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銀龍
摘 要: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成為廣大教師共同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大力推行的素質(zhì)教育中,十分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由原先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樽杂X自愿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合作學習就是能夠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之一,而師生互動在合作學習中又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幫助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更好地達到學習目標。本文圍繞“師生互動在語文課堂合作學習中的應用”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語文課堂;合作學習;師生互動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對于這一門課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對待數(shù)學這一類邏輯思維較強和美術這一類娛樂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往往力不從心。導致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的學習中,沒有切身地體會到文字的魅力,對于語文的學習沒有興趣,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教師對于文章的解讀,而沒有機會去自己體驗其中的情感,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和態(tài)度。即使與老師所講的想法不同,學生也沒有環(huán)境去表達自我。因而他們對于文字只有刻板地解讀而沒有主觀的情感參與,所以在語文課堂中無法做到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就打破了這一常規(guī),強調(diào)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地探索,這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夠自我體驗的平臺,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學習的能力。而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能夠在互動中積極地尋找到探索的方向,也能夠更加地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一、 多種互動方式并存,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合理地運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科學地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學生尚處在人生的成長階段,自控能力較弱且并不能夠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在知識的學習中常常獨來獨往,不重視群體的有效溝通,導致課堂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阻礙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并且,學生由于長時間的處在班級集體中,一些學生的積極性較高,基本承包了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而有的學生由于性格或者其他外界的原因,缺乏有效的鍛煉,面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往往會產(chǎn)生膽怯的心理,不敢舉手回答,在學習中即使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也由于這種心理不敢進行表達,這都是學生缺乏有效溝通的表現(xiàn)。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互動方式,幫助學生加強溝通能力,提高語文學習的質(zhì)量。
首先,教師可以采取群體互動模式,這也是在課堂中非常常見的互動模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中,對于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可以進行集體的快問快答,比如字詞的讀音,詩句的填空等等,用集體的熱情帶動個體。也可以提出一些具體的較為復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中得出自己的答案,并且選出代表進行回答。這可以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在回答的過程中,也能夠體現(xiàn)每一個人的智慧。在集體互動時,學生能夠克服心理上的膽怯,和班級中的同學共同回答問題,參與討論,也能夠在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幫助學生由個體被動互動轉變?yōu)榧w主動互動,用這一種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教師還可以采用密語互動模式。就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選出一位學生,讓他闡述自己的看法,教師針對這位學生的想法進行點評和鼓勵,然后引導其他學生說出不同的看法,收集大家的觀點,最后教師進行綜合點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開拓,而不再是孤軍作戰(zhàn),能夠在語文課堂中得到思維的碰撞,與他人的不同即為自己本身特點的代表,提高學生看待問題的全面性。比如詢問學生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的人物,你會怎么辦,回答問題的同學可能會說給小女孩一些錢,讓她去買一點吃的,教師在贊賞該學生富有同情心時,詢問學生那給的錢用完了怎么辦?如果只是給一點錢,能夠解決問題嗎?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其他的學生在聽到老師的進一步詢問之后也會對自己剛才的想法進行考量,看能否真正地解決問題。其他的學生再回答的時候,可能會說把小女孩送到救助站,幫助小女孩找到棲身之所等等。學生對于問題的看法會越來越全面,這就是以點帶面的互動方式,以和一位同學的交流來影響全班同學的思考方式。
為了提高互動的趣味性,也可以采用接龍這一形式的互動。老師提出幾個問題,點一位同學站起來回答之后,讓該學生繼續(xù)點下一位同學進行回答,讓學生在互動中掌握一定的主動權,更愿意參與到互動之中。通過這樣的接龍方式,隨機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也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
二、 允許表達自我,營造輕松氛圍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并不缺乏課堂互動,但卻缺乏有效的課堂互動。傳統(tǒng)的互動主要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回答,而學生的回答,教師則根據(jù)所謂的教材解析來進行評定,要求學生的思考方式與其一致,否定學生自身的想法。這樣的交流互動并不能夠讓學生真正地學會思考,反而會越來越依賴參考答案,不相信自己的想法,從而失去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能力。所以在師生互動時,教師要允許學生表達自我。
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文章的解讀會有一種主流的看法,那么與主流看法不同的,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就被視為異端,所以學生無法積極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要改變這一點,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們之間的討論也會碰撞出許多不一樣的看法,教師更要教會學生們?nèi)绾稳A聽和理解他人的看法,從而達到對于問題的全面理解。比如教師可以采取辯論賽的形式,教師擔任主持和評委,參與到比賽之中,在比賽開始前,給雙方學生定下不同的論點,讓學生進行準備,學生在準備完成之后,進行比賽。雙方的學生在竭力闡述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再即興要求雙方學生互換觀點,這就對剛才學生傾聽他人想法的能力進行了考驗。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學生所能夠闡述的,一方面是自己對于問題的見解,一方面就是用剛剛對方所說的觀點去反駁他們,這樣的形式也提高了學生對于問題思考的全面性。為了更深一步地進行師生互動,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取三位代表,與老師進行辯論賽,以三敵一,教師的參與會更加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并且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對問題的看法更為深刻。endprint
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有助于學生更樂于表達自我,這是無可厚非的,教師可以利用一些鼓勵性的話比如“你的想法很新穎”“你能想到這一點真的是很棒”等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 注意觀察引導,推動學習進步
師生互動不僅體現(xiàn)在教師在集體講課的過程中,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索時,教師也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在進行合作學習觀察時,也是一種有效的師生互動,并且這一種互動更是能夠拉動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進行引導時,教師更要注意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們進行交流。給學生具體的意見時,讓學生自己思考能否采用,而不是強制性地干預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學生出現(xiàn)一些問題時,要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肯定學生想法的閃光點,同時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措辭,分時間場合,在課下也可以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學習情況,以便于及時地調(diào)整教學方式。在合作學習中,也能夠根據(jù)學生所提出來的意見和學生的進步情況調(diào)整任務的難度,總結教學經(jīng)驗,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及時地進行反思,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小結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得到更好的提高,而師生互動又是合作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所以教師要十分重視。豐富互動的模式,讓師生互動顯得更有層次和趣味,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互動方式中得到鍛煉,被動與主動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讓課堂中充滿有效的溝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創(chuàng)造一定的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勇于表達自我,說出自己的想法,能夠與老師進行交流和探討,讓學生思考問題更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注意觀察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更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也能夠通過和老師的交流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用鼓勵代替批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胡仕文,胡功興.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如何使學生學會合作[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0(24).
[2]楊鳳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