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巧芝
摘 要:在我國,職業(yè)院校的專業(yè)類學科越來越受到了重視,傳統(tǒng)的通識類文化課,比如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語文是幾乎每個學校都會設置的學科,但是隨著對專業(yè)課的重視,文化課的要求越來越低,這就導致了語文課出現了很多尷尬的情況,本文將結合實際,綜合分析現如今中職語文的教學情況。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育;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是每個人最基礎的課程之一,語文更是對語言上的考查與學習。但是近年來,隨著職業(yè)學校對專業(yè)上的重視,語文課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困難,使語文課失去了傳授語言應有的地位,同時語文的學習情況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 中職語文學情現狀
(一) 學生課外閱讀情況
課外閱讀在語文的學習中有著功不可沒的地位,根據調查與訪問,中職學生的課外閱讀有著明顯的群體性。超過一半以上的男生課外閱讀的書籍是玄幻類修仙類的小說,女生則熱衷于毫無營養(yǎng)成分的言情小說。
由此看來,中職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幾乎是這種沒有可學習、可借鑒的閑書,根本的原因就是校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現如今擁有校內圖書館的職業(yè)中專學校少之又少,有著圖書館的學校,圖書館也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里面的書籍大多是剩下的教材與雜七雜八的捐贈書,學生在課外閱讀時缺少選擇的權利。同時中職生的家庭背景大多薄弱,家庭中沒有濃郁的讀書氛圍,在這種成長環(huán)境下則很難讓學生擁有對語文、對文學的熱愛。
(二) 中職生對語文的態(tài)度與瓶頸
經過調查,大多數的學生對語文課是不排斥的,超過一半的學生在被問到“想接受語文教育的學年數”的問題時,選擇了三年。因此可以看出語文課在中職生的心中是有著重要的地位的。
但是中職生在語文的學習的過程中有著很多煩惱,主要集中在注意力不集中、對上課內容不感興趣、口語和寫作能力差的方面。
(三) 關于教材
現如今的語文教材內容大多是文言文、詩詞、名家文章等,學生對它們的接受程度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稀缺,對小說類的課文閱讀興趣濃厚,由此可以看出,教材內容的安排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極大的作用。
(四) 語文學習對學生的影響
語文不僅僅是傳授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與專業(yè)類的課程不同,語文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經過調查分析,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語文在他們的學習工作時是有影響的,對性格、與人交流、思想深度有著深刻的關系。
一半以上的學生是希望能夠在學校的學習生涯中能多接受語文教育的。
二、 分析與思考
根據以上中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的情況調查,通過平常的實踐得出了以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1. 學生對語文課的喜愛與對課程內容的排斥程度之間的差異,表明了我國在語文學科方面的不重視,學生想學習卻缺乏學習的渠道與基礎設施。沒有喜歡的課程安排,也缺乏學習的途徑,圖書館發(fā)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學生在期待語文學習的同時,接受不到想要的教育,才會出現這種矛盾的情況。
因此學校要注意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在圖書館方面的建設,增加有效性閱讀的書籍數量,同時也可以打造出適合閱讀的校園氣氛,通過舉辦圖書節(jié)、建設閱讀校園文化來實現學生在讀書方面的需求。
2. 學生在寫作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上的不足,表明了語言基礎的薄弱。中職生大多數高考落榜的學生,因此在文化課的學習能力方面相比來講要薄弱,基礎知識也存在多多少少的缺失,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的鍛煉。
要在字體字形、讀音多音字、形近字方面加強學生的練習,注重防止學生錯別字的出現,同時要加強語法訓練,由于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的詞匯量相當有限,因此要注重作文中對語句的練習,查看其句子通順與否,是否有方言等。同時要加強學生對文章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注重學生對文章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這也與平常課外閱讀的多少成正相關關系。
3. 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強,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落后也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強有著較強的聯系。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語文老師,思想相對來說比較保守,在教學生活中只是強調語文的工具性,為了授課而授課,只是單純的傳播知識,難以脫離課本走出課堂,在教學方面以自我為中心向學生單方面的輸出,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進而使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原本應該豐富多彩的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習氛圍不高。這就造成了學生對上課內容不滿,難以集中注意力的根本原因。
傳統(tǒng)職業(yè)院校的語文老師大多是出自中文系或者是綜合性大學的其他專業(yè),很少有專業(yè)的師范類院校畢業(yè),因此在教學的方法上沒有經過專業(yè)的培訓,沒有人指點他們如何將知識清晰完整的教給學生,教師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因此老師要提高上課的效率,加強自己的課上的應變能力,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敢于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技巧,并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
同時教師要有較強的能力素質,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有一定的教學藝術、良好的品行、靈活的應變能力等。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對專業(y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與此同時,語文課這種文化課相比專業(yè)來講實用性較低,更容易在工作中被忽略,這也就造成了職校生對語文的忽視。然而社會對職校生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必須全面提高職校生的綜合素質,要想改善這種局面就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改善,轉變學生學習語文的觀念、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手法,改革教材、建設校園文化等都是可取的方法,只有從綜合方面做起,才能夠真正的讓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做到綜合素質提升,以人為本,重視文化教育。
參考文獻:
[1]任彩英.中職語文實用性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8,(06) .
[2]盧振林.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為專業(yè)服務的思考[J].廣西教育,2008,(12).
[3]原童.職校生語文能力現狀調查及其培養(yǎng)策略探析[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4]王尚文.語文教學對話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