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法,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當代首飾藝術創(chuàng)作新方向
胡世法,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當代藝術首飾是個年輕的藝術類型,現(xiàn)已呈現(xiàn)出異常豐富多元的創(chuàng)作面貌。論文用具體案例分析、展現(xiàn)了全新的當代首飾創(chuàng)作方法,梳理當代首飾的主要創(chuàng)作新方向,歸納總結當代首飾成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
當代;首飾藝術;新方向
當代藝術首飾是個年輕的藝術類型,它發(fā)端于二十世紀60年代的西方。時至今日,已得到極大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異常豐富多元的面貌。首飾除了能代表權力和財富,彰顯身份與地位,作為身體的飾物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可能?首飾定義的邊界一定是固定不變的嗎?它和其它的藝術門類(如繪畫、雕塑、建筑)一定是嚴格區(qū)分的嗎?邊界的跨越是任何藝術門類得以發(fā)展的必要過程,首飾當然也不例外,藝術首飾的邊界正在不斷被拓展和跨越,成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當代首飾的創(chuàng)作呈現(xiàn)豐富多元的面貌,文中對主要的創(chuàng)作新方向進行了總結。
在傳統(tǒng)觀念中,首飾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征,首飾的材質(zhì)大多為極為貴重的金屬和寶石,而當代首飾在材料的選擇上則非常不同于傳統(tǒng),當代首飾尊重材料的獨有特性,不刻意強調(diào)材料的貴重性,更側重于理念的表達,只要能充分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觀念,材料選用的范圍非常寬泛。首飾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出獨具個性的藝術作品遠遠超越了使用材料的固有價值。比如荷蘭首飾藝術家Nel Linssen用紙作為材料并用環(huán)狀作為基本形,創(chuàng)造出了精美的別具匠心的作品,如圖1和圖2。
圖1 Nel Linssen作品1
圖2 Nel Linssen作品2
1935年出生于荷蘭,三十年來,她持續(xù)探索如何將不同的形或結構形成新的構成方法,使得她的作品在佩戴時更有吸引力。她的作品極其敏感和人文,靈感來自植物世界的韻律節(jié)奏和結構,而尤其特別的是用紙來作為首飾的材料。所有作品都是用手做成不同的結構,由幾種形構建,這些形必須要切出來再黏合在一起,之后再折疊部件來創(chuàng)建體積和最終的形體,Nel Linssen的作品證實了廉價的紙張材料完全可以創(chuàng)作出優(yōu)雅、獨特的藝術作品。
由于歷史久遠,有相當一部分精致的首飾加工工藝幾近消失。而所幸有這樣一些首飾藝術家,他們對古老工藝重新關注,并通過深入研究、細致梳理這些古老工藝的脈絡,讓傳統(tǒng)工藝得以繼承延續(xù),同時運用當代的表現(xiàn)手法讓這些工藝重新煥發(fā)勃勃生機。比如美國首飾藝術家Harold O’Connor對金珠粒工藝的重新開發(fā),Harold O’Connor偏愛古老的金珠粒工藝。曾在丹麥、芬蘭、德國、奧地利接受了二年半的金工訓練。他潛心研究影響他創(chuàng)作方法及美學理念的歐洲文化,同時他還受到David Smith和Isamu Noguchi的抽象表達和生物形態(tài)的雕塑影響。Harold O’Connor創(chuàng)作的可供人們佩戴的小物件具有強烈的三維空間和驚人美感,讓首飾進入純藝術領域作出獨特的貢獻。Harold O’Connor的繁雜、革新的作品突出精心制作的表面肌理,包含鮮明對比的有機形與閃耀的金屬。他偏愛金珠粒工藝另外結合網(wǎng)狀組織、金屬壓層、片狀結構、薄片、滾筒輾壓紋等。通過用微小的金珠粒創(chuàng)造出乎意料的表面肌理,開辟了首飾設計的新領域,如圖3和圖4。
圖3 Harold O’Connor作品1
圖4 Harold O’Connor作品2
韓國首飾藝術家DuknoYoon將運動機械融入首飾,跨越了首飾靜態(tài)的展示方式的邊界,Dukno Yoon是一位想象力豐富的首飾設計師,它的系列運動機械首飾結構精細,構思奇妙。將機械運動原理融合到當代首飾設計當中。代表作品模仿鳥類飛行的戒指,利用手指關節(jié)的轉動,就可以讓戒指上的裝置模仿鳥類飛行的姿態(tài),維妙維肖。仿佛只要戴上這只戒指,手指就化身為一只飛翔的小鳥,這些精密的機械感首飾有著耐人尋味的巧思。Dukno Yoon開發(fā)了自己的形式語言,這些作品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解釋翅膀自然運動,創(chuàng)造運動的各種結構形式,并與觀賞者和佩戴者分享隱喻,想象力,幽默,如圖5和圖6。
圖5 Dukno Yoon作品1
圖6 Dukno Yoon作品2
美國首飾藝術家Jesse Mathes則探討首飾與服裝的關系。Jesse Mathes的作品挑戰(zhàn)首飾傳統(tǒng)佩戴方式和尺度的認知,她的靈感來自于維多利亞時期的服裝。作品大膽、另類,讓人過目不忘!她的作品多用于頸部,大尺寸,具有類似頸圈的特征。Jesse Mathes的作品獲獎無數(shù),參加過很多知名的展覽。Jesse Mathes有學習服裝的背景,這促使她從本源上將首飾與服裝靠近,致力于非傳統(tǒng)人體裝飾物的探索。創(chuàng)作選用金工技術,也選用服裝密切相關的編織工藝達到首飾與服裝界限模糊化的目的。作品整體形態(tài)顯示出強烈的張力,給人震撼的視覺效果,圖7和圖8。
圖7 Jesse Mathes作品1
圖8 Jesse Mathes作品2
比利時首飾藝術家Hide De Decker用園藝作為一個開放的藝術實踐,也是一種手工藝自給自足的證據(jù)。受報紙上關于一枚婚戒丟失20年后被找到時土豆已長于其中這一現(xiàn)象的啟發(fā)。Hide De Decker開創(chuàng)了一個大型的裝置作品,她親自在玻璃房內(nèi)種植了大量的番茄、青椒、茄子等,用作供給戒指的素材。在這一創(chuàng)作過程中,她必須學會選擇和培育植物。挖土、翻壟、除草、通風、澆水、施肥。研究大量文獻,了解如何讓茄子生長、治病、如何捆扎藤蔓,從園藝師那兒獲取建議,克服不可預期的挫折,了解植物生長的訣竅和特征。等到水果長進戒指再采摘,人們實際能購買裝著水果和戒指的罐子。這個作品是一個植物生長著的自然環(huán)境。這些水果作品是真正引起人們想象并產(chǎn)生歧義的作品,反映了Hide De Decker對于自然和人工的思考,如圖9和圖10。
圖9 Hide De Decker作品1
圖10 Hide De Decker作品2
概念首飾是藝術首飾的最前沿。它不是為了便于平時的佩載而創(chuàng)作,它是為藝術家表達特定概念而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概念類的當代首飾本身是實驗性的,它不強調(diào)功能,不必具有可佩戴的功能,甚至不是實體,只是一種虛幻的存在。它是一種挑戰(zhàn),促使人們反思,它和人們能接受的繪畫、雕塑等一樣是純粹的藝術品。這種首飾完全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它很純粹,是有感而發(fā),是藝術家的內(nèi)心情感、觀念的獨白,它無關乎金錢、地位、銷量、市場。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珠寶藝術專業(yè)主席Otto Künzli,則徹底改變了當代首飾。45年來,他一直在解決首飾的話題,已具有獨特深遠影響的國際地位。他不但是作為一名藝術家或是一個先鋒人物,而且還是一個作家和導師。Otto Künzli可以說是最聰明也是最持懷疑態(tài)度的首飾設計師之一。Otto Künzli的作品基于復雜的反映、概念和視覺想象。呈現(xiàn)的結果是:作品帶有明確的、極簡主義的外貌,用引人入勝的精雕細琢去完善高度可視化的首飾裝飾。與此同時,他的作品本身擁有其自主的美學地位。大多呈條塊或立方體的幾何形狀,評論家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它愚蠢又幼稚。他們提出誰會佩戴這些首飾?事實上這些立方體的首飾并不是商業(yè)首飾,而是對傳統(tǒng)首飾及其限制規(guī)范的思考。昆澤里試圖通過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對抗性來激勵人們?nèi)绾闻Υ蚱七@種武斷的規(guī)范,將荒誕推向極致。他的另一些作品則顯示出對規(guī)則的蔑視。有史以來社會對首飾的接受程度歷來狹隘,昆澤里卻讓我們能夠?qū)Υ擞兴此?。如圖11所示的作品《GOLD MAKES YOU BLIND》,這件作品是Otto Künzli教授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他在其書中寫到:“黃金可能足以象征一切東西,太陽、無限、神圣,但是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卻聰慧地說出‘你不能吃它,所以請把它留在原來的地方。但它總是從黑暗中來,從石頭、山巒中凸顯,代表著光明,這樣的矛盾吸引著我,所以我想讓它再次回到黑暗中’反對人們往往只看事物的外在的價值,這樣的結果會使人盲目。
圖11 Otto Künzli作品 GOLD MAKES YOU BLIND
綜上所述當代首飾藝術家的創(chuàng)意新方向,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擁有共同的實驗精神:跨越首飾的傳統(tǒng)界限,表達獨特的觀念,對新創(chuàng)意方向的探索。這些首飾作品的創(chuàng)作方向往往存在著交叉、重疊、滲透、側重。首飾的發(fā)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些前衛(wèi)先鋒的首飾藝術家們不斷質(zhì)疑首飾固有的各種屬性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精神,這類作品的超前和實驗,完全異于主流社會群體對首飾的規(guī)范和認知。它似一股永不停歇的潮流,讓當代首飾總是保持其叛逆的色彩,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特質(zhì),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當代首飾藝術家以首飾作為表達的媒介,從材料、工藝、創(chuàng)意、概念等多個方面大膽探索革新,不斷嘗試和實踐,進行全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擴寬了首飾的邊界,拓展了首飾的定義,讓當代首飾有了更深的外延和無比豐富的革新面貌,正是這些具有積極意義的邊界超越推進了當代藝術首飾的長足發(fā)展。
[1]郭新.珠寶首飾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1-30.
[2]劉驍,李普曼.當代首飾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1-45.
Contemporary Jewelry Art Creative Direction
Contemporary art jewelry is a young art type,and it has become an extremely rich and diversified creation.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specific case analysis,a new method of contemporary jewelry creation is presented,the main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jewelry is sorted out and contemporary jewelry becoming a new art form is concluded.
contemporary;jewelry art;new direction
胡世法(1974-),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服裝學院,講師。
畢業(yè)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首飾設計專業(yè),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