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章
摘 要: 初中語文學習是學生由簡單的識字、背誦學習向理解性學習發(fā)展的重要進程,對今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意義,其中,閱讀就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學習手段。通過閱讀,可以分析文字含義,理解文字情感,提高語文的分析能力,對于語文成績的提高和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F(xiàn)在,筆者針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 情境教學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措施
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把古詩背誦、詞語學習、文學寫作作為語文課程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課程分配不科學,片面性和主觀性較強,過分忽視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上沒有進行相關的閱讀學習,沒有提供充足的閱讀練習機會,對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缺少正確的指導;教師的忽視態(tài)度造成很多學生對閱讀的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忽視閱讀的作用,不閱讀、少閱讀,只考慮閱讀的流利程度,忽視其中斷句、語速調(diào)節(jié)、停頓等的作用;閱讀中存在一目十行、斷章取義、丟三落四的現(xiàn)象,造成文字意義理解偏差,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技巧,難以提高語文閱讀水平。
二、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不良現(xiàn)狀原因
(一) 思想上不重視,方式上不合理
一些語文教師教學中對閱讀的作用缺少全面性和整體性的認識,忽視閱讀教學在整體語文學習中的積極作用,沒有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一些教材課后習題中,常常有“熟讀并背誦課文”的習題要求,教師于是把習題要求作為一項任務布置給學生,而不是學習輔導手段,沒有考慮編撰者在習題設置背后的科學深意;一些教師把閱讀視為輔助背誦的手段,希望通過反復閱讀實現(xiàn)對課文的熟記和背誦,這樣只能是機械性、短暫性的記憶,效果不明顯;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做題方式、解題思路的傳授,沒有注重對于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無法實現(xiàn)語文教學中的情境交融,難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
(二) 對情境教學理解失誤,使用不當
一些教師對情境教學法有一些認識,但是缺少實踐學習經(jīng)驗和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教學中情景教學法應用不當,一些具體的設計環(huán)節(jié)、教材佐證、相關資料準備不夠充分;一些教師在情景教學中過分依賴多媒體工具的作用,甚至成為了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體,削弱學生和教師的積極配合作用;認識到了情景教學法的積極意義,就嘗試著在教材中通篇使用情境教學法,造成學生對此學習方法的心理厭煩,反而產(chǎn)生消極效果,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影響語文學習的整體效果。
三、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1. 注重教學設計,合理利用輔助工具
進行有效的語文閱讀情境教學,進行必要的課前準備和精心的課堂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精心備案,在教師對文章的整體進度、故事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特點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還能做好課前的設計備課工作。在備課時可以運用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導,利用網(wǎng)絡上的文字資料、視頻文件做好情境導入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多媒體工具的濫用,有的教師在授課時直接采用網(wǎng)絡上相關內(nèi)容的影視資料,做好了情境導入工作但是卻將情感與文章相割裂,脫離了教材內(nèi)容,造成授課的天馬行空、脫離實際。
2. 貼合閱讀實際,做好情境導入工作
由于初中語文學習難度較大,學生轉(zhuǎn)變、適應能力不夠,對于文學寫作技巧和語文知識的積累還不夠充分,所以需要教師進行充分的課前引導,為教材內(nèi)容的開展做好鋪墊,才能做好情境導入工作。在選擇導入內(nèi)容時,盡量選擇切近學生生活的、符合學生情感的內(nèi)容,還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流行事物,導入工作也可以以文章內(nèi)容、作者生平、主人公的事跡作為切入點,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和心靈上的認同,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要實現(xiàn)切入點的“巧”,避免同一切入點的頻繁使用和敷衍濫用。
3.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現(xiàn)情境交融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好的教學情境能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教學導入工作結(jié)束后,學生對文章已經(jīng)有了模糊的概念和基本的了解,課堂的學習氛圍也已經(jīng)被調(diào)動,這時要開始深入講解,可以通過教師以故事講述、疑難問答、問題反問等形式,和學生積極互動,讓學生有置身于文章情境之感;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描述情緒變化和心理感受;類比的方式,利用學生自身的情感與作者情感產(chǎn)生共鳴,結(jié)合作者的生平與經(jīng)歷,想象文章表達的情感。
(二) 情境教學法的教材應用實踐
現(xiàn)在,筆者以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要內(nèi)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進行分析。
1. 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前需要熟讀課文,對于文中提及的“百草園”“書屋”都有大概的認識與了解。在網(wǎng)絡尋找有關魯迅先生故居的圖片資料,尋找類似作品,如《阿長與〈山海經(jīng)〉》、《少年閏土》。
2. 情境導入: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安靜的遐想,如小時候的玩具、曾經(jīng)的玩伴、往昔的游戲場所,說一說自己的情感。
3. 情境教學:簡述魯迅先生小時候的故事,學習與生活;讓學生想象當時的環(huán)境,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想象百草園的美好,書屋學習的故事……這時候內(nèi)心就會自覺產(chǎn)生一種對童年的懷念,對無憂無慮生活的向往;再聯(lián)想剛剛自己的情感,更容易引發(fā)情感的共鳴。最后由教師適當講述相關的課外故事,如阿長、閏土的故事,加深學生的理解。
4. 課后總結(jié):整理匯總。通過情境教學法的學習,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水平。
結(jié)束語: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語文閱讀效果、豐富學生情感具有重要意義。以上,筆者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案例分析,希望能為初中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高四華.淺談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 2014,6.
[2] 陳曄.情境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 劉玉華.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7.
[4] 董雅鳳.有效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