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燕
摘 要: 根據(jù)新課程的標準,對英語詞匯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課程下英語詞匯教學的特征,并提出了新課程下英語詞匯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新課程;英語詞匯;教學方法
一、 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
傳統(tǒng)詞匯教學方法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整個詞匯教學過程大致可以分為新單詞導入,詞匯、句型的學習,作業(yè)和檢查三個環(huán)節(jié)。詞匯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參與的方式就只是聽講和記筆記,有時甚至只是在重復,做了很多無用功。傳統(tǒng)詞匯教學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第一,教學中,基本是教師在全程講解,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很少參與課堂; 第二,學生對新詞匯的接觸只是停留在課堂上,課后復習沒跟上;第三,對所學詞匯沒有形成獨立的系統(tǒng),詞匯結構零散,容易造成遺忘;第四,學生對詞匯的學習脫離了知識背景和文化,不理解其真正的內(nèi)涵,也難以真正地加以理解和運用;第五,教學形式單一,教師沒有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 新課程下英語詞匯教學的特征
根據(jù)新課程的標準,對英語詞匯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時對學生的詞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對單詞應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對英語詞匯的學習不能僅停留在記憶和辨認層面上,還要掌握詞匯的不同功能、應用,運用詞匯進行表達、描述事件和行為,提高對詞匯的運用能力。因此,新課程下,詞匯教學應具備以下五點特征:
(一) 詞句結合,在語境中深化
詞匯絕不能脫離語句而存在,只有結合上下文,才能明確詞匯的真正含義。如果脫離了句子和語境,詞匯的學習將會變得支離破碎,學生即使記住了詞匯的含義,也很難將其應用到適合的情景活動中。所以,詞匯教學不能是獨立的,應該融入到對話和語篇的教學活動中,在課堂上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詞匯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掌握詞匯的含義、用法以及加深對詞匯的理解。
(二) 學以致用,在運用中進行掌握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不斷深化和鞏固,因此,無論用什么方法來學習英語詞匯,學以致用都是必要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呈現(xiàn)單詞,還應結合語句,并且給學生創(chuàng)建運用詞匯進行表達的機會。
(三) 訓練策略,培養(yǎng)自主的學習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培養(yǎng)有效的學習策略,比如利用構詞知識掌握詞匯,對學過的單詞進行歸類劃分,通過前后語境來辨別詞義等,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根據(jù)自身的記憶特點和規(guī)律去掌握單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課內(nèi)課外并舉,隱性顯性結合
傳統(tǒng)詞匯的教學多局限于課堂和課本教材,但是面對新課程的要求,僅依靠課堂學習的詞匯量是遠遠不夠的?,F(xiàn)代英語詞匯教學擴大為三種途徑:直接詞匯教學、附帶詞匯學習和獨立發(fā)展策略。直接詞匯教學就是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的指導教學,是專門的、顯性的教學。附帶詞匯教學是指導學生在閱讀或者聽力等學習過程中順便掌握出現(xiàn)的詞匯,這是隱性的教學。
(五) 科學記憶,循序漸進,提高學習效率
記憶是心理認知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言學習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記憶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找到適合的記憶規(guī)律往往能夠事半功倍。科學的記憶要求第一次呈現(xiàn)過度學習的狀態(tài),多重感官通道參與,及時對知識進行復習,并且把學習的知識組合成各個模塊,以模塊為單位進行輸入加工,提高加工的效率和記憶的效果。另外,詞匯的記憶學習還應該注意循序漸進,不能貪多求快,要經(jīng)過不同層次的理解,對音形義的理解,對多重語境的理解,以及在聽說讀寫中的應用,不斷地深化和記憶,經(jīng)過多次提取、回憶,才能成為長久的記憶。
三、 新課程下英語詞匯的教學方法
(一) 游戲法教詞匯
游戲能夠讓課堂更有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豐富課堂的呈現(xiàn)方式和效果。有效地消除了學生的疲勞心理,打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和掌握,提高了學習的效果。詞匯教學往往涉及聽說讀寫等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針對學習的內(nèi)容科學地設計不同的游戲,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比如可以用猜謎游戲、用英文來描述這個新的詞匯,讓學生來猜。例如:It has four legs. Its made of wood. Its used for sitting.學生可以猜測Its a chair。
(二) 聯(lián)想教學法
聯(lián)想能夠幫助學生記憶,發(fā)現(xiàn)詞匯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舉一反三,溫故知新。比如,可以進行相關聯(lián)想,在學習sound時,作為系動詞可以表示“聽起來”,在學習這個詞匯時,可以順便對其他與感官相關的系動詞進行總結,有l(wèi)ook(看起來),taste(嘗起來),smell(聞起來)等。還可以進行對比聯(lián)想,在學習某一單詞時,聯(lián)想到與其意義相反的反義詞,比如:open-close,pass-fail,all-none,always-never等。
(三) 直觀教學法
學生最容易理解的還是形象思維,直觀教學法就是把單詞所表示的客觀事物直接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建立單詞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加深對單詞的理解。比如,有些英語單詞可以直接用實物來進行呈現(xiàn),比如:gift,garbage,dessert,photograph等,用真實的物品呈現(xiàn),讓學生一目了然,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還有一些抽象的單詞,可以借助圖片或者簡筆畫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四) 語境教學法
前文也提到過,單詞的學習離不開語境,不同的語境下會影響單詞的表達和意義。單詞的意義需結合上下文,以及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最終顯示出來。而在很多情境中,英語單詞都是一詞多義的,離開了語境,詞匯就會顯得呆板、沒有活力。比如學生很熟悉的英文單詞“man”,學生普遍知道它的含義是男人,但是在不同的短語、句子中,man的含義并不相同。Man and boy,指的是從小到大,be a man,應該翻譯為做個大丈夫,man is mortal指的是人都會死的,這里的man就不單單指男人,而是指通用的人。
參考文獻:
[1] 魏恒健.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2.
[2] 李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改進策略[D]. 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