖道中,可以產生菌素分解酶。這類物質能夠對尿素進行分解。而尿素是生殖系統中能夠起到較好保護效果的物質,若尿素被分解,則會導致生殖道中被感染,從而出現輸卵管性的不孕癥。另外若支原體感染,也會導致輸卵管出現炎癥以及損傷。而炎癥和損傷則會對輸卵管造成堵塞,在此過程中會讓卵子無法正常通過輸卵管,從而導致不孕癥的出現[8]。尤其是在這類情況出現后,也可能會出現宮外孕,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更大威脅。
尤其是解脲支原體更是容易導致不孕不育的出現,其導致不孕癥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解脲支原體有著粘附作用,會破壞黏膜,致輸卵管腔黏膜受損、輸卵管纖毛損傷斷裂脫落,黏膜表面炎性滲出,破壞輸卵管功能,致不孕不育;(2)解脲支原體刺激產生NH3和H2O2致黏膜細胞充血壞死,輸卵管纖毛脫落,輸卵管粘連纖維疤痕形成,導致輸卵管狹窄、堵塞;(3)解脲支原體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炎,影響受精卵著床,致不孕。
在相關文獻研究中,也將298例不孕癥和有宮外孕病史的患者進行了衣原體以及生殖道解脲脲原體的感染進行了分析。通過其研究顯示,衣原體以及生殖道解脲脲原體感染率均明顯高于原發(fā)不孕組。這一結果顯示,導致不孕癥和宮外孕的重要因素為衣原體以及生殖道解脲脲原體感染,這些研究結果均和本研究類似。
綜上所述,導致輸卵管性不孕癥的主要因素為支原體感染,在臨床診治時需對這些因素進行著重關注。
[1] 李淑文,林琳,金海紅,等.輸卵管積水的病原體檢測及腹腔鏡手術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5,37(24):3751-3753.
[2] 鄒亦廬,江麗,吳建波,等.316例輸卵管性不孕患者生殖道Ct、Uu及Mh的檢測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7,29(9):1066-1068.
[3] 李素芳,徐宏仙,黎世貴.沙眼衣原體與解脲支原體感染與女性不孕癥相關性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6,25(11):105-107.
[4] 劉瑞蓮.解脲支原體感染與輸卵管性不孕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7):133,135.
[5] 李玉華,陳穎,韓立薇,等.生殖道炎性因子及病原體的表達及其與輸卵管性不孕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6,37(2):247-249.
[6] 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Classifications of adnexal adhesions,distal oviduct occlusicion,oviduct occlusion secondary to oviduct ligation,oviduct pregnaneies,multerian anomalies and intranterine adhesions[J].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5,4(9):155.
[7] 朱鵬,任春娥,姜愛芳,等.解脲脲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與輸卵管因素性不孕癥相關性分析[J].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16,38(6):445-446.
[8] Mekaru K,Yagi C,Asato K,et al.Hysteroscopic tubal catheterization under laparoscopy for proximal tubal obstruction[J].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2011,6(10):78-79.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ycoplasma Infection and Tubal Infertility
JIA Tian-ling
(Nanjing Changjiang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0003)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ycoplasma infection and tubal infertilit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Collected 80 cases of mycoplasma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set i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80 cases were treated as normal women after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they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Infertility was detect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detection rate of infertility i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incidence of infert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re is a great relationship between tubal infertility and mycoplasma infection, 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linical treatment.
Mycoplasma infection; Tubal infertility; Correlation study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