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慧
摘 要: 本文就小組合作學習的幾種形式,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師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后反饋以及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談了自己的幾點感受。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們要根據(jù)教學實際因課施教、因材施教,不斷完善這一教學模式。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形式;教師指導;課后反饋;運用感受
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全國各地涌現(xiàn)出了許多成功的課改實例,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形式之一。下面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就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體會。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幾種形式
(一) 新課預讀式小組合作
課前主要是各個學習小組根據(jù)導學案進行新課預習,初步完成好導學案中合作學習的問題或任務,對預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要進行標注,同時在小組內(nèi)預先進行初步的討論。只有這樣,才能對課文的內(nèi)容作出較全面的認識,在課堂上能較快的融入課堂。
(二) 調(diào)查研究式小組合作
有些課,可以在課前安排小組先進行一次實地調(diào)查、考測或體驗,以便學生在課堂上能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 資料收集式小組合作
資料收集式小組合作主要是指某些課可能會在課堂上引用到某些材料或事例,教師在課前要求各學習小組上網(wǎng)查找、收集資料,到圖書館查找并摘抄等。通過此種形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性,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四) 學習實踐式小組合作
語文學習離不開實踐活動,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隨機安排一些語文實踐探究活動。如課外調(diào)查、實地采風等。學習實踐式小組合作活動前要求小組在課前先準備好材料,并先進行預演或制作,發(fā)現(xiàn)預演或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尋求幫助解決,并按照實踐活動的目的、要求設計好活動方案。
(五) 角色扮演式小組合作
角色扮演式小組合作也叫表演式小組合作,包括角色扮演和辯論兩種形式。教學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先讓學生按小組或成員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事先要明確各小組成員需要表現(xiàn)和扮演的內(nèi)容,要熟悉課文,并查找大量資料,預先排練。辯論式小組合作方式是從課本中概括提煉一個明確的主題作為辨題,然后學生圍繞主題查找素材,開展辯論活動。
二、 注重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師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師指導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點、難點,組織不好,局面就會“失控”,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展示前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或方法指導。如:要明確展示時的出場順序和紀律要求;要求展示的同學要聲音洪亮,語言簡潔,用語文明,舉止大方等。
三、 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后反饋
課后反饋包括課后作業(yè)、小測、單元檢測、期中和期末的考試等。在課后反饋階段,教師要靈活應用好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有力工具,以達到鞏固知識、深化知識和彌補課堂教學不足的目的。其常見的合作形式有:
(一) 檢查落實型小組合作
檢查落實型小組合作主要是指通過小組長或檢查員檢查教師布置的任務有無按時按量的完成。如:在每一堂課結(jié)束后,教師可要求小組長或檢查員檢查課堂筆記或?qū)W案有無完成;檢查每次作業(yè)有無按時完成和上交。教師也可進行適當?shù)某闄z。
(二) 探討交流型小組合作
在課后的檢測反饋階段,由于各種原因,難免會出現(xiàn)部分學生對本節(jié)課或?qū)Ρ締卧R點掌握的不透徹,或理解上出現(xiàn)了偏差等情況。此時,教師要充分進行必要的幫助指導,甚至再次安排合作討論。
(三) 查漏過關型小組合作
查漏過關型小組合作主要表現(xiàn)在對知識點掌握上的檢查和補救。常見的有兩種類型:一是指在每一節(jié)課結(jié)束后,小組長應主動詢問、了解組員對本節(jié)課的講解是否明白理解,有無疑問。二是指在平時的單元測試,尤其是期中、期末的復習迎考中,以小組為單位,按照教師提供的復習提綱、考點范圍等,小組成員間互相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可以是你問我答的形式,也可以一起建立目錄樹等;在期末的復習迎考中,教師可以積極采用此種形式,將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四、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 借用小組合作學習,拓展語文課堂的信息空間
例如,在教學《唐詩宋詞選讀》時,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思路。
1. 學生課前自學(一周):要求學生使用工具書和參考資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閱讀她的作品,讓學生對李清照的詞風有個初步了解。教師也可推薦參考資料。
2. 組織李清照的作品《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研究小組,學生自愿組合,討論組內(nèi)分工,推舉主持人,共同擬訂發(fā)言提綱。課后各小組共同為發(fā)言人準備資料,并制作配音朗讀錄音和幻燈片。
3. 用一節(jié)課時間進行討論與交流。每個研究小組分別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要求:每組主持、重點發(fā)言、補充說明和朗讀等要分別由不同學生擔任。所有同學都應積極參與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并適時點撥。
4. 最后一課時對李清照、蘇軾、辛棄疾、陸游進行總結(jié)討論,梳理宋詞發(fā)展的脈絡。由教師主持。
5. 課后作業(yè):每個學生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就宋詞某家某篇或點評議論,或抒發(fā)感想。體裁不限,命題自由。一周內(nèi)完成,在班內(nèi)張貼交流。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 借用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興趣提高作文鑒賞力
例如,作文實行小組輪流批改,其他同學可以提出異議。若引起爭論,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下適當進行指導、評價。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努力引導學生善于傾聽、吸納他人意見,學會溝通和寬容,嘗試協(xié)作與分享。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共同探討作文中的一些失誤原因,以引起大家的注意,防止以后作文中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正在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課堂,隨著改革的深入,人們將賦予她更寬廣的內(nèi)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根據(jù)教學實際因課施教、因材施教,不斷完善這一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翟立功,閆仲偉.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科技信息,2009,(20).
[2] 胡青春.淺談語文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3).
[3] 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4] 劉勇.高中語文新課改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策略[J].中學語文,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